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瓦是国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一种传统游戏。打瓦的动作真可谓是五花八门。包括站着打、蹲着打、跳起打、转身打、把瓦片放在脚上打、夹在两腿中间打、放在头上打等等。是农村十五岁左右的男性青少年的集体娱乐竞技与健身启智的游乐活动。它体现着进攻防守、瞄准打靶、团结互助、争优取胜、胜乐败罚的乐趣与精神。
简介:
打瓦游戏的“瓦”也叫“瓦母”,实际为厚约六市分、长宽各约三寸、稍平整、不太规则、或方或圆的硬石片,只要有一边稍平齐可立置(或稍围土)于平地即可,参加者每人一块,它既是进攻的武器,也是防守的堡垒。
打瓦的场地要稍平整宽大,一般在较宽畅的门前或打麦场上进行。在相距约三丈的两端平行划两条直线,一直线作为防守队的堡垒线,一直线作为进攻队的抛瓦线。
参加游戏的打瓦者分为两队,每队约一至五人,稍多亦可,则更热闹乐趣。两队的人数必须相等,技术力量相对平衡。两队各派一人,用出展手指大压小的方式,决定攻守次序。在“打瓦”的过程中,进攻队如果不能连续取胜,则退居防守,防守队转换为进攻。
打瓦场地一般长7~10米、宽6米;队员为16人,分两队,每队8人。打瓦场地内有5根杠线,运动员在五条杠线之间根据运动规则做11步动作,前五个规范动作每完成一个计1分,第六、第七个动作各计1.5分,第八至第十一个动作各计2分。两支队伍轮番上场,以积分多者为胜方。
步骤:
第一步——开攻。队员在第五杠上开始进攻,右手握好瓦片,两小臂在胸前外绕环3~4次,高喊“开攻”并将瓦片从虎口成顺时针方向抛出去。
第二步——四两油。进攻队员将瓦片平放在右脚背上,站在第四杠上,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将瓦片抛出去。
第三步——三夹骨。进攻队员把瓦片夹在两腿间,原地跳起在空中把瓦片抛出去。
第四步——二盘盘。进攻队员两腿和两脚并拢,把瓦片平放在两脚背上,用力跳起在空中将瓦片抛出去。
第五步——一绞骨。进攻队员两脚相交叉,双脚的外踝骨靠紧,把瓦片平放在脚背上,跳起来在空中将瓦片抛出去。
第六步——后掏打瓦。进攻队员从第一道杠返回至第四道杠上,作马步蹲裆式,右手从右后方掏在大腿下面把瓦片成顺时针方向抛出去。
第七步——跨马。进攻队员从第四道杠返回到第五道杠上,高喊“跨马”时,左腿立即向前跨上一大步,右腿向外侧高抬张开,瓦片从右侧胯下飞出去,成顺时针方向把瓦片打出。
第八步——内掏打。进攻队员在第五条杠上右腿成直角跪立在场地上,右腿的大腿和小腿保持成直角,右脚全脚掌着地,右手持瓦片从裆内向后伸掏出去,再将小臂绕回立瓦方向。
第九步——单腿跳左右内掏打瓦。进攻队员在第五杠上右腿站立,右手抓紧左踝腕,成平盘姿势向前跳一大步,右手持瓦从盘抓的小腿下掏出,将瓦用顺时针方向抛出。
第十步——头顶皇冠打瓦。进攻队员在第五道杠上头顶瓦片站立,向立瓦杠走去。到第四杠上制动,向前跨一步,用颈部向前甩头,将瓦甩打出去。
第十一步——转体打瓦。进攻队员在第五杠上背对立瓦杠,倒退至第四杠上,转体180度,猛将瓦片抛出。
运动:
打瓦还是一项在比赛中需要相会配合的“集体项目”。通过日常演练,每个参与者的团队精神得到培养,还增强了打瓦运动者的体质,对臂、腰、腿等部位是很好的锻炼。
打瓦游戏,“打瓦”游戏流行于中国北方一带,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小学生玩过的人很多,现在几乎绝迹。
打瓦用的瓦用瓦片做成,实际为厚约三公分,类圆形,直径七到十公分,表面稍平整,可立置(或稍围土)于平地即可,现在一般用中号废旧轴承,参加者每人一块,它既是进攻的武器,又作为进攻者的目标。
打瓦的场地要稍平整宽大,一般在较宽畅的门前或打麦场上进行。在相距约三米的两端平行划两条直线,一直线作为防守队的栽瓦线,一直线作为进攻队的抛瓦线或进攻起始线。
参加游戏的打瓦者分为两队,每队约一至四人,稍多亦可,人多更热闹有趣。两队的人数必须相等,技术力量相对平衡。两队各派一人,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攻守次序。在“打瓦”的过程中,进攻队如果不能连续取胜,则退居防守,防守队转换为进攻。
