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小说韦小宝成功之路61-66

管理类小说韦小宝成功之路61-66

首页休闲益智我赛猪贼溜更新时间:2024-05-01

第61节:赛马与赛猪

作者: 雾满拦江

两个女经理人相互赌气,韦小宝在一边却有些拿不准,他问苏荃:"苏小妹,这种情形你打算怎么个管理法?"

"叫我苏小妹?靠,还苏东坡呢。"苏荃冷冷一笑,"我的办法很简单,赛马!"

"赛马?"韦小宝吃惊道。

"没错,是赛马!"苏荃大声地说道。

跟所有的女强人一样,苏荃是个火爆性子,说干就干。她立即着手召集全体洗脚妹开会,要求把每个业务能力强的老洗脚妹和几个新手搭配在一起,分别组成几个洗脚小组,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老洗脚妹带几个新洗脚妹,然后苏荃宣布,以后工资奖金的发放,不再按个人劳务计酬,而是看每个小组的业绩。

这样一来,即使是老洗脚妹业务能力再强,如果不肯指导新洗脚妹的话,小组的业绩也上不来,就迫使老洗脚妹打破业务壁垒,全心全意地帮助新洗脚妹。对这个办法,所有的新洗脚妹由衷地热烈欢呼,而老洗脚妹却是满肚子的不情愿。

老洗脚妹不乐意,那就需要说服工作,苏荃把几个老洗脚妹叫到一起,让她们掰着手指头计算,一个老洗脚妹如果单独来*话,一天最多不过洗五到六双脚,可如果带上四个新手的话,那么一天至少能够洗上二十双脚,这二十双脚可不是普通的臭脚丫子,那都是奖金啊!

洗脚妹们掰着手指头一算,果然如此,她们一个人一天最多洗六双脚,可如果带四个新手的话,洗脚总数就会上升到二十双,二十双脚的提成肯定要比四双脚多得多,这种好事,怎么会不答应?

赛马运动在丽春院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为了鼓舞士气,强化竞争气氛,苏荃将每个小组当天的成绩画在一张大大的图表上,用图钉钉在墙壁上。第一天果然是成果斐然,几个小组展开了竞争,新手们在老洗脚妹的安排下都得到了替客人洗脚的机会,大家挽起袖子来埋头苦干,只听哗啦啦水声不断,一盆盆的清水端进来,一盆盆的脏水泼出去,到了下班后一评比,这一天的成绩,竟比以前一周的成绩还要好。

苏荃得意了:有竞争,就有激励,有激励,才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主动的精神。

第二天,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第三天,洗脚妹们的工作热情愈发高涨。苏荃一点也不怀疑,到了这个月底,扭亏为盈的目标很容易就会实现。

又过了几天,苏荃走到赛马成绩表前,仔细看了看,惊讶地发现这几个小组的成绩都是呈下滑趋势,越洗客人的脚越少,从最初每天一人能洗五双脚下滑到了只洗三双脚。

怎么会这样?

苏荃大为恼火,急忙召集新老员工开会,讨论问题发生在了什么地方。几天之后,各小组的业绩迅速下滑到了每人每天最多洗一双脚的程度,居然还不如赛马之前一个老洗脚妹独自的工作量。

直到这时候苏荃才发现,她希望的是赛马,但她得到的结果,却是赛猪。

现在,每个业务小组都以业绩最差的那一个为基准线,最终,所有的小组都保持着同样最差的成绩,齐头并退地忙碌着。

(9)丽春院管理现场工作会议

"咱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能了!"面对严酷的经营现实,韦小宝痛心疾首,"你们知道,我冒着多大的风险,干了多少坏事,才好不容易弄到那么点钱,却让你们像流水一样往丽春院这个大窟窿里填,我就不明白你们是怎么回事了。说起来的话一个个都是企业管理高手,却连个洗脚屋都搞不定,你们在学校里学了那么多年的管理,拿到了那么多的MBA文凭,到底有什么用?"

"小宝,你话不能这么说。"双儿不高兴地道,"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是经典的企业管理,是经过几百年企业实践提炼出来的最有效的系统理论,是绝对不会有错误的。要怪,就怪你这个丽春院不对劲,你看那些洗脚妹都是什么素质,我对她们那么的好,她们却将丽春院偷得一干二净。我建议,立即想办法提高员工的素质,一方面送洗脚能力强的员工进高等院校读书,另一方面再招聘一些高素质的洗脚妹来,最好是博士洗脚妹和硕士洗脚妹。"

"而且丽春院的企业文化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方怡忧心忡忡地道,"员工们都太以自我为中心了,没有将丽春院的利益放在首位,造成的后果就是谁的利益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在丽春院建立起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依我看,最关键的还是出在执行力上。"苏荃沉吟道,"中梗阻、无终端是导致丽春院管理上不去的主要原因,那么完美的赛马方案,却无法得到有效执行,就是最明显的例证。丽春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层管理团队。"

"我说你们几个犯糊涂了吧?"沐剑屏失笑起来,"我们开这家丽春院的目的,是为了从市场上赚钱,可你们提出来的这些个建议,却都是花钱啊。"

"没有投入,哪来的产出?"双儿反驳道,"事实上丽春院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正是因为有效投入不足,才导致了产出过低。"

"你等等,"韦小宝用手指着双儿,"你的话,让我想起了那天慕天颜说过的,他说,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一个成本有限和投入需求无限的矛盾,说的就是你这个想法。"

双儿赌气道:"既然成本有限,就不要考虑开洗脚屋嘛,找个投入成本低一些的行业介入,不是更好?"

