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鸟类和鱼类应该是人类最为羡慕的动物了,一个能在天上飞,一个能在水中游,而大多数的动物,是和人类一样生活在陆地上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诗句里,实在包含了人类太多的向往。向鸟学习,发明了飞机,人类从此飞上蓝天;向鱼学习,人类学会了游泳,从此可以跃入水中,短暂享受悠游的快乐。在柔软的水流滑过全身肌肤的舒畅里,人类再一次羡慕鱼的一生被细腻之水包围抚摸的幸福。
有鱼吃,是幸福的,这是千百年来,人类一直至今的生活追求。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便是将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古往今来,歌咏鱼味之美的诗词,应该不在少数,比如范仲淹的“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而猫,不知从何得悉鱼的美味,竟也喜欢吃鱼了。
小时候,家里穷,吃鱼成为奢侈的盼望。过年过节,一个月偶尔买一次鱼,几条鱼一家人吃好几餐。那小小的二指宽的带鱼,切成一块块,每人一餐只能吃一块,往往是放在嘴里,舔一舔,吃一口饭;闻一闻,吃一口饭,最多咬下细细的一点。就一块鱼,能吃一碗甚至两碗饭。但还是吃得很开心,感觉很幸福,今天有鱼啊!
如今自然想吃就吃了。每天买菜,总少不了鱼。我是宁可无肉,不可无鱼的。夫妻两个人,可以吃一斤鱼,我占了大半。常常是饭不吃了,喝点酒,鱼就当饭了。听人说,常吃鱼有益健康,而且长寿,那更要吃鱼了。我几乎喜欢吃所有的鱼,各种不同的味道,都爱品尝。特别喜欢斧头鱼、岩头老虎、带鱼等。而早就在世界文学名著中看到的沙丁鱼,竟然有一天在花园小排档看到,竟然是小小的圆柱条形的,一尝,肉质细腻,相当鲜美,于是就成了每次点菜的保留菜目。好多人喜欢吃胖头鱼的头,但我喜欢买它的肉,才六七元一斤,价廉物美。
一直觉得,生为椒江人,是幸福的,因为滨海小城,鱼虾成群。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可以偶尔去玩一下,而不宜久居。同为台州人,临海仙居的人都要羡慕椒江,说每天可以吃到新鲜的水产。偶尔来一次椒江,吃一回海鲜,都大为激动,赞叹不已。天天吃海鲜都不厌,偶尔去外地旅游,比如厦门、舟山和青岛,还是要去寻找海鲜,品尝美味。就是到了四川、湖南等内地,几天不吃海鲜,嘴巴就淡得难受,不顾价格贵,也要点海鲜。
椒江人吃饭的兴致,主要还是在海鲜。请客更是如此,特别是外地客人来,一定要点海鲜大餐,献上特色美味,体现主人的盛情,让人难以忘怀。在众多的酒店中,有不少因为一二个招牌菜特色菜而吸引顾客,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小渔村以烧鲤鱼成名,竟然已在椒江开了三家店。时间商务的酒酿鲥鱼,秘制良方,无店可比。一鼎大酒店的秋刀鱼,名声在外,不可或缺。而这秋刀鱼的名字,好有诗意。
第一次听说要在椒江大桥边建渔家乐的时候,并不以为然。椒江那么多好吃的地方,多你一家何妨,你又能有什么新花样。再说位置这么远、这么偏,去吃个饭,多么不方便?
但当第一次去渔家乐的时候,还是被惊喜了。惊喜之一在路口,一转弯,便看到古韵盎然的石雕迎客门,两根石柱,雕刻着多种古体“鱼”字,古意悠悠,流淌而来。惊喜之二在高台建筑,江边一片广阔的平地,可停车,亦可散步,而各酒店,却建于高出几米的平台上,很有气势,十分壮观。顾客在此吃饭,正可俯临江边,远眺大桥。高台有很宽敞的露天大平台,正可以摆放桌椅。夏天在此饮酒聊天,自然比坐包厢更为惬意。惊喜之三在店名,“天下渔仓、金色渔港、美渔坊……”渔港特色,别具意境。去年5月,朋友赠了两张票,参加了雪花啤酒节,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在哪里吃饭,还是很重要的。江边桥下独特的风景,让渔家乐独具魅力。特别是夜幕降临,大桥上灯光璨灿,江面上涛声阵阵,此时此景,无酒而醉。
来源:椒江新闻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