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王阳明: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首页休闲益智橡胶人永不为奴更新时间:2024-06-07

CFIC导读:

控制不住情绪,暴躁易怒的人,只是无力面对现实环境。阻碍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始终是顽固而低劣的情绪。要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就要强化能力,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去除自我认知中的情绪宣泄,让心中的智慧浮现,与真正的自己相遇。

一、你有多大情绪,就会失去多少智商

前不久,一个中国家庭带着6岁的儿子准备去美国度假,飞机上,孩子紧挨着一位乘客,父母坐在另一侧。

起飞后,孩子显得很不安分,对旁边的乘客一直进行无礼*扰,孩子坐立不安、吵吵闹闹,上蹿下跳,甚至对旁边乘客拳打脚踢……

乘客忍了一会,礼貌地请求孩子的父亲能否管教一下自己的孩子,结果孩子的父亲对孩子的行为听之任之。在被“*扰”了将近三个多小时后,这位乘客终于忍无可忍,对熊孩子不负责任的父母破口大骂。

谁知孩子家长的反应更激烈,回以更激烈的辱骂。他的父亲隔着儿子,掐住了小哥的脖子,扭打在了一起,整个机舱乱作一团,最后乘务员费了很大力气才将两人分开,并把孩子父子的座位换到了别处。

本以为事情告一段落的时候,万没想到,落地后,FBI、机场安保等执法人员等在机场门口,带走了孩子一家和这位乘客。

调查得知,孩子的父亲率先动手打人,美国海关以故意伤害罪拒绝了孩子一家的入境,并遣返一家三口。

原本很好的旅程就这样泡汤了。试想当时如果孩子家长控制下自己的情绪,或者当时那位乘客让乘务员介入的话,就不会导致如此糟糕的旅程。

无独有偶,在途经浙江嘉兴的高铁上,也发生了类似的事儿。

熊家长放纵孩子在车厢闹腾,有位外籍华裔男士忍受不了,出言提醒家长。

没想到熊父母火气非常大,妈妈动手就扇了男士一巴掌,致使男士眼睛破裂出血。

类似事件近年来数不胜数,显然,这已经不仅仅是家教的问题,更是个人素质的问题,而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最高的素养。

情绪是智力*手,你有多大情绪,就会失去多少智商。

在这之前,还有一个新闻,保姆纵火案。浙江的一户家庭,善待保姆,给保姆很高的工资,帮助她解决生活问题,甚至还借给她10万块钱。

可是现代版的农夫和蛇故事上演,歹毒的保姆竟无丝毫感激之心,在极端狭隘的情绪驱使下,在偷盗之后反而纵火,致善良的女主人及三个可爱孩子,丧生于火窟之中。人性之寒冷,令人震悚!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世上的冲突、争斗与怨愤,八成以上都是情绪化的结果。

林则徐

传说清代名臣林则徐,年轻的时候脾气非常火爆。

他做县官的时候,对不孝顺父母的人异常痛恨,碰到相关案件,总会怒火难耐,从严从重办理,而且惹了不少笑话。

有一次, 两个大汉扭送了一名年轻人去官府,控告他是个十恶不赦的不孝子。

林则徐一听是个不孝子:“哎哟,我这火爆脾气。”

不容分说,一怒之下,上来就命衙役打了年轻人五十大板。

林则徐觉得怒火难消,还给那两个大汉各赏了一两银子。

结果刚刚打发他们离开,一个老婆婆呼天抢地地撞进来,哭哭啼啼地说:

“请大人救救我们吧!刚才有两个强盗溜进我家偷牛,被我儿子发现,想把他们扭送官府,不料,反被强盗捆走了。”

结果可想而知。

这件事成了街头巷尾,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林则徐成了大家口中的一个笑话。

后来,林则徐写了“制怒”两个字挂在自己的书房,时刻提醒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情绪,但不论你能力有多强,你有多大情绪,就会失去多少智商,情绪是智力*手。

二、控制不住情绪,能力再大也无济于事

在一个人的人格中,无非情绪与能力两个要素。能力越是不足,情绪就会越高。能力不足,对环境的掌控就越弱,越容易慌乱。情绪成分越高,就会失控渲泄。所以人们说,弱者易怒如虎,强者平静如水。

