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丹寨小镇当镇长丨人间指南

我在丹寨小镇当镇长丨人间指南

首页休闲益智我在小镇当镇长更新时间:2024-04-21

利用休假,我来到丹寨小镇做第62任轮值镇长。

丹寨县被称为“云上丹寨”,这个看上去很美的县却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国家级贫困县。为了尽快让全县摘掉贫困的帽子,今年12月3日,丹寨县委*袁尚勇主持召开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79次会议,专题调度全县扶贫攻坚的提升工作

这是我写这篇文稿时见到的丹寨县高层就有关扶贫问题所召开会议的最新公开报道。

丹寨小镇全貌

而说到丹寨县的扶贫工作,就一定要说到一年前建成并开始接待游客的丹寨小镇。丹寨小镇将丹寨县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引入,包括石桥古法造纸、国春苗族银饰、纯手工制作鸟笼、苗族锦鸡舞、苗族蜡染、芒筒芦笙祭祀乐等。

丹寨小镇清晨

这座一年前拔地而起的小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侗族文化为内核,融商业、文化、休闲、旅游、饮食为一体,涵盖吉尼斯世界最大水车、3000米环湖慢跑道、千亩花田、四大苗侗文化主题广场、精品客栈、街坊、酒坊、米店、会馆和酒吧、影院等众多文化旅游功能。

丹寨小镇是万达集团在贵州的投资首秀,旨在打造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教"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综合体,并以此产生辐射效果,带动丹寨县的经济活动,逐渐改变居住在高山峻岭中贫困村民的生活思维方式和因袭传统观念。

丹寨小镇夜景

自丹寨小镇开始运营以来,创立了一个很好的制度,就是邀请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人到丹寨小镇做一任轮值镇长,任期一周左右的时间。在这一周之中,轮值镇长会对丹寨小镇以及丹寨县的村镇进行考察调研,然后尽自己所能去寻找办法解决丹寨县目前还存在的贫困现象,让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当然,所有轮值镇长所贡献的办法未必都是灵丹妙药。但人们相信,人心齐、泰山移。

10月23日上午,细雨霏霏,空气湿润清新又阴冷。在丹寨小镇尤公广场,我接过副县长李彪授予的“镇长聘书”,在身穿苗族盛装的两列女子和吹芦笙的苗族小伙子载歌载舞陪同游街后,我开始“走马上任”。我的第一站就是去山水传承扶贫茶园。

山水传承扶贫茶园

过去由于各种原因,丹寨县的茶叶鲜为人知,其实,茶叶多少年来一直是丹寨县的一大特产,而且做出来的红茶、绿茶其品质绝不低于国内各地的名茶。

山水传承扶贫茶园

山水传承扶贫茶园的负责人叫刘殿兴,他是丹寨小镇第13任轮值镇长,也是丹寨小镇第一个来“任职”的企业家。刘殿兴酷爱喝茶,对茶有深入研究,在他的生意项目中,茶也是一项。他来到丹寨小镇,喝了当地出产的茶,觉得与他喝过的一流茶品不相上下。于是,他开始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环境。

山水传承扶贫茶园的刘殿兴

他看到丹寨县所处的地理以及气候条件特别适合产茶,可奇怪的是,当地许多茶农却放弃了种茶,一些茶山荒废了。再经了解,原来是当地茶品再好,在国内也卖不出好价钱,于是茶农纷纷改行。刘殿兴作为轮值镇长,他看到了自己为丹寨县扶贫可以努力的方向;而作为企业家,他捕捉到丹寨县的茶叶存在着很好的商机

于是,在丹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他在丹寨县投资,承包了600多亩荒废的茶山,又在茶山旁边兴建了茶厂。刘殿兴从土壤培育到茶树的种植,从施肥到祛虫,从茶叶的生产到加工出成品实行全链条的科学卫生管理,实现从土壤到茶叶制成品全程无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并使其成为一流的红茶和绿茶。

茶园起来了,茶厂起来了,茶的销路正在扩大。刘殿兴招来的当地茶农开始受益,他们以及他们的家庭开始脱贫。

茶农在领取扶贫茶园发放的扶贫款

2017年,刘殿兴获评丹寨小镇最佳轮值镇长。在我任职轮值镇长期间得到消息,刘殿兴在高要镇又承包了400多亩废弃的茶山······在61任轮值镇长中,像刘殿兴这样为丹寨县扶贫做出贡献的人和他们的故事有很多,受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