"拜托双儿,"韦小宝气得鼻尖淌汗,"服务业是投入最低的行业了,洗脚屋更是投入低到不能再低。一张沙发一盆清水,就足够了,还能有什么行业比这个投入更少的?"

建宁也附和道:"小宝说得有道理。想当年我大清集团,也是从一家小小的手工作坊做起来的。做生意嘛,讲究的就是白手起家,用少些钱赚更多的钱。如果只讲投入,却见不到产出的话,那肯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双儿撅起了嘴:"不管怎么说,反正管理学是没有错误的,我和方怡、苏荃用过的办法都是对的,一点错也没有。"

"问题是这些方法都没有奏效。"韦小宝沉痛地指出。

"原因我们也已经会诊过了。"双儿不高兴地回答道,"员工素质、企业文化和执行力过差,是造成现在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

"要是这样说的话,那别的洗脚屋怎么赚到了钱的呢?"韦小宝怀疑地问道。

"这个……"双儿道,"这个我们就说不上来了。"

"说来说去,还是你们学的东西一点用处也没有。"韦小宝生气地跳了起来。

"小宝,你这样说有失公道。"苏荃开口了,"书本上的管理学讲的只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没有错误的,如果有了错误,那也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原则所导致的。"

第62节:丽春院管理现场

作者: 雾满拦江

"那你讲讲,"韦小宝问道,"你说的这些基本原则,都有什么?"

"首先,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理论知识,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从来不存在着最优,不存在着惟一,任何一种管理方法都不可能得出一个精确的结果。"

韦小宝哼了一声:"我也不敢想什么最优,你们哪怕给我弄来一个次优也成啊,总不能都是拿最劣来应付我吧?"

这时候阿珂插嘴道:"拜托小宝,你不要这么急功近利好不好,大家这不是正在想办法吗?"

"这哪是在想办法?"韦小宝急得跳脚,"我让你们想办法把亏掉的本钱赚回来,你们却对我大谈什么系统,什么不精确的科学,也未免也太不挨边了吧。"

"关键是你的丽春院洗脚屋太小,不上档次,"沐剑屏嘟囔道,"所以我们学到的管理知识,在丽春院都派不上用场。"

"这就奇怪了,"韦小宝更加的不开心,"你们学的是管理学啊,说明白了就是如何挣到钱的学问,可学了一溜十三遭,给你个丽春院,你却不知道怎么挣钱。再听听你们说来说去,全是说的怎么花钱,再看看你们做的,也是变着花样的花钱,钱花光了,却一分没挣来,反倒嫌我给你们的钱少了。你们想花到多少才能赚回钱来?把大清集团给你们吗?哼,我真要是有了大清集团那么多的钱,还用得着你们替我挣吗?我看你们这个投资啊,严重的失败。"

研讨会冷清了,韦小宝一个人急得在房间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双儿却捧起一本管理学教科书:"真是怪事,书上明明讲得头头是道,怎么到了实际中就不管用了呢?"

"书上讲的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韦小宝停下来,问道。

"哦,你问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源起啊。"苏荃解释道,"现代企业管理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人泰罗,他提出了一个X理论,从此奠定了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

"什么叫X理论?"韦小宝愕然。

"所谓X理论,是一种消极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员工都是懒惰的、消极的、不求上进的、缺乏进取意识的。与之相对应的则是Y理论,它认为员工都是勤奋的、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这两种针锋相对的理论奠定了经济人的假说,认为人是经济动物,是受其趋利本能主导的。此后又有人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说,认为人是社会动物,工作不仅是保证其生存的必要,同时也是为了一个人的荣誉与自尊。在此之后,又有一个叫西蒙的管理学大师提出了决策人的假说,认为企业管理就是决策,至此尘埃落定,现代管理科学横空出世。"

"这么讲,所谓的X理论,就是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了?"韦小宝沉吟道。

"可以这样说。"苏荃、双儿、沐剑屏一abada-txt头。

韦小宝抬起头来:"我想我已经明白了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10)黑心管理学

"现在我来宣布,"韦小宝站了起来,"由我亲自管理丽春院,我要做给你们看,看谁的管理学更管用。"

韦小宝全面接管了丽春院,一个月过去了,丽春院开始实现盈利,又过了一个月,丽春院已经财源滚滚,让韦小宝着实地赚到了一票。双儿、方怡和苏荃对此大为吃惊,急忙跑来问个端倪:"小宝,你是用的什么办法,这么短的时间就把丽春院搞上去了呢?"