张飞性格爆裂,他不是在战场上慷慨赴死,而是窝囊地死在自己人刀下,葬送一世英名。

张飞听到好兄弟关羽被害,就抑制不住哀伤,血泪粘襟了。随后借醉鞭打士兵,要他们日夜赶造兵器,想要马上为兄弟报仇。最后部下忍无可忍,只好趁张飞醉酒时,将他刺*在军营里。

张飞(剧照)

没人否认张飞能力很大。但能力这么大的人,最后却得不到一个理想的结局。

一个成熟的人,首先不是你有多大本事,而是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人,其实能力再大也无济于事。

没有人天生就懂得控制情绪。但真正能*人,会时刻留意不要让自己栽在坏情绪中。

宋美龄就是非常善于控制情绪的人。

她一直对丘吉尔不满,因为当年英、美、苏、中是同盟国,但丘吉尔并不赞成中国为四强之一,这让宋美龄非常恼火,所以她一直拒绝访英。

1943年11月,宋美龄陪同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她和丘吉尔不可避免地会面,两人有一段经典对话。

丘吉尔说:“委员长夫人,在你印象里,我是一个很坏的老头子吧?”

宋美龄没有回答“是”或“不是”,直接把皮球踢回去:“请问首相您自己怎么看?”

丘吉尔说:“我认为自己不是个坏人。”

她顺势回答:“那就好。”

蒋介石特地把这段对话记在了日记里,他自己脾气暴躁,经常打骂下属,所以他特别欣赏宋美龄的外交智慧,夸她既不违反外交礼仪,也不违背自己内心。

外交和生活一样,并不靠脾气,靠的是实力,靠的是能力。

蒋介石

拿破仑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杜月笙曾说: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成大事者,内心成熟,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内心很清楚: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更加困扰自己,使事情恶化。

如佛家之言:“怒者,心之奴。”拆开“怒”字一看,上为奴,下为心,一个无法控制住自身怒气的人,只怕多是做了心绪的奴隶,事事处处都能给他造成困扰,又谈何自信。

三、一心不动,才能克制情绪

世上本无事,人心起波澜。让我们生发情绪的原因,不在外界,正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情绪是每个人的大敌,坏了心情,也坏了事。每个人都知道要克制情绪,可总是做不到,也不知道从何下手。而办法,王阳明也告诉了我们,那就是致良知。他在答黄绾论良知书中说:

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

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收敛得,

愤怒嗜欲正沸腾时便廓然能消化得,

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

王阳明致良知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能使人在“动气”时断然地保持情绪的平衡,使人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平常心”。他这句话提出克制情绪的三种情境和三个对治之法,即放纵时忍默,任性时收敛,愤怒时消停。听起来似乎谁都知道,其实王阳明实实在在告诉了我们两件事。

这三种情境,正是情绪最容易失控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三种典型时刻。而我们之所以容易被这三种情绪牵着鼻子走,是因为不自知。假如我们身处其中时能够意识到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时刻,那正是悬崖勒马的转机所在。

之后,你需要的是信心和勇气。这并不简单,因为人最容易在做不到时放弃,听之任之。王阳明之所以说“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即是在提醒我们,这种控制情绪的能力,不是靠平平常常的方式可以获得的,实现这种境界的难度,大大超越一般的勇气甚至面对死亡的勇敢。

然后他还告诉了我们真正的办法——

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情绪来了,你只需要知道情绪来了,觉知着它,然后就随它去,不必有压制之类的心思,然后情绪自己就会慢慢平复。这跟佛家修行的观照法一脉相承,原理则是情绪只能在人不自觉时才能绑架人,一旦自觉主导人的便不再是情绪,而是这自觉的意识了。

这也需要练习,功夫越深效果才能越大,最后就是不受情绪左右。而且要有一种意识:越是艰难困苦的时候,越是修心的好时机。正如王阳明所说——

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

“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王阳明如是说。他自己就是。

控制不住情绪,暴躁易怒的人,只是无力面对现实环境。阻碍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始终是顽固而低劣的情绪。

要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就要强化能力,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去除自我认知中的情绪宣泄,收敛心智,知是非,明善恶,致良知,让心中的智慧浮现,与真正的自己相遇。

