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二,大庆晚报推出了《我有我宠》专刊。
第一个故事刊发后,引起了很多读者共鸣,也赚足了不少爱宠人士的眼泪。记者的一位同事说:“看到第一个故事的时候,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忍住了没掉下来。看到第二个故事中那只叫墨希的军犬牺牲时,眼泪开始决堤……”
不管是否养过宠物,那些人和宠物不离不弃的动人故事,戳中了很多人心中最深最真的那份情感,这份情感有着天然的美好。在关于宠物的话题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些维度上,我们与爱宠、养宠的人是共情的。这或许也是《我有我宠》存在最大的意义。
2月26日,记者采访了养宠人士李女士,在她的讲述和回忆中,记者了解到了一个“人宠情未了”的故事。
其实,在接到采写《我有我宠》的任务时,记者一度有些忐忑,因为没有养宠的经历,担心无法生动地写出人和宠物之间的温情故事。但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次采访中,记者的心就被人宠之间的温情深深地打动着……
记者采访的养宠人姓李,文中称她为李姐。也许是因为有着一颗善良柔软的心,李姐的声音听上去格外年轻,完全不像50多岁的人。李姐向记者讲述了一家人与宠物狗球球之间12年的缘分。说起球球,她笑了,又哭了。
很早以前有部经典电影叫《人鬼情未了》,李姐说,她和球球是人宠情未了,她的球球去了汪星,她希望有一天自己百年之后,骨灰能和心爱的球球放在一起……记者这个从未养过宠物的人听了这些话,也泪如雨下。
童年记忆 和小动物的不解之缘
李姐说,小时候,家里养过一只母猫。那个年代,养猫并不等于养宠,因为猫的责任往往不是陪伴,而是“抓老鼠”。宽敞的平房大院里,那只猫陪伴她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岂料,养了7年后,那只勇敢抓耗子的母猫,因误食了有毒的老鼠死掉了。当时已上初中的她,知道了什么是“离别”。看着几只小猫“喵喵”地呼唤妈妈,她的心里特别难过。“我把装眼药水的小瓶子洗得干干净净的,里边倒上奶喂给小猫喝,那些小猫长大一些就送人了,后来好多年不敢养猫,怕伤心。”
“那一眼,我认定了它是我的。”
伴随着李姐的回忆,时间的指针也回拨到了2010年12月26日那天。
同事的爱人在雪地上捡到了一只冻得瑟瑟发抖的小狗,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主人,这只小狗应该是被人遗弃的。狗狗需要有爱的主人,李姐想给退休的父母做个伴儿,于是,这只小狗就走进了李姐一家,也开启了它无比幸运与温暖的幸福生活。
李姐说,她相信人和宠物之间的缘分,有时只是那么一眼。
“当时,我去同事家,正好碰到同事家的两只狗在对窗台上的它大叫着,可能不太欢迎这个新来的伙伴。我买了火腿肠喂给它们吃,这时候,这个小家伙一下子认定我是它的‘主人’,汪汪叫着不让其他两只狗过来吃。我瞬间被它的乖巧和机灵打动了,抱起它下楼就打车回家了。外面特别冷,坐上车,它用软糯的小舌头舔着我冰冷的手,那一瞬间,我觉得心都融化了,决心要善待它一生。”
打疫苗的时候,医生说,这只狗约有4个月大。因为雪地中捡到的它长得像个小雪球,因此,李姐一家给它取名为“球球”。
可爱的球球(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父亲住院它两天不吃东西
领养一只狗狗的意义是什么?大概就是放下自己的喜好,成全一个无依无靠的生命,让它因为你的存在,重见希望。
狗会掉毛,李姐自从把球球接到父母家,她就告诉自己,不能穿深色衣服,要不和狗玩一会儿就没法出门了。自从养了球球,李姐还总结出了让狗少掉毛的规律:开春就给它剃毛,到夏天就掉得少了。
当时李姐在陪读,中午没事儿时就会赶到龙凤区的父母家,陪陪老人,也逗逗球球玩,这样的日子,一度让一家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虽然球球并非名犬,但是憨憨的它已然成了一家人的“心头肉”。
李姐说,父亲因脑血栓后遗症压迫了视神经,视物模糊,白天母亲出去买菜,留着球球在家陪父亲,老人便不觉得孤单和害怕。
有一天,父亲生病住院了,怕球球上火,李姐将球球接到了自己家。让她意外的是,一向对自己很亲的球球突然“陌生”了,常常自己趴在地上发呆,不吃东西。
“我也是在那时才知道,狗真的是通人性的。它不吃东西是惦记和想念我父亲啊!”洞察到了球球的变化,李姐特意给它做了排骨炖豆角,还和儿子变着法地哄着球球吃饭,它才勉强舔了几口。
球球两天没吃东西,担心它饿坏了,李姐决定抱着它到医院去探望父亲。等把父亲用轮椅推出来时,远远地看到了主人,球球高兴地跑过去,蹭来蹭去,而他们笑着笑着,眼睛就模糊了……在陪伴父亲的第六个年头,父亲过世了,母亲去了外地的儿子家,李姐就将球球带回了自己家。
亲爱的球球去了汪星
我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你是我的全世界。这句话,恰好诠释了李姐与球球相互陪伴的时光。
球球喜欢黏着李姐,没事儿就趴在李姐脚边。每到快下班时,她就能想象出球球在门口努力听着声音的样子,心里就暖暖的。为了多陪伴球球,李姐尽量不在外面吃饭,很少参加聚会。每当随着主人出去吃饭时,它都安静地待在自己的宠物旅行包里,从不打扰其他人。
球球的年龄一天天大了,状态也不好了,心脏、颈椎、髌骨都出现了问题,而每次就医都要花好多钱,但李姐并不觉得心疼,在她眼里,球球就是她的家人。李姐用颤抖的声音告诉记者,球球走前的那几天,可能因为太难受了,整夜不睡觉,在地上走来走去,她就坐在沙发上陪着它。
后来,在一个安静的黄昏,球球走了……
“我的儿子跟球球的感情也特别好,那时我儿子已经在外地工作了,我哭着告诉他球球不在了……”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李姐将球球埋在了一个远离居民区的缓坡处,附近就是儿子经常给汽车加油的地方。可即便这样,她也一天要去看两遍,总在担心,老鼠会不会咬到它?
后来,听说有专业的宠物殡葬机构,李姐就将球球送到了那里火化,她想让球球体面地离开,感谢它12年的陪伴。
那天,下了一场很大的雨,落在脸上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当看到活泼的球球最终变成了一个“小盒子”,李姐再也抑制不住情绪,放声大哭起来。
她没有将球球的骨灰寄存,而是带回了家。“它是我的家人,我不觉得忌讳和害怕,我每天都会掸去盒子上面的浮灰,轻轻地告诉它:球球不怕,妈妈在这儿陪你呢……”说到这儿,李姐泣不成声,记者也早已泪湿眼眶。
李姐说,她希望自己百年后,能和心爱的球球在一起回归大自然。
故事讲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但球球和主人之间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却未完待续。李姐说,她说出自己和爱犬的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既然决定养宠,就要对它负责,因为它只有你!
对于生命而言,接纳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生命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生命的从此不见。写到这里,记者想为李姐点个赞,为她的善良,为她对宠物的负责和长情,为她把爱犬火化这一值得鼓励的举动,也许,每个人都该学会这样的一课——尊重生命。
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如果您曾经养宠或正在养宠,
欢迎把您的故事告诉我们。
您也可以下载《掌尚大庆APP》,
留下音频、视频和共同生活的每个瞬间。
责编:李佳明 审核:代宝柱 监制:王鹏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