韦小宝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喝着香茶,笑眯眯地回答道:"说起来还要感谢你们几个,是你们引导我学习了现代管理科学,所以我才找到办法把丽春院的经营搞了上去。"

"瞧瞧,我说得没错吧?"双儿开心地笑了,"管理学的理论和原则是没有错误的,如果企业搞不好,那也是因为我们错误应用了管理原则的原因。小宝,你是不是从员工的素质入手,强化了她们的责任心呢?"

"不对不对,我猜,你一定是从丽春院的企业文化入手,使大家对丽春院的认同感增加了,所以大家更愿意为了丽春院而付出。"方怡猜测道。

"我看啊,"苏荃道,"小宝还是从大清集团那里引入了新的管理架构,解决了丽春院管理上执行力差的问题。不要告诉我说没有这回事啊,我可是看到你往慕天颜那里跑了好多次的。"

韦小宝笑了:"苏荃说得有几分道理,我确实是从慕天颜那里学到了企业经营管理三大必*绝技。"

"哪三大必*绝技?"大家一起追问道。

"第一,"韦小宝道,"是和客户签合约。"

"哦哦哦。"大家一abada-txt头。

"第二,"韦小宝续道,"是设法使客户完全依赖你。"

"啊?"大家迷惑不解。

"第三,"不理会大家的反应,韦小宝继续说道,"让客户来求你。"

"这这这这……"众人全都晕了,不明所以张口结舌地望着韦小宝。

"这是慕天颜的三大管理技术,是用来管理大中企业经营的,"竖起一根手指头,韦小宝严肃地说道,"那么,管理像丽春院这样的小企业应该怎样做呢?那就要运用我的韦氏管理三项基本技巧了。"

"什么技巧?"大家一起问道。

"第一:降低工资,降低工资,降低工资,把工资降到与员工的付出不成比例的地步。

"第二:是严厉惩罚,严厉惩罚,严厉惩罚,制定详细苛刻的惩罚条件,员工稍有小的过失,就重重地克扣工资。

"第三:是拖欠工资,拖欠工资,拖欠工资,拖得你员工六神无主张皇失措,拖得你无所适从无地安生。"

说完这番话,韦小宝端起茶杯来,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突然之间双儿一声大叫:"小宝,你不能这样做!"

"为什么不能?"韦小宝诧异地问道,"我已经这样做了,而且,丽春院也因此而盈利了,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你为什么还要反对?更何况……"放下茶杯,他目视众人,慢慢地说道,"这些基本管理技巧,是我从你们那里学来的,而你们又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岂不正是现代管理科学在企业中的应用吗?"

"胡说八道,胡说八道!"愤怒之下,众人齐声叫了起来,"现代管理科学什么时候有过这种荒谬绝伦的事情?小宝你不懂就不要乱说。"

"我是在乱说吗?"韦小宝哈哈地笑了起来,"那好,我问你们,现代管理科学是用来做什么的?"

方怡上前一步,回答道:"管理工作就是协调人们的工作,以使每个人的成绩转化到社会成就中去。"

"好啊,"韦小宝道,"那如果被管理者不服从你的管理,不听从你的协调,你怎么办?"

"这种情况……"双儿道,"当然要耐心地做说服教育工作了。"

第63节:黑心管理学

作者: 雾满拦江

"可所有的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都不管用,你怎么办?"韦小宝问。

"那就要认真研究员工心理,花费时间研究高效的管理制度。"苏荃忧心忡忡地说道,"而不是像你现在这样,*(又鸟)取卵,恶性掠夺,长此以往,你的企业声誉会遭到无可修复的破坏。"

"而且,你还胡说八道,"双儿也愤怒地指责道,"硬说什么这些黑心手段是从经典管理学中学来的,你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管理科学恢复名誉。"

"可我确实是从管理学中学来的这些方法啊!"韦小宝委屈地嘟囔道。

"好,你还嘴硬,"双儿火冒三丈,"那你说,哪本管理学书上,是哪个管理学专家对你说过管理企业要这样黑心的?"