本文来源:稻盛和夫商学院

王阳明:人生是场修行,福祸在这4个字

在东南亚,有一种捕猴子的陷阱。

猎人把椰子挖空,放上猴子爱吃的食物,在上面开一个小洞,绑在树上。

猴子闻香而来,爬上树,从洞口伸进去抓食物。结果抓食物的手攥成一团比洞口大,便拿不出来了。

当猎人赶到,猴子不愿舍弃诱惑,只能被捕获。

没有任何人抓住猴子不放,它只是被自己的执念所俘虏。

做人也一样,心中的欲念使我们放不下,内心的执着使我们受束缚。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修行,是福,还是祸,只源于四个字:放下执念。

01

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的一天,京师城楼下的会试放榜墙被围的水泄不通。

几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昂首阔步从人群走出,谈论着去哪里摆庆功酒。

然而,落榜的大多数,却正倚着墙角掩面痛哭,捶胸顿足。

唯有一人看到自己落榜却面无表情,旁人以为他悲伤过度。

他却笑道:“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这个人名字叫,王阳明,中国最后一个圣人。

在他看来,人生本就是修行,科举只是修行的一步,即使这步落空了,他还有下一步要继续。

《小窗幽记》中有一幅对联: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难免遇到波澜,重要的是,平心静气,做好自己。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终于高中进士的六品小官王阳明,却因仗义执言得罪刘瑾,被贬龙场。

看守龙场3年的老站长,见到王阳明,大喜过望,直呼:我终于可以回家啦。这里地处边陲,既无房,也无粮,只能居住山洞,采蕨充饥,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差不多。

让仆人没想到的是,王阳明没有破罐子破摔。

没有吃的他就开荒播种,还教授当地人种植技术,自给自足。

没有房屋,他就砍树搭棚,把居住的山洞取名“玩易窝”,搭建的窝棚取名“何陋轩”。

王阳明身体一直不好,而此地生活艰苦,瘴气遍布,他干脆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算是解了后顾之忧。

龙场的历练犹如一场修行让他放下了荣辱得失,甚至放下对生死的眷恋,依着一颗平常心更加专注的研习心学。

只要一有时间,他就盘腿而坐,冥想悟学,还教当地蛮夷学习汉文,教化他们。

这样的日子,王阳明一过数年,不知年月。

一天半夜,他突然大叫一声,惊醒后浑身是汗,顿觉心中畅快,如浩瀚宇宙,无一丝尘埃。

从那晚“龙场悟道”,他明白了心即理,明白了吾性自足。

他明白了,即使圣人也无法改变外部环境,圣人要做的就是不让环境阻碍修行。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在授勋宴会上,讲授自己的人生之道。

他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七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佛家说:人都有执念。

人生的修行,正是学习放下执念。

前半生,苦苦追寻庄子、朱熹,却每每思之不通。

恰恰是他放下圣人的执念,专心悟学之后,才有了“龙场悟道”,心学横空。

不是你不行,只因还欠人生一场修行。

02

明末有一著名收藏家吴宏裕,临死之前,他指着一幅画说:“这幅画我得带走,你们把它烧了吧。”

这幅画正是《富春山居图》,作画的人叫黄公望。

作为那个时代的大loser,考了几十年的科举才做了小书吏,没当几天受冤下了大狱,出狱时已过半百,一贫如洗。

一生潦倒坎坷的黄公望,似乎走到了人生尽头。

就在50岁那年,他想去拜当时的大画家王蒙为师。

王蒙一看此人年过半百,直摆手:太晚了,你回去吧。

黄公望可不觉得晚,他不顾王蒙的白眼,每天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盯着远山,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几个月后,竟然技艺大增,王蒙不解就问他:“你每天都坐在石头上,干什么呢?”

黄公望回答:“我在看山看水,观察莺飞草长,渔人晚归”。

黄公望就像对画画入了迷,之后的29年里,他走遍山川大江。

79岁那年的秋天,他与师弟无用来到浙江富阳。

只见这里白日江面如练,夜时星垂平野。

黄公望决定不走了,这一停就是四年。

四年里,他每天头戴斗笠,脚踏芒鞋,沿江徒步数十里,风雨不断。

周围的人看到他头发花白都说:快死的年纪了,每天还匆匆忙忙的,何必呢?