从山水传承扶贫茶园出来,镇长助理蒋芳芳带着我冒雨驱车在修建得很好的山区道路上快速行驶,30余分钟后来到了卡拉村。据当地人讲,“卡拉”在苗语中是贫穷、落后的意思。但今天的卡拉村因为世界有名的鸟笼制作而成为丹寨县的富裕村了。据了解,卡拉村有150多户人家,其中120余户在从事鸟笼的制作。

卡拉村的鸟笼制作

卡拉村人制作的鸟笼,材料为竹子,纯手工制作,有实用的,也有观赏及收藏的。卡拉村的客户来自全世界,其中以东南亚国家居多。我把在卡拉村拍摄的手工艺人制作鸟笼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后,一位刚退休的好友微信给我,让我给他带回一只鸟笼。

我在鸟笼店挑选了三个不同价位的鸟笼拍了照片发给他看,他选了一个。鸟笼店的职员跟我说,如果不方便携带,他们可以快递,出了问题他们负责。我坐高铁回北京,为了稳妥,我坚持自己携带。回京的当晚,好友拿到鸟笼,我才知道他对鸟笼既有研究又好收藏。

一夜无语。第二天晚上,好友发来微信,感谢并大赞鸟笼的品质和制作手艺。我想,好友一定是在家对鸟笼进行了反复的查验后心满意足,才给我发了微信。我微信好友说,我对鸟笼制作完全不懂,如果他的赞美是发自真心,那么卡拉村的鸟笼真是名不虚传了。好友发来三个字:真是好!

石桥村

从卡拉村出来,又直奔石桥村——古法造纸的基地

石桥村著名的造纸地穿洞景观,

自古就有匠人在洞口建坊造纸

从古老的穿洞向外看,

现代的桥梁飞架,与石桥不可同日而语

据介绍,石桥村的古法造纸兴起于唐代,匠人们利用当地盛产的一种叫楮的植物皮,用木夯砸成酱,用清澈的河水在石做的池中与楮酱混合,期间要添加植物类有机物,再用特制的筛网在池中搅动然后滗出薄薄的一层纸膜,扣在形状如豆腐般的纸垛上将水分慢慢压挤排干 ······

村民将当地盛产的一种叫楮的植物皮,用木夯砸成酱

这就是石桥村特有的民族传统手工造纸工艺,从唐代中期流传至今。因为这手工工艺保存完好,被称为我国现存的“活化石”

石桥村生产的纯天然古纸全部采用天然植物、手工完成,纸张具有柔韧性、光泽度好、吸水性强等特点,石桥古纸以其独特的特性、适中的白度以及较长的保存期,成为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用于修复古籍的指定用纸。因此,石桥古法造纸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至名归

石桥村民在用古法制作纸张

石桥村民正在烘烤纸张

因为石桥古法造纸在世界范围内有了名声,前来旅游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当地政府为了能更好地接待中外游客,便开始大兴土木。我看到的是,在流经石桥村的南皋河旁,出现了一些现代建筑形态,与石桥村原始风貌的苗族吊脚楼群十分不搭。我担心,再过三年五年,石桥村要面目全非了。

国外游客参观古法造纸商店

为打造旅游基地而破坏了当地原始风貌

阴雨绵绵,室内的光线十分低暗。这种条件不是拍摄图片的理想时机。可是我既然已在现场,不拍肯定不行。我想,如果天气状况优良,任何摄影人都可以寻找自己的取景方向和角度去拍摄自己想要表达的影像。

接下来的两天依然是阴云密布,雨水时断时续,我们驱车在大山之中的云雾间盘旋上下。我的感觉像是在仙境之中。这种时候我才理解为什么叫“云上丹寨”。我想,阴雨天气对于摄影人来讲并非都是坏事。

汞矿

汞矿工业区距离丹寨小镇约25公里。这个工业区始建于1952年,由前苏联设计师设计,中国人建造。1990年代初,汞矿枯竭,万余员工和家属全部遣散,整个工业区被废弃。