"是泰罗。"韦小宝苦着脸道,"构成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就是泰罗的X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员工都是自私的、消极的。事实上,这一现象在丽春院管理中得到了最明显的验证。所以,我就考虑,既然员工是消极的,缺乏进取心的,那么就只能给他们最微薄的薪资,迫使他们拼命工作。而一旦给了他们过高的工资,他们马上就会变得懒惰起来,也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同时,既然员工是最没有责任心的,那么,就只能用最严苛的惩罚措施来胁迫他们,使得他们不敢轻易地损害集团的利益。最后,既然员工不认同企业,那么我只好用拖欠工资的办法让你养成对企业的依赖,如果你连微薄的工资都还没有拿到手的话,就只能继续依附在企业的发展上,指望着哪一天表现得好一些才会把工资拿到手,也就会做到不敢对老板的吩咐阳奉阴违。"

"可恶的小宝啊,"双儿痛心疾首地说道,"看看我们两天没在你身边,你就学了这么多卑鄙的厚黑术,难道你不知道吗?这个X管理已经被社会所抛弃了,因为它是违反人性的,不符合我们时代的道德发展要求的。"

"什么?"韦小宝大吃一惊,"泰罗的研究,可是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啊,一个知识体系可以抛弃它所依托建立的基础吗?"他站了起来,"双儿,我来问你,搞数学研究的,能够说一加一等于二是不道德的而将之抛弃吗?搞物理研究的,能够因为认为电子质子中子的理论不道德而将之抛弃吗?所有的学科都不可能抛弃自己的基础,为什么管理学就要这样做?我再问你,如果管理学抛弃了自己的理论基础的话,那么还存在管理学吗?"

双儿怔愕良久,才艰难地回答道:"小宝,你的问题,我回答不了。不只是我,恐怕任何人也回答不了你的问题。"

"你说得没错,"韦小宝颓然地坐了下来,"就连我自己,也回答不了。"

第七章农民大职场--韦小宝访谈札记

管理就是喊口号。

如何才能觅得指向理想目标的发展方向?吾将上下东西而求索……同志仍需努力!

农民大职场--韦小宝访谈札记

(1)能做就做,不能做就管理

雾满拦江:韦总,很感谢您能够给我这么一个机会,让我了解到职场上这么多的有趣东西,现在我们正式开始吧,谈一谈企业管理。嗯,谈一谈你在企业管理上面的成就。

韦小宝:企业管理?我们一直在说这个问题,一直在说。

雾满拦江:什么时候说过?

韦小宝:雾满拦江,你不会是被昨天那个洗脚妹打成脑震荡了吧?从鳌拜、陈近南、太后、神龙岛公司、少女寺,一直到吴三桂的西南子公司,我不是一直在对你说这些吗?

雾满拦江:可是韦总,你说的这些故事虽然很有趣,可是它跟管理学不搭边啊?

韦小宝:怎么就不搭边?

雾满拦江:管理学是做事的学问,韦总的故事……嘿嘿,都是一些职场上的潜规则,一些负面的东西,一些……总之,不搭边。

韦小宝:谁告诉你管理学是做事的学问?

雾满拦江:这还有什么疑问吗?

韦小宝:当然有,做事你就去关起门来做嘛,还要管理学干什么?

雾满拦江:¥%#¥……%¥-……%*-……*

韦小宝:怎么?

雾满拦江:%¥%……这个这个……这不是有时候我们一个人无法完成工作,必须要与别人合作的嘛。

韦小宝:说对了,正因为有些事情我们一个人的力量做不了,所以才让别人来做,这就是管理。

雾满拦江:所以啊,管理学是用来做事的,我说的没有错啊。

韦小宝:你还是错了,我来问你,管理学的对象是事,还是人?

雾满拦江:当然是事了。

韦小宝:雾满拦江,我发现你这个人真的很猪头耶。

雾满拦江:哈哈哈,原来韦总你也发现我爱吃猪头肉啊,哈哈哈。

韦小宝:*-……¥%-¥……#·

雾满拦江:韦总,今天晚上的菜,是不是还要再上几碟猪头肉啊?

韦小宝:雾满拦江,你想吃猪头肉,可以。但你首先告诉我,管理学是用来做什么的?把你的手拿出来,不许偷着翻书。翻你也找不到。

雾满拦江:管理学是用来做……当然是用来提高生产效率的了。

韦小宝:如果没有管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那么生产效率会是怎么样一个情形?

雾满拦江:当然是严重低下的了,这是无庸置疑的。

韦小宝:为什么?

雾满拦江:什么为什么?

韦小宝:我是问你,为什么不应用管理学,生产效率就严重低下?

雾满拦江:天呐韦总,你竟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知道?

韦小宝:我当然知道,现在我是在问你!

雾满拦江:噢,是问我啊,这还用说吗,没有管理,大家就会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社会性大生产的进步性当然体现不出来了。

韦小宝:那你现在再告诉我,管理学,到底是管人还是做事?

雾满拦江:……

韦小宝:你怎么不说话?

雾满拦江:管理学的对象……这样看起来好像是人……不过……不过……

韦小宝:不过什么?

雾满拦江:不过管人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做事啊!

韦小宝:既然你如此专注于做事,那么就必须由别人来考虑如何让你所做事情与你的合作者默契地配合起来,也就是说,你是一个被管理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你明白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吗?

