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养宠物的目的是给自己找一份陪伴,但在城市中狗狗的主人们大多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常常忙于工作而无暇对狗狗进行训练,麻烦也接踵而至,“随地大小便、乱喊乱叫、翻垃圾桶、咬家具”等不良习惯让主人大为困扰,训犬师这个职业应运而生。
“昨天来的新同学是5个月大的小咪娅,兴奋扑人、捡垃圾、撒手没、拆家的习惯很不好,主人迫切希望他能改变得更好”,戢洵在她的抖音@小阿姨寻觅是位训犬师里这样写道,视频里是一只黑白相间的狗,活蹦乱跳,看见什么都透着股新鲜劲儿,不时做出直立的动作往人身上扑。戢洵一只手甚至有些拉不住它,让咪娅学会接受指令、改掉坏习惯是戢洵的新任务。
今年27岁的戢洵是一名训犬师,自己家里养了两只狗,原先由于狗狗从小散养没有约束,习惯很差,经常扰民,戢洵为了留下它们,尝试学习培训。不久前,她刚刚把一家五只“毕业”的狗送回主人手上。戢洵介绍,要让普通的狗养成习惯大概需要15天的时间,而送来时对人信任感弱、甚至咬过人的狗,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培训费”则在4800元-8000元不等。
“不要用人的思维来对待狗”
“狗狗犯错后,惩罚的时机很重要,不要等它犯错一段时间后再去指责,而要在它正在做的时候及时制止”,戢洵说,狗的记忆是机械的,“秋后算账”会让它蒙圈,甚至引起严重的心理疾病。很多人把狗送来是因为实在制不住这个“祖宗”,下班回到家发现家里被翻得一团乱,对着狗吼,它只会瞪着一双无辜的眼睛看着你,在狗狗的心理它可能真的觉得自己是“无辜”的。“如果不是在它正在犯错的时候制止它,它不会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反而会让它在家里没有安全感,变得很敏感”,戢洵指出,“狗有三三定律,第一次是它有意识地去做某件事,当你制止后它会第二次试探性地去做,等第三次你再制止它时,它能够明确知道这件事你不让它做”。
大嗓门几乎对狗无效
“为什么在训犬师那儿服服帖帖的狗一回到主人手里就又散漫起来了呢?”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针对这一情况,戢洵解释说:“狗是机械性记忆,重复的训练中断,时间一长就需要重新训练学习,狗回家后的表现取决于主人的执行力。”
据了解,训犬师在训练过程中每一个指令都会要求狗做到规范,而回到家中,很多主人对狗的要求会降低,久而久之,狗也就变得“任性”起来。“训犬师除了训犬,更重要的工作是教会主人怎样和狗相处,狗狗表现出‘悠笃笃’的状态,主要是因为主人在它心里没有主导地位,它的记忆还是曾经你由着它的状态,要让它听指令首先要树立威信。”很多人都有误区,训狗时喜欢通过提高“嗓门”来达到威慑的作用,但其实这种做法几乎无效,“当它犯错时,只有疼痛能够刺激他的思维,可以用网球等不会造成伤害的东西去砸它,施以惩罚告诉它‘不可以’。时间久了,你说‘不可以’它就明白了。”
“遛狗牵绳是最基本的公德”
戢洵带着一只训练有素的金毛,它不需要绳子的牵引就能不紧不慢地跟在主人的身边,主人停下它也停下,主人起步它就贴着主人一起前进。当戢洵发出“定”的口令时,金毛就会自己乖乖地坐着,戢洵可以短暂地离开去做自己的事,而不用担心狗在看不见的地方捣乱。
“坐、定、靠、来”是戢洵最常用的指令,狗能跟着指令做,基本上就不会给生活造成什么麻烦。然而,即便乖巧如斯,戢洵在带着金毛出门时,依然会给它套上狗链。“路上突出突如其来的鸣笛和其他一些意外情况是没法预料的,人都有可能被吓到,狗就更不能保证它的绝对淡定了。”在戢洵看来,无论自己家里的狗是否接受过训练,遛狗时牵绳都是最基本的公德,对自己和他人都负责。
“要保留天性也要收敛野性”
驯化,不是要让狗变成唯命是从的木偶,只有当它明白哪些不能做,它才能更亲近地和人相处。在戢洵这里,不是所有咬人的狗都会被接受,“一般咬人的狗要看有没有纠正的必要,有些毫无征兆就咬人的狗,不建议再养”,戢洵介绍,一般狗咬人都有一个过程,是先从护食、龇牙再一步一步上升到咬人,有些狗会先发出“呜呜”的声音表示警告,像这样地就有很大的纠正空间;而没有给人任何防备、毫无征兆咬人的狗,对主人和路人都比较危险,建议别养。对于能够根据指令改正的狗,主人要给予奖励,表现出自己的喜悦来告诉它这么做是对的,用情绪来缓解狗狗的紧张状态。(晚报记者 陈钰洁)
编辑 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