近三十年后,这个如同部队大院的工业区变得荒草丛生、残破不堪。有一条小溪从工业区中穿过,将工业区分为生活区和生产区。

汞矿生产厂房

汞矿生产车间

工业区中不同年代的职工家属宿舍

当我站在工业区的大礼堂中,望着被除掉座椅的空旷场地,听着溪水哗哗作响,恍惚间像是回到了几十年前在部队的感觉。这个工业区太适合文艺青年们、尤其是摄影人前来搞影像创作了。画家来一定更有创作*。真可谓处处是图,步步有景

礼堂

左边是卫生所

当年的百货商店

办公楼

据丹寨小镇镇长助理蒋芳芳说,导演毕赣带领影片《地球最后的夜晚》剧组在这里驻扎了三个多月,完成了影片的拍摄。在一栋办公楼的一间大房子里,我看到了设置在里面的健身器材,这些器材都是剧组留下来的道具。

偌大的工业区目前只有两位五旬开外的男人住在一栋原来是办公楼的二层房子里值守。53岁的杨世贵是其中之一,他是汞矿工业区的老职工。他说,再过两年,他55岁的时候就可以退休了。因为汞矿属于剧毒物质,国家有规定,接触剧毒物质的男职工可以在55岁退休。

走进二人值守的房间,眼前的一切,木床、小凳、暖水壶、电炉了、煤炉、电视机、收音机 ······ 所有用具让人见了是那么的亲切又是那么的疏远,像是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样的场景对于怀旧的摄影人来说是最好的现场表达,不用做任何装饰

值守人住的房间

排莫村

10月25日上午,依然阴雨。我们一行人驱车前往排莫村。驾驶MPV商务车的小伙子是丹寨县人,他曾在部队开车,后来复员。小伙子驾车技术娴熟,胆大心细,让车在狭窄的山区道路上疾驶。

山中雨雾时浓时稀,山中景色迷幻朦胧,我有几次都想让司机把车停下来,让我走进这迷幻朦胧的仙境中敞开胸扉深深吸吮这无比清新甘甜的气息,闭上眼睛聆听林中生灵对这个多彩之地的呼唤和赞美。这是一片诗人愿意驻足展望、愿意饮酒赋诵诗篇的地方。

路途中的景色迷幻朦胧

云雾中的排莫村

近两个小时的颠簸,中午时分我们到达深山之中的排莫村。其实,我们的车距离排莫村还有一段距离就被村保安员阻止前行,司机被告知,前面道路两旁已被来访的各种车辆占据,没有车位了。我们下车步行进村。

细雨霏霏、烟雾朦胧,泥泞的道路上行走的女人不论岁数大小,几乎都是苗族盛装,偶尔还能听到村子里传来一阵阵烟花爆竹的声响。一问方知,这天是苗族的新年“吃新节”,如汉族的新年“春节”。我庆幸能亲身经历一次苗族的新年节日。

在排莫村的小路上,到处可见盛装的苗族女性

排莫村人热情好客,但绝不讲究饭菜和酒品的排场。在节日期间,他们以能敞开家门招待认识或不认识的亲朋或客人为豪,人来的越多这家的荣耀越大。不论来多少人做客,家里有什么饭菜就吃什么饭菜,有什么酒就喝什么酒。只要开心快乐就好。

排莫村民热情好客,家里有什么就招待什么

我们一行人在排莫村一户有名望的人家做客,正赶上这户人家吃午饭。十几个人围坐在矮圆桌前,吃着一盆物料不多的腊肉菜品,喝着自酿的度数很高的白酒。环顾房屋布置和陈设,十分简朴。

当地人说,村民的生活属于原生态。排莫村地处深山之上、林海之中,村民以蜡染、养猪、养牛为生,因此,过新年,一定要有斗牛,一定要有芦笙舞,一定要有篝火晚会。而这三项是吸引众多村外人慕名前来观看并参与其中的磁力点。

斗牛现场的两个孩子

排莫村斗牛

因两头牛缠斗激烈人们只能用绳子将它们拉开

苗族服装以蜡染为主,分为许多款式和版型,不明就里的人会误以为其中一些款式和版型是非苗族的,比如是侗族或是其他民族的。当你了解了苗族的服饰,你会为苗族服饰拥有这么多的款式和版型而惊艳不已。

