“王婆卖瓜”是个歇后语
据《咬文嚼字》有文章考证说:“‘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此乃俗语,其意浅显明白,并无典故出处,也不会用错。只是上世纪的70年代初,用中央文件的形式传达了一封伟大领袖的信,内中把‘老王’改成了‘王婆’。自此以后,报章杂志出现的,便多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时至今日,还是‘老王’、‘王婆’并用。”
这样,“王婆卖瓜”,也作“老王卖瓜”,说是一个“俗语”,算不得“成语”,其实应该说是一个“歇后语”更准确。因为“王婆卖瓜”说的只是前半句,意思还在没明说的后半句,也就是“——自卖自夸”。夸什么?夸的是他卖的“瓜”,同时夸的也是卖瓜的这个“人”,也就是他自己。现在解释中,自卖自夸之中就是有过分夸大,或是虚假宣传成分,有贬义。
有关“王婆卖瓜”的传说
据说,王婆,本来名字叫“王坡”,其实是个男人。只因为他说话总是唠唠叨叨,做事总爱婆婆妈妈的,所以人送外号叫他“王婆”。有的漫画把它画成一个老婆婆,那是望文生义的误会。
王婆的老家本来在西域(现在的新疆、甘肃一带),以种瓜为生。种的瓜叫胡瓜,也就是现在的哈密瓜。由于那时宋朝边境经常发生战乱,王婆为了避难来到了开封乡下,在当地也种起胡瓜来。胡瓜的外表有网纹,不太好看,中原的人们不认这种瓜,一时都不愿意买。其实,这种胡瓜比普通的西瓜甜上十倍。
王婆眼看着自己的瓜卖不出去,很是着急,便极力向来往的行人夸说自己的瓜怎么怎么好吃,还把瓜切开来让大家品尝。人们尝了以后,都说这瓜的确是香甜如蜜,引得许多人来买,王婆瓜摊的生意越来越兴隆。
还有一个传闻,说宋神宗有一天出宫巡视,来到集市上,远远地看到有一个摊前挤满了人,让左右人等过去了解后,禀报神宗皇帝,原来是那个瓜摊生意很是红火。神宗一时兴起,也走近前去观看,只见王婆正在那里不停地夸说自己的瓜。见了皇上,还请皇上也尝尝他的瓜有多么好吃。神宗皇帝尝了以后,王婆的瓜果然是香甜甘美,一边夸赞,一边问王婆:你这瓜这么好吃,还用得着这样不停地吆喝吗?王婆回答说:我这瓜是西域的品种,中原人们一时还不认,再不吆喝,能有谁来买?
神宗听了以后,感慨地说:看来做买卖该夸就得夸,像王婆卖瓜,就得自卖自夸。经过神宗皇帝这么以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就此流传开来。只不过意思和后来流传的带有虚假宣传的意思正好相反。
“王婆卖瓜”褒贬义的变化
就前述这一故事内容看来,“王婆卖瓜”本来他所卖的“瓜”还是货真价实,意思是货再好也要靠做好宣传才能卖得出去,并无虚假成分,原本应该是并无贬义。只不过是在后来的流传中,不知怎么逐渐演变为自卖自夸之中有虚假成分,成了含有贬义的一个歇后语。现在语言应用实践中,“王婆卖瓜”已经都是被当做贬义歇后语来应用。
按照现代公共关系学的观点,人际交往中都要学会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市场营销中更是如此,那样才是获胜之道。但是,只须掌握一条:做好产品制造、销售中坚持说真话、卖真货,不搞虚假欺骗。因此,我们应该向“王婆”学习,学习他以极大热情推销自己的商品。
有的大学学生辩论会还曾经就是否应该向王婆学习卖瓜的“自卖自夸”,分正反两方面开展辩论。取得共识是在广告宣传中,首先种瓜技术好,瓜要是好瓜,但也还是需要做好宣传推销。
另外,辩论中也曾涉及要不要运用比较方法,像“王婆卖瓜”那样只是就自己的瓜说事,没有用比较方法,也是有利有弊等等。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