雾满拦江:韦总你等等,让我想想再说……韦总的意思是不是……做事的人,是被管理者,管理者是专门研究管人的人?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总裁韦小宝>正文回目录

第64节:管理就是喊口号

作者: 雾满拦江

韦小宝:你总算明白过来了。

韦小宝:能做,则做;不能做,就管理。

(2)管理就是喊口号

雾满拦江:韦总,我觉得,你对管理学所下的定义,未免有失偏颇。

韦小宝:那不是我下的定义,那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关于管理学的概念。

雾满拦江:虽然是这样,我还是接受不了。如果按照这个定义来说,那些最让我们主流社会所厌恶的不考虑做事却只是"琢磨人"的人岂不是成了管理者?这对真正做事的人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这种观念的突然颠覆,我担心我们大家一时之间很难接受。

韦小宝:为什么大家会不肯接受呢?

雾满拦江:还用问为什么吗?韦总啊,琢磨人的人琢磨人,琢磨事的人琢磨事,琢磨人的人把琢磨事的人琢磨了,琢磨事的人被琢磨人的人给琢磨了。这种现象,已经深为我们社会所诟病,正是急于改变的时候。

韦小宝:应该怎么样改变?

雾满拦江:当然是要把那些琢磨事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了。

韦小宝:琢磨事的人到了领导岗位上,还是琢磨他自己的事儿,那这个社会化大生产由谁来组织?

雾满拦江:这个……¥%……%……-……%-¥%……¥……

韦小宝:你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你对管理学缺乏了解所造成的。

雾满拦江:什么?我,对管理学缺乏了解?哈哈哈,我怎么可能呢?我谁呀我?雾满拦江,公认的管理学大师啊,哈哈哈,居然说我对管理学缺乏了解,真是太搞笑了,哈哈哈。

韦小宝:怎么,你还不服气?那好,我再问你,管理学的本质是什么?

雾满拦江:管理学的本质?

韦小宝:没错。

雾满拦江:我们不是说了吗,是为了提高社会化大生产的效率。

韦小宝:那是管理学的作用,我现在问的是本质。

雾满拦江:是……沟通?

韦小宝:已经接近了,管理学的本质,是喊口号。

雾满拦江:什么什么?韦总我没听清楚,请你再重复一遍。

韦小宝:你听得清清楚楚,管理学的本质,就是喊口号。

雾满拦江:喊口号?

韦小宝:喊口号。

雾满拦江:为什么?

韦小宝:什么为什么?

雾满拦江:为什么要喊口号?

韦小宝:因为要使大家的步调取得一致。

雾满拦江:这听起来好像是……像是在抬木头。

韦小宝:一点没错。要研究管理学的本质,就要从最原始的管理谈起。最原始的管理就是两个人一起抬木头,那么这两个人之中就必须要有一个喊口号的人,以便使大家的步调一致,不至于摔个前仰后合被木头压得哭爹喊娘。

韦小宝:这个喊口号的人,就是管理者,服从并按照口号行动的人,就是被管理者,而这个喊口号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过程。

雾满拦江:哈哈哈,韦总的话真有意思,这也算是一家之言吧,听来获益匪浅。

韦小宝:浅你个头,你又不肯相信是不是?

雾满拦江:哈哈哈……

韦小宝:雾满拦江,你不要阴阳怪气地瞄着小妹,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就说出来好了。

雾满拦江:既然这样,那我就说了。韦总,你这个解释,很粗浅,很生动,可是太原始了,太老土了,太……那个了。现在社会化大生产,需要考虑各方各面的因素,需要权衡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社会生产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勾连错合千变万化,每个生产作业单元所接获的指令五花八门,用喊口号来形容现代管理科学的本质,这个这个……哈哈哈……

韦小宝:没错,正是这样,所以一个口号被分解成数不清的形形色色的指令,沿同样数不清的渠道传递下去,最终的结果是社会各生产作业单元协同一致地完成一个目标。

韦小宝:口号的形式多了,传递的层级多了,但本质始终没有变过,都是为了协调。抬木头的口号是为了协调两个人的行动,而管理的口号,却是为了协调一家企业或一个经济实体的协同运作。

雾满拦江:……听起来有几分道理,好像……

韦小宝:雾满拦江,把你的手从小妹那拿开,你这个色狼,贼心不改,忘记了昨天被小妹打破头的事情了吗?

雾满拦江:韦总,你这句话,就是在喊口号。

韦小宝:……没错。

雾满拦江:……韦总,你刚才这句口号,是不是就是管理学在咱们两人之间的应用?