对于黄公望来说,死从来不是他考虑的事情,他也决定不了。他唯一能决定的就是画画,他有画不完的画。

直到80岁那年,黄公望才开始创作《富春山居图》。

在中国历史上,从没有人用四年和一条河对话,也从没有人像他这样读懂眼前的这条富春江。

四年后,《富春山居图》全部完成。

当他的师弟无用看到这幅画作时,热泪纵横,久久不能言语。

黄公望,举手将画作赠予无用,重重的将笔扔入江中,长吁一声:我完成了。

青源惟信禅师悟道时说人生的3种境界:

每个人生的起点,都是见山观水,但是经历世事人情,便看不到原本的山水,更是很少有人能看穿山水,回归自我。

黄公望做到了,人生暮年,他没有执着于还能活多久,也没有抱怨前半生的潦倒坎坷,而是决定放下过往,重新出发。

历经30年看遍江河山水,不为惊艳众人,只求自我达成。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纵使人生多荆棘,也要做好每一天的自己,走好每一步路。

03

曾经看过一句话:人生不缺少追寻的人,但人生只成全水到渠成的人。

这让我想起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男主角兰彻的格言:“成全自己,人生自会成全你。”

可谓异曲同工。

有一天六年级的兰彻在做高一的数学题,被老师发现了。

一问才知道,这个并不是真的兰彻,而是兰彻家已故花匠的儿子。

小主人不爱学习,而假兰彻从小酷爱机器工程,经常偷穿小主人的校服去上学。

被发现后,小主人的父亲决定将错就错,但是假兰彻最后拿到的所有文凭必须给儿子。

就这样兰彻可以继续学习,并考入了最好的工程大学。

得知真相的朋友十分诧异:大部分人上大学都是拿一个文凭,因为没有文凭就没有称心的工作,没有娇妻,没有信用卡,没有社会地位。

但是这些对他都不重要,他从不关心考试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

在学校的每天,他拆机器,装机器,甚至徒手拆完学校的厨房设备观察构造。

看到别人无法完成的毕业作品飞行器被丢进了垃圾桶,他会忍不住捡起来,让它重新飞上了天。

校长的女儿难产,突遇大雨无法去医院,他自制助产设备,用工程学挽救了2个生命。

四年后,兰彻毕业了,他没能带走唯一能证明他来过大学的那张工程师文凭。

但是他带走了可以跟随一生的工程学。

世上少了一个工程师兰彻,未来却多了一个发明家兰彻。

兰彻在告诉自己朋友时说,自己从来没有追求什么,只是按照热爱的前行,小时候是,以后也是。

三毛说,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人生也是。

你要做的,就是通过人生的修行和历练,弥补自己的不足,总有一天,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人生没有心想事成,只有水到渠成。

04

作家穆帆说:“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人生的路,是一条修行的路。

修的是放下执念,修的是自我达成,修的是做好自己。

胡歌曾在康复后首次谈到那起车祸:“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

走出车祸阴影的他深知,唯有脚踏实地修行,才能让内心更加丰盈,最终能走多远的路,取决于人生修行抵达的深度。

《楞严经》说: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不管听闻了多少人生,若不修行,如若不闻,画饼充饥,终觉不到。

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叫旅途,长的才是人生。

本文来源:中国投行俱乐部

稻盛和夫:当*混入目标,你的事业将停滞不前

2018年10月1日至2日,备受瞩目的第26届盛和塾世界大会在日本横滨国立大礼堂举行,400余名中国盛和塾塾生企业家前往日本参加此次盛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近5000名塾生们齐聚一堂,共享稻盛哲学的思想文化盛宴。

以下为世界大会稻盛和夫先生的视频演讲原文:

看到这么多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此次盛大的盛和塾全国大会,我感到非常高兴。

但是,面对这么多齐聚一堂的伙伴,是否能教给大家真正的经营之道,这种巨大的责任感让我精神紧张。

我想大家都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宝贵的时间,特地赶来的。我在台上看着大家,看着这个场景,更是感慨。