在苗族新年这一天,村里村外的苗族女性都会把自家最美的服饰穿出来亮相,她们头上、颈上佩戴的银饰宛如精美的艺术品争奇斗艳。盛装下,中老年妇女矜持老成、不怒自威;妙龄女子婀娜多姿、温婉如玉;几岁女童亦是顾盼生辉、玲珑可爱。

几位男性老者吹着芦笙,微晃身躯,悠扬的音乐在村头的小广场上传播。上百位盛装的苗族女性,不分年龄,围成一个圈,随着音乐挪着碎步缓慢转动。没有激扬的表情宣泄,更没有烈火般舞动的姿影,她们就是随着反复的音乐旋律沉稳地挪动,似乎音乐不停,她们就无休无止。

吹芦笙的老年村民

芦笙舞现场的苗族女性

参加芦笙舞的孩子

这一天的光线实在不理想,天空时不时地飘下雨滴。我没有对相机和镜头做好防护,所以既要拍摄,还要担心镜头进了雨水,有些忙乱和狼狈。我想,如果是其他摄影人,一定比我做得更好,一定比我拍得更优秀。

在镇长助理蒋芳芳的带领下,三天时间跑了六个地方,把丹寨县有特色、有故事、可以出画面的地方都走到了,可是天公不做美,都是阴雨不断、湿冷侵骨。我相信,丹寨县除了我去过的这些地方外,一定还有更美更让摄影人神往陶醉的地方没有被开发出来,而我在丹寨小镇的时间有限,无法为广大摄影人探秘了。

万人长桌宴

10月27日,星期六,连续下了一个星期的雨在这一天突然停了,而且云开雾散、阳光显露。这对于丹寨小镇来说简直是神奇的一幕。因为丹寨小镇“万人长桌宴”盛大活动将在这一天举办。在此之前,人们普遍担心这样的阴雨天气将对“万人长桌宴”造成很大的影响。

万人长桌宴

在苗族的风俗中,过苗年、接亲嫁女以及村寨联谊宴饮活动时,举办长桌宴是宴席的最高形式和隆重礼仪。据考证,这一形式已延续了上千年。2017年10月28日,丹寨小镇举办了第一届“万人长桌宴”。午时,从小镇入口处的尤公广场到终点锦鸡广场,3700米长的街道上贯穿衔接着红布装饰的长桌,来自五湖四海的78000名游客坐满长桌,欢声笑语、热闹非常。这一盛况获颁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上了新闻头条和微博热搜榜。

苗族男女老幼集聚长桌宴

一年后的10月27日,“万人长桌宴”再次举办,游客人数尽管没有超过去年,但场面依然火爆。祭祀尤公仪式、苗族服饰与歌舞、以酒款待游客的“高山流水”、长桌宴上苗族男女老幼集聚一桌,喝酒吃肉,等等。

苗家的长者祭祀蚩尤

高山流水

作为轮值镇长,我在万人宴开始仪式上向所有来宾宣布,“眼遇丹寨国际摄影大赛”正式开始。令我惊讶的是,一个小时后,摄影大赛网站投送参赛作品的摄影人和摄影爱好者就达到了600多人,投送作品近万幅。丹寨小镇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眼遇丹寨国际摄影比赛

毫无疑问,丹寨小镇已成为贵州省扶贫脱贫的榜样性旅游示范项目。万达集团首席总裁助理刘明胜先生说,万达小镇的建立,其目的不在于让生活于贫困线以下的当地人脱贫,而是要让这些人脱智贫。“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脱贫还可能返贫,所以真正的脱贫是让这些人掌握适合自己并且能够发挥出自身才能使其持续有所收获的技能。所有人都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文/摄影 卢北峰

编辑 王雪宁(实习)

(部分图片由丹寨小镇提供)

相关阅读 & 近期热点

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丨人间指南

让我们在这座小小的城池里谈谈爱丨人间指南

逃离北上广,逃去北上广的对面丨人间指南

郭麒麟 破影而出丨COVER PERSON

布拉德·皮特:不会盖房子的制片人不是好演员

点击以下封面图,一键下单新刊

「 2018年12月03日 郭麒麟 」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