韦小宝:……这个……应该是,应该是。

(3)都是管理惹的祸

雾满拦江:韦总,我反复认真地思考了一下你所说的话,把企业管理的本质解释为喊口号也未尝不可,但如果说管理学的对象就是研究人的话,相信这肯定会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的。

韦小宝:呼噜--呼--呼噜--噜噜噜--

雾满拦江:事实上,不琢磨事只琢磨人,内斗有术经营无方,这已经成为我们目前企业所面临的最窘迫的现实,所以我们的研究一定要注意到社会效果,不能对这种不正常现象推波助澜了。

韦小宝:呼--呼噜噜--呼噜--噜噜噜--

雾满拦江:现在企业之中,有太多的不和谐声音,太多的与我们目标相背离的做法与行为……韦总?

韦小宝:呼噜--呼--呼噜--噜噜噜--

雾满拦江:韦总!

韦小宝:啊?啊啊啊,老婆啊,让我再睡一会……噢,你不是我老婆?

雾满拦江:当然不是?

韦小宝:那你是……噢,我想起来了,你刚才说什么?你喜欢阿兰?

雾满拦江:不是,我是说我们不能再推波助澜了。

韦小宝:哈--欠。

雾满拦江:韦总,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解决企业中那些不正常的现象,把企业的效率提高上去的呢?

韦小宝:很简单,就像刚才那样,呼呼睡上一觉,万事大吉。

雾满拦江:韦总,你就配合一下吧,我们这次访谈真的很重要,这对于厘清职场上的一些错误认识非常有益的。而且,这次访谈结果一旦披露,对于您的形象修复也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韦小宝:我怎么没有配合?我不是一直在听你讲吗?

雾满拦江:你到底是怎么……我看我还是举一个例子吧。如果一个有才能的基层员工,受到了主管的压制与同事们的排斥,遇到这种情况,你作为一个高管是否知道?如果知道你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韦小宝:我不是说过了吗?遇到这情况我就呼呼大睡,假装不知道就是了。

第65节:洋大人的猫师傅

作者: 雾满拦江

雾满拦江:怎么会这样?

韦小宝:为什么不可以这样?高管有高管的工作,像你说的情形自然有主管来处理,我又何必两个槽子里吃草,多伸出一张嘴来呢?

雾满拦江:可是韦总,这是企业中嫉贤妒能的一种表现啊,它损害了我们团队的战斗力。

韦小宝:雾满拦江,如果你是在研究企业管理的话,就一定要把目光提高到企业的整体运营上来思考,否则,你就会钻进牛角尖,得出一些与企业目标背道而驰的结论。事实上,你所说的这些情况,正是企业正常运营中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你能够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再喋喋不休地打扰我睡觉了,有这功夫泡泡妞多好?你说你真是想不开。

雾满拦江:怎么会这样?请韦总给我解释一下好不好?

韦小宝:你可真是麻烦,我来问你,为什么两个人抬木头的时候,要喊口号呢?

雾满拦江:因为人与人差别很大,有的走得快,有的行得慢,所以需要喊口号来协调两个人的步调。

韦小宝:这个协调的过程,是不是让走得慢的加快速度,让走得快的减慢速度以配合同事呢?

雾满拦江:没错。

韦小宝:这就是了。在企业内部也同样。企业所追求的是一个整体性的效果,而非局部上的利益最大化。经常会有这样一些员工,他们的工作效率极高,十天的工作两天就完成了,可是他的同事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主管就只好对他敲敲打打,挑剔他的过错,指责他的失误,同事们也在一边指指点点。这个过程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妥当,实际上,这正是企业管理在喊口号的过程,喊的就是:喂,你慢一些好不好?后面的人跟不上你。如果这个员工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就会有意地放慢速度,追求团队的绩效而非个人的表现,整体的效率自然也就上来了。反之,如果这个员工听不懂这个口号的含义,他就会产生如你刚才那样的抱怨,认为企业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嫉贤妒能等等等等。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是不存在,但是更多的情况是被管理者无法理解管理者的口号,因而产生误解。

雾满拦江:这……这这这韦总你这个解释也未免太惊世骇俗了。

韦小宝:惊世骇俗?一点也不!如果你能认识到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你就能明白过来管理实际是对人的利益与*的管理,而人与人的利益在本质上是相互冲突的,所以才会导致像你这种听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上却根本行不通的情形出现。

雾满拦江:韦总,我注意到你对企业内部的争斗抱有极大的宽容,可是如果我们只是热衷于在企业内部为一点蝇头小利你争我夺,我们的企业何时才能成长起来?如果每个企业内部都是这样,各利益团体相互攻讦,那么像通用、微软、摩托罗拉这些跨国集团又怎么可能建立起来?

韦小宝:哈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好。雾满拦江,你真的以为洋人和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区别吗?

(4)洋大人的猫师傅

雾满拦江:或许洋人本质上和我们中国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有一点却是共识,那就是洋人建立起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拥有着远比我们更为宽容的心态与更为包容的文化。

韦小宝:那么你认为我们中国人又是什么样的?