虽说只是一年一次,在这个不具备法人资质的组织里,这多名经营者汇聚一堂,热烈地探讨交流。

这样的组织恐怕其它地方也没有吧。即便是由培训咨询企业主办的全国性研讨会,也没有如此盛大的规模吧。

由此,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也再次感受到自己责任重大。

虽然说,这个组织是由我义务地提供服务开始的,但事到如今,恐怕就不能说因为是义务工作,就可以随随便便,应付了事了。

对于盛和塾的工作,我感到如果不以赌上自己的性命的心态去面对的话,是无法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的。

真的非常欢迎大家的到来。让我们共同努力,迸发出诚意和热情,让此次大会成为真正有意义的盛会。

如果想要让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

就要为社会、自然和宇宙尽力

我始终一以贯之地对大家说,要努力地让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但我并不是说大家要为了成为有钱人,为了出名才让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

企业发展壮大,意味着有更多的员工,也就是说,雇佣、养育更多的人。仅仅这一条,就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具备能力的人,让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招聘雇佣更多的人。仅仅从提供工作机会这一点来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此外,通过经营好企业,从事各种事业,由此创造利润和税收,这更是了不起的社会贡献。

让我们从事有社会意义的工作,恐怕是神灵赋予我们才能和职责的原因。

所以,我认为,不能浪费天赐的才能,而要为社会、为自然、为宇宙尽力。这才是我将企业发展壮大的目的。

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不要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社会、为了自然、为了宇宙,无论如何也要将自己的公司发展壮大。

向二宫尊德学习经营者应有的姿态

以前就跟大家不断重复,要成就事业,要使企业成功,很大的根源就在于每天默默无闻地努力工作。就是这种持续不断的,真正的拼命努力,才能带来成功。说到底,所有的一切都归结于这一点。

不管是从父母那里继承的事业,还是自己创办的事业,发展不顺利的原因,就是当事人没有在自己的工作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之前我解说过内村鉴三所著的《有代表性的日本人》一书,其中有关于二宫尊德的章节。二宫尊德对自己要求严格,有很强的道德观念,是一个非常认真且朴素的人。

尊德在幼年就失去了双亲,被过继给了叔父抚养。所以就在叔父家中生活,并拼命努力工作。

与此同时,由于自己没有学问,尊德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优秀人物。

他学习当时的阳明哲学,也就是通过中国的古典学习孔孟之道。晚上点起小油灯读书时被叔父看到并斥责“农民要读什么书,学了也没什么用,还浪费油。”

尊德觉得叔父讲的很有道理,所以就在村里公用的沼泽地里种菜,将收获的菜籽交给村里的油坊,换取灯油。这下尊德就能用自己在闲暇时间种植并收获的灯油进行学习了。

但叔父看到后又斥责他“连你用休息时间种植的菜籽也是属于我的。你可能觉得只要多多少少为我干点活就行了,但你吃在我家,住在我家,你生产的一切东西都属于我。”

也就是说,叔父认为,尊德不管做什么,不管是睡觉还是醒着,所有的一切都属于叔父。

但尊德是如此的淳朴,这个时候,他竟然还认为叔父讲的有道理,所以即便是自己的灯油,他也不用了,不再在晚上学习。而是利用白天走路的时间看书。

以前的小学里,经常会有尊德身背柴禾,手持书本的塑像,描绘的就是这个场景。

“至诚之心,感天动地”

就这样,尊德不断学习阳明学,从中学习了天地间的道理,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天道。

同时也了解了道德规律,也就是人必须遵守的道德。尊德发誓按照天道和道德来生活,其精髓就是“至诚之心,感天动地”。

诚实、拼命努力地工作。这种姿态可以感天动地。天地会被这种诚实和诚意所打动,尊德相信这一点。

也可以说,“精诚所至,鬼神避之”。一心一意,拼命努力,天地、神灵都会出手相助。尊德将这种观念提升到了信念的高度。

因此,尊德对于美食华服不屑一顾。不是在家里,而是在田头吃饭。每天只睡两小时,比谁都早到地里耕作,比谁都晚归。

就是这样,尊德通过自己的行动激励村民,改变了村庄原本贫困的面貌,使其焕然一新。

二宫尊德靠着一把锄头,一把铁锹,仅用几年就将已经荒废的农村变得肥沃富裕。

当时的各个藩看到这种情况非常惊讶,进而希望尊德帮助自己的藩振兴农村。

尊德是神奈川县出生,但他得到了关东平原一带诸侯的邀请,通过努力辛苦工作,一个接一个地把荒废农村重新振兴。

“动机至纯”