打瓦的有关规则(适用于豫北地区,主要是安阳一带):
1、进攻方必须打中目标瓦。
2、主要用脚的项目完成后必须用脚踩中自己的瓦。
3、带词的项目应边说边打瓦,打中后捡起自己的瓦回到进攻线,回到进攻线前词不能断,如果词完了可以拖音。
4、打中后进攻瓦和目标瓦挨在一起叫“双匹马”,这时进攻方进行的项目全部完成,同时进攻方与防守方角色互换,即进攻方变民防守方,防守方变成进攻方。
5、进攻方为多人的,某项目有队员完不成时可由已完成的队友顶替完成。当所有顶替者都失败时,进攻方转入防御方,进攻方此项目必须全部重做。
项目共三十个,按顺序详述如下:
1、老确炉:进攻方站在进攻线上,打中目标瓦。
2、一得一:分快慢两种,由双方协商规定。“慢的”是进攻方把瓦扔在进攻线与防御线合适的位置,单脚一跳从进攻线跳到进攻瓦上(术语叫踩瓦),然后单脚跳动多次把脚尖靠近进攻瓦,瞄准目标瓦后,用脚尖猛踢,打翻目标瓦,最后用悬空的脚踩中进攻瓦,进攻方才可两脚着地,项目完成。
“快的”是进攻方把瓦扔在进攻线与防御线合适的位置,单脚一跳从进攻线跳到进攻瓦前,利用惯性用脚尖猛推进攻瓦,打翻目标瓦,最后踩进攻瓦。因为项目要一气呵成,快的比慢的难度要大很多。
3、二得二:也分快慢,与“一得一”区别是慢的是跳两下踩瓦,快的是跳两下进攻。
4、三得三:也分快慢,与“一得一”区别是慢的是跳三下踩瓦,快的是跳三下进攻。
5、后退儿:可规定数量,一般为三个或五个。把瓦扔在目标瓦后面,跳三下跳到瓦前面,脚后根向后退打翻目标,踩瓦。
6、前妮的:与慢三得三类似,区别是不限跳的次数。
7、后妮的:与后退类似,区别是不限跳到进攻瓦前的次数。
8、老掏:左脚向前迈一步,右腿抬起,从右后方右腿下面打中目标瓦,不用踩瓦。
9、老割:右脚向前迈一步,左腿抬起,进攻瓦从左腿内侧绕过左腿下面打中目标瓦,不用踩瓦。
10、老鸟:左脚向前迈一步,右腿抬起,进攻瓦从右腿内侧绕过右腿打中目标瓦,不用踩瓦。
11、家里掏:与老掏类似,区别是不迈左脚。
12、家里割:与老割类似,区别是不迈右脚,在进攻线上打。
13、家里鸟:与老鸟类似,区别是不迈左脚,在进攻线上打。
14、地出溜的:把瓦平放在进攻线上,左脚抬起,用右脚尖靠近瓦向前踢出打中目标,用左脚踩瓦。
15、蹦轱辘的:把瓦夹在两脚踝间,两脚齐跳把瓦抛出打中目标,不踩瓦。
16、家里挑:把瓦放在一只脚脚面上,抬起放瓦的脚把瓦抛向目标,打中即完成。
17、一里挑:与家里挑类似,区别是先迈空着的一只脚。
18、二里挑:先迈放瓦的脚,再迈空着的脚,然后抛瓦,操作过程中瓦不能从脚面滑落,否则判定失败。
19、三里挑:先迈空着的脚,然后迈放瓦的脚,再迈空着的脚,然后抛瓦。操作过程中瓦不能从脚面滑落,否则判定失败。
下面的项目带词,操作过程中要说词,词说完可拖音,直至回到出发线。
20、仨锃儿:用单手拇指、食指、小指托住瓦,从开始线说词,到目标处打中目标,拾瓦,回到起始线。
21、酒盅儿:单手虚握,中间成一空洞,类似酒盅,托住瓦,其他操作类似仨撑儿。
22、卖糠哟:瓦放在右肩,到目标瓦前,弯腰使瓦滑下,打中目标瓦,拾瓦,回到起始线。
23、卖煤哟:瓦放在左肩,到目标瓦前,弯腰使瓦滑下,打中目标瓦,拾瓦,回到起始线。
24、头顶书:瓦放在头顶,到目标瓦前,低头使瓦滑下,打中目标瓦,拾瓦,回到起始线。
25、头顶盖:瓦放在头顶,越过过目标瓦一步左右,仰头使瓦向后滑下,打中目标瓦,拾瓦,回到起始线。
26、大肚子:努力挺起肚子,把瓦放在肚子上,走到目标瓦前,收回肚子,使瓦滑下,打中目标瓦,拾瓦,回到起始线。因为挺着肚子,看不到目标,不易打中,同时瓦容易从肚子上滑下,项目较难。
27、前锅后罗:把腰弯成水平状态,把瓦放在背上,走过目标瓦两步左右,直腰,使瓦滑下,打中目标瓦,闭上眼睛,摸到自己的瓦,回到起始线。因为瓦从后面滑下,看不到目标,不易打中,打中后还要闭眼摸,守方在一旁监督是否睁眼,所以项目非常难,当年好多人败在这个项目上。
28、小柜的:蹲下,两腿分开,把瓦在右腿下敲地,同时问:“小柜子小柜子在家里没有”,守方回“没有”,攻方“没有在家给恁纺了二百小穗的——”,同时把瓦由腿下抛出,打中目标瓦,拾瓦,回家。
29、钢马鞭:把瓦拿在手中,走到目标瓦处,打中目标瓦,拾瓦,回到起始线。
30、蓝砖红瓦房:操作同上一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