雾满拦江:韦总,毫无疑问你是优秀的,你的成功就证实了这一点。但是你的成功是建立在国人腐朽的内斗文化之上的。不是有一句老话吗?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勇于私斗,怯于公义,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

韦小宝:哈哈哈,有意思,中国人还有什么缺点?你接着分析。

雾满拦江:自私与狭隘,已经成了阻碍我们文明进展的最令人头痛的因素,正像你在丽春院所看到的那样,所有的员工都是目光短浅的猫,缺乏最基本的相互之间的信任,她们将自己的私利看得比泰山还重。

韦小宝:猫?你说员工是目光短浅的猫?

雾满拦江:没错,是猫。

很久以前,森林中的动物们都各有所长,惟有老虎的本事最差,而猫则是所有的动物之中最为凶猛的,所以老虎就拜在猫的门下求学。

三年之后,老虎学会了猫的所有本事,终于出师了。苦学技成的虎学生非常感谢猫老师,他问道:"老师,是不是你所有的本领,我都学到了?"猫回答:"一点不错,你已经将我所有本事学去了,将来在森林里边,你,老虎,就是百兽之王了。"

老虎听了之后,感激地说道:"老师,真是太谢谢你了,为了回报你授业传艺的恩情,我决定--吃了你!"话未说完,老虎已经凶猛地向猫扑了过去。

可是,当老虎扑过去的时候,猫却突然一扭身,纵身蹿上了树。老虎惊讶地看着爬到树梢上的猫,说道:"师傅,你骗了我,你说已经把所有的本事都传授给了我,其实却藏了一手。师傅啊,你这样做可不厚道啊。"

猫回答:"徒弟呀,你也骗了我,你说感激我,却想吃了我,你这样做,难道就厚道了吗?"

老虎说道:"师傅啊,咱们和好吧。你下来,再把上树的本事教给我吧,这一次我保证不吃你了。"

猫回答道:"徒弟啊,我们还是各走各的路吧。在这世界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谁又能够信得过谁呢?"

韦小宝:哈哈哈,有趣,有趣,这个故事真有趣。

雾满拦江:韦总,这就是我们在幼年时期接受到的教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谁也不肯相信谁,各自为战,一盘散沙。而洋人呢?他们则不然。

韦小宝:哦,洋人怎么则不然了呢?

雾满拦江:与我们相比,洋人不善于单兵作战,更擅长于合作发展,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像通用、微软这种国际性的大企业怎么没有出现在我们中国呢?

韦小宝:你认为洋人善于合作,那只是你的想像。事实上,洋人和我们没有任何区别,中国的虎学生学成了本领要吃掉师傅,外国的洋猫在教他们的虎学生的时候也是留一手的。

雾满拦江:有这种事?

韦小宝:当然有。

美国有位管理学专家,去一家企业做课题研究,当他进了车间,从流水线上的一个工人身边走过的时候,突然站住了,满脸惊讶地望着那个工人的操作。

那个工人的动作极为娴熟,动作飞快地处理着他的流程,效率极高,看得出来他是一名老员工了。这一套动作他已经不知道做了几千几万次了,即使是闭着眼睛操作,也不会发生失误。

然而,令专家惊讶的是,这个熟练工人的操作,每一个步骤都是错误的。

第66节:隔壁阿二未长大

作者: 雾满拦江

无法想像这个工人是如何将这一套错误的、低效率的流程从生疏做到熟练的,在此之前他一定是吃过不知多少苦头,经过多少磨难,才把这一套完全不符合效能的动作操作得极为娴熟。

按捺不住惊讶的管理专家问这个工人:"这套操作程序,你是怎么练出来的呢?"

工人回答:"勤奋,刻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的。"

管理专家说道:"你这种发奋努力的精神是好的,可是你走的是一条弯路啊。这套动作,究竟你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呢?"

工人回答:"是我师傅教给我的。"

管理专家更加吃惊了,莫非,这家企业的工艺操作,从一开始就误入了歧途不成?于是他立即询问工人的师傅在什么地方,得到的回答是工人的师傅已经退休,回家颐养天年去了。

管理学家要求把工人的师傅请回来,请他当面操作一次,以便证实一下管理专家的结论是否正确。工人的师傅被请到了,他开始操作,令人万难置信的事情发生了,老师傅的操作完全符合工艺标准与要求,一丁点差错也没有。

事情都清楚了。这个老师傅,他在教导自己的徒弟的时候,有意地误导徒弟,教给了他一套完全错误的操作规程。这件事情强烈地刺激了管理专家,从此他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概念,意图通过对员工知识共享的管理避免像老员工这种明显有害于企业的行为继续发生。

韦小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可是雾满拦江啊,请你务必记住,信奉这句话并切身实践的,可不仅仅是中国人。

雾满拦江:啊--啊啊--啊?

韦小宝:你啊啊什么?

雾满拦江:可是……可是可是如果外国人与我们有着同样的狭隘与自私的话,他们又是如何建立起那强大的跨国企业集团的呢?