他坚信只要竭尽诚意,并且付出不亚于任何人努力,就能得到来自神灵的相助。同时也强调“动机至纯”。

动机如果是恶的,即使做了再多的好事,尊德都会予以否定,对待事物需要格外重视其真实性。

正如大家通过音像资料所了解的那样,我在创建第二电电的时候持续反复的叩问自己是否“动机至善,私心了无”。经过数月这样的自问自答,直到最终确认了这个回答之后才设立了第二电电。

因此我认为,只要动机是善的,只要坚信“至诚之心,感天动地”,然后一心一意拼命持续付出努力,只要具备了这2点,事业就能够得以开展。

事实上,我如果是夸大其词的话,大家一定会对我很生气。

但是如果现在让我经营一家拉面店的话,我会很快让它成功运转,并开出若干家分店。

所以,一旦听到有人连从父母手中继承的事业都经营的不好,甚至出现了亏损,我就会很诧异,不清楚他到底在做什么,在我看来,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毫无作为。

对二宫尊德来说,只要手中握有一把锄头和铁铲,便能将荒废的村庄变成一个美丽富饶的村庄。

要做到让旱地消失,只需天亮前出发下地,劳作至夜幕降临之时便能实现。只要持之以恒,数年之后定会成功。

与之相反的情况是,口中抱怨从父母那边继承下来的公司不符合时代潮流,视其为难成气候的事业。

我认为,有时间说这些,还不如废寝忘食地投入工作。

经营十二条中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一条,它并不是让人单纯的努力,而是要求努力到不亚于任何人的程度,只要能做到,一定就能获得成功。

企业的发展过程

(追寻京都企业发展的轨迹)

在盛和塾当中,下至寥寥数人的小型企业,上至数千人规模的大型企业,其经营者普遍存在着一些烦恼,涉及了诸多方面。

而今,当我们回到事业的原点。换言之,从最原始的事业开始追溯,就会发现,这正是一家公司从小成长为大企业的过程。

对此,我想试着来讨论一下。

不久前,我在思考公司的发展历程时,我发现不仅是我们,在京都,有很多发展良好的优秀企业。

1996年5月31日的《朝日新闻》中刊载了题为《支撑企业良好发展状态的一技之长策略》的新闻报道,其中列举了京瓷、田村制作所、罗姆半导体等企业。

京瓷、田村制作所、罗姆半导体等企业的利润率位居日本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之多,为什么京都能催生出这么多高收益的企业呢?

除了《朝日新闻》外,《日本经济新闻》也刊发了同样内容的专题特辑。另外,麦格劳希尔公司出具的“全球1000家企业”的排名中,京都的企业也暂露头角。

在经常利润率的排名中,全球前28位中有5家日本企业入围,其中有4家是京都企业,剩余一家是发那科公司。

在全世界的上市企业中,能称得上高收益企业的前二十几位中,京都企业占据了4个席位,可谓不同寻常。

这些企业虽然都不具备先进的技术和优秀人才,却都从制作单一产品生产开始运转起来了。为什么京都的企业能够做到这样?

我仔仔细细思考后发现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例如罗姆公司,这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半导体生产企业,公司的社长在立命馆大学学习期间就开始思考如何将碳膜电阻这一复杂的电子零部件进行量产简单化处理,并取得了相关的专利。

毕业后,他没有去其他公司就业,而是靠着这个专利创建了罗姆公司。

村田制作所的社长,在战前和战中从事的工作是用清水烧的方法制作茶碗,也是一家小企业。在二战中,真空管开始兴起,欧美的电子仪器业开始发展。

日本军部在得知那些电子仪器中要使用精密陶瓷电容后,命令各大学研究制作相同的精密陶瓷电容。

其中,京都大学的教授掌握了氧化钛烧结凝固后能够用于制作电容的原理,但需要进行相关的试制,于是请来了清水烧茶碗制作公司的村田制作所社长。

虽然完全没有经验,但是社长还是答应试一试,事实上这就是村田制作所的开始。

在战争期间并没有生产出相应的产品,但为战后迎接真空管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从以上的情况来看,包括我在内,社长们当初都是没有经验的外行,当然也不具备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技能,只有一个产品能做。