(5)隔壁阿二未长大

韦小宝:雾满拦江,你好像非常急于把企业做大做强,非常急于参加国际竞争,是不是?

雾满拦江:那当然,我们已经落后发达国家太远了,只有奋起直追,才是中华民族的求存之路。韦总,难道说你就不急吗?

韦小宝:我身为高管,当然也是急的了,可是隔壁阿二未长大,你急也是没有用处的。急功近利,结果却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雾满拦江:隔壁阿二?他是谁?是哪家公司的老总?

韦小宝:你瞧,我刚刚不是对你说过了吗?阿二还没长大,又如何能够做得老板?

我家左右两边,各住一户人家。左边的邻居,他家里的孩子叫阿大,已经长大成人了,最近刚刚读了MBA,还戴了个博士帽,很神气的样子。而右边的那户邻居,孩子刚刚出生,小名叫阿二,还在妈妈的怀里吃奶。

却说阿大戴了博士帽回家,把阿二的爸爸妈妈羡慕得不得了,他们急忙跑来问阿大:"乖,阿大,你是怎么这么有出息的呢?跟我们说一说吧,让我们家阿二也学一学。"

阿大就说:"我的出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你看我,先是读了小学,读小学的时候什么也不懂得,只知道不读书爸爸妈妈就会打屁股,所以非读不可,这一个阶段,算是我的经济人读书阶段。然后我上了中学,这时候我已经有了荣誉感了,知道一个好成绩是做学生的起码责任,于是我就自觉地认真读书,这个阶段,算是我的社会人阶段吧。再然后我读了大学,这时候我要考虑选择哪一个专业所获得的收益最大,目前企业管理是一个热门话题,所以我选择了MBA,这是一个决策的阶段,算是我踏入了决策人时代吧。而在这个决策时代,我系统地掌握了企业管理知识,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所以我就拿到了MBA学位。"

阿二的妈妈听了,就急忙说道:"阿大呀,你看,能不能把你的MBA论文借我们看一看啊。"

阿大回答道:"当然可以。"

于是阿二的妈妈捧着阿大的MBA论文一溜小跑回到了家,到了家里抱起阿二来:"乖儿子,快来看,这是最新的管理科学体系,你快快学,学会了你就会赶上,甚至超过阿大了。"

阿二听了,小腿一蹬,嘴一咧,放声大哭起来。

韦小宝:现在你明白了吗?西洋人在商业经济的道路上已经走了足足三百个年头了,而我们不过是刚刚起步--不,我们甚至连起步都未曾开始。这就如同左邻阿大已经读完了MBA,右舍的阿二刚刚出生,而企业的发展与人的成长一样,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不是你急得来的事情。

雾满拦江:韦总,我不同意你这个观点。

韦小宝:哦?

雾满拦江:韦总,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荫庇了全世界的儒学文化体系,在西洋人还啃树皮嚼草根的时代,我们的中华文明就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骄傲。即使是现在,也有数不清的西洋人为我们卓越的文明成就而倾倒,这是举世公认的,怎么可以说我们的文明刚刚出生呢?要说西洋人的文明是刚刚出生的阿二,这我可能还会相信。

韦小宝:你说的,是阿二他老爸。

雾满拦江:什么?

韦小宝:对了,我补充一句,阿二他老爸,是一个淳朴的农民。

雾满拦江:韦总,我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

韦小宝:你听不懂,那是因为故事还没有讲完:

未满月的阿二见了论文嚎啕大哭,这使得阿二老妈大惑不解,就跑去问阿大:"阿大啊,是不是你的管理学理论有问题呢?怎么我们家阿二学了之后,反倒哭个不停呢?"

阿大听了哈哈大笑:"管理学理论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只不过你们家阿二还没有长大啊,所以运用起来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阿二老妈听了,不忿地说道:"阿大,请你不要自高自大了,你们家不过是一个暴发户而已。想当年你老爸还在啃树皮、嚼草根的时候,我们阿二老爸就已经建立了辉煌的阿二家族文化,当年你老爸对我们家的文化是何等的仰慕啊,还经常来我们家里取经学习,这是大家公认的。而你阿大,竟然敢说我们家阿二刚刚出生,这简直太令人气愤了。"

阿大:"阿二老妈,阿二老爸确实是建立起了辉煌灿烂的阿二家族文化不假,可这跟阿二没有关系啊!阿二要想成材,要想有出息的话,就必须像我小时候一样,先吃奶,再把尿,一二三四五学数字,阿姨呜爱殴学识字,只有这样,阿二才会成长起来。"

阿二老妈听了冷笑道:"阿大,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无论你是怎么样的蛊惑,我们家的阿二坚决不实行阿大化。我们要坚持阿二为体,阿大为用,抓住机会,实现超常规发展,让我们家的阿二迅速赶超阿大水平。"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