换言之,大家都是外行,也只能从单一产品开始做起。

很有意思,1996年全球TOP1000家公司里按照经常利润率排名的前28家中就有4家是京都的企业,而这4家企业的创始人一开始都是没有经验的外行,也不拥有技术,都是从单一产品的生产起步。

在座的各位也许并不是毫无经验的外行,可能还经验丰富,或许公司也不是只生产一种单一产品,而是生产3种以上的产品,所以与当初的我们相比,现在的你们更优秀,更有优势。

说到底,简而言之,这和拉面店是一样的。最开始只有仅会制作拉面的大叔、只会经营小面店、小摊贩的人。

所以,并不是靠拥有多么先进和完善的技术才把企业给做大的。全属于无经验,无技术,单一产品生产的公司。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像二宫尊德那样,即使只有一个产品,也要拼命努力,只有发挥拿着一杆锄头、从早到晚在旱地上劳作的精神,才能拥有富饶之地。

不论是谁,只要努力,拉面店也好,小摊贩也罢,就一定能成功。

保持危机感和饥饿感,

实现从小作坊到中等规模企业的飞跃

然而,如果认为仅靠这些就能成功的话,那也仅仅只是小作坊的成功。

如果满足于“我开拉面店成功了”“我搞小商贩成功了”的话,那么很可能会永远停留在小作坊上。

再回过头来看京都的企业,因为社长当初毫无经验,因为不知道,所以他们反而能够自由的发挥想象,不被既有的习惯和惯例所束缚,对事物保持着疑问和好奇心。

也许是受京都风俗习惯的影响,正如大家所知,战后一直由蜷川担当知事,其思想比较老旧,其执政的结果就是京都延续了1200年的保守的城市风格。

同时,在以京都大学为中心又新建了很多新街,意味着在革新方面呈现出反权利,反中央的一面。

仔细思考一下,这也许就是颇具京都特色的知识分子的特质,值得让人尊重。

这座城市的氛围充满着革新与变革。也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学界,日本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也都是京都大学出身。

在京都这种独特的土壤中,这些没有技术的门外汉开始创业,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制造。像二宫尊德那样用至诚之心感天动地并拼尽全力奋发努力。

他们相信只要动机至诚、至真、至善,拼命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这才造就了这些中小企业的成功。

但是,他们在拼命努力的同时也一直在担心,心存忧患。

打个比方,就像开了一家拉面店,现在生意不错,但是万一哪一天大家都觉得荞麦面更好吃,拉面店就会无人光顾,就是这样一种担心。

也就是说,单一产品的生产具有很大的风险,只要这个单一产品被市场淘汰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退出历史舞台的话,公司就会随着一起*。

他们时刻抱有这样一种危机感。除了危机感,他们还有一种饥饿感。

只做这么小规模的生意完全不够,不能维持员工的长期温饱。一直持有这样一种无法保证员工生活的饥饿感。

不是像二宫尊德那样只要认真拼命努力就够了。

他们还会想到,这样下去的话,只靠单一产品,当市场发生变动时就无法应对。必须要做些副业。

正是因为是门外汉,他们才会担心这些问题。

正是这样一种只有门外汉才会具备的危机感和饥饿感,成为了可以孕育出创造性的原动力,进而推动了企业的各项创意和研发。

技术方面是门外汉,凭危机意识和饥饿意识促进了创意研究。

因为自己没有学问且也不够聪明,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危机意识。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危机意识,才会为了掌握某项技术东奔西走,去大学取经,引进学院的技术或者从外国引进技术等等。总之就是绞尽脑汁不断从事创意研发。

这样的危机意识和饥饿意识成为了推动了创意研发的动力,使得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涌现。

企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这就是中小企业开始向中坚企业发展的阶段。

换句话说,通过由危机意识和饥饿意识带动的创新和研发,即为了让企业摆脱单一产品而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而付出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会使企业得以发展壮大,这也是企业向中坚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罗姆公司的发展历程。

刚才我也提到了,罗姆开始只有碳膜电阻一种产品。由于罗姆能很便宜的生产出这种产品,所以很快被市场接受。

当时市场上已经有帝国通信、东洋通信、北陆电气工业等生产电阻器的有名厂家,在这些厂家中,罗姆也算取得了一些成功。

我和罗姆的创始人是同年代的人,觉得他做的这个行当很有意思,也很好奇他的公司会怎样发展下去,所以一直对罗姆都很关注。

罗姆公司依靠外包工厂,扩大了碳膜电阻的销路。

但是罗姆觉得只靠碳膜电阻单一产品肯定不行,就从碳膜电阻这个初期产品起步,又开发出了金属膜电阻、压膜电阻等新产品。

罗姆的社长毕业于立命馆大学的电气专业,并不具备金属膜电阻和压模电阻的专业知识,但是他还是致力于开发新产品。

现在罗姆已经在日本最高端的半导体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了一家保持着高收益的优秀半导体厂家。

半导体行业是需要资金投入很大的行业,一般都认为只有大企业才能涉足该市场。但作为中小企业的罗姆确开始制造半导体,而且瞄准的是高端市场。

现在,罗姆公司的业绩节节走高,年销售额达到了约3000亿日元。罗姆公司的成立比我创办公司还要早了四年,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单一产品而产生的危机意识

催生了四个创造

我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正走投无路时,在学校老师的介绍下我进入一家京都的陶瓷公司就职,被分配到研究部门。

由于如果只生产一般的陶瓷产品,公司没有发展前景。我被任命负责研发新型陶瓷、即精密陶瓷产品。

数年后,研究取得了成果,合成了性能优越的高频绝缘材料。

该材料需要高温烧制,对弱电流具备优异的绝缘性能。但是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展开销售。

我当时就拿着新研发的材料,一家一家的拜访各家电气公司,询问他们这种性能的新材料是否能用在他们的产品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听说松下公司和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开展技术合作,正在研制显像管。之后,在这个显像管中使用了我研发的绝缘材料。

我在就职的第一家公司时,我先是自行研发新材料,之后在开拓其用途的过程中新材料被松下公司采用,在其电视机的显像管中使用。

我和松下的采购、技术部门的人员一起开会,从决定产品的所有规格,到量产的完成,全都由我负责完成。

当时我手下有近100多号人,不仅负责研发,还负责生产。有一次,因为技术上的意见不合,我和上司的技术部长发生了争执,最终我决定辞职离开公司。

我要辞职的消息传出后,京都的一些朋友找到我,认为好不容易研发成功的技术太可惜,帮助我成立了新公司。

那时,包括我的上司和部下共8个人一同离职,成立了京瓷公司。

小林先生说他自己从事开发还负责销售,所以很自信。我也是这样,虽然我从没想到过自己会走上创业这条路,但是我对制造、研发、销售,都很有自信。

所以我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只想着拼命努力向前。

因为那时候我只有卖给松下的显像管绝缘材料的这一件产品,就一直在担心这个产品被市场淘汰了怎么办,随着时代的变化被新产品取代了怎么办,一直有这样一种危机感。

事实正是如此,两三年后这个产品就退出了市场。

当时飞利浦公司是用陶瓷和玻璃的混合材料生产显像管,之后美国的RCA公司开发出了只用玻璃就能绝缘的成本更低的新产品,并开始出口日本。

当时最新引进该产品的是东芝公司,之后日立、三菱等公司也相继进口该产品。

我之前研发成功的新材料,仅仅几年之内,就岌岌可危,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我虽然对玻璃材料没有什么研究,但我还是马上到大阪找了好几家生产玻璃的厂家。询问他们能不能生产出这种性能的玻璃。

结果都不尽人意,因为这些普通玻璃厂家无法生产出这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玻璃。这种玻璃叫硼硅酸盐玻璃,在玻璃当中的硬度很高。

所以这些玻璃厂家都回绝我说:“我们从没溶制过这样的玻璃,也无法制作这样的玻璃”。

即使把调制玻璃配方的粉末带给这些玻璃作坊,也会被回绝说“做不到”。所以我自己买回来烧制用的坩埚,跟对方商量好至少让我们使用你们的烧窑。

就这样,对方同意我们使用他们的烧窑。但实际情况是在融化硼硅酸玻璃的过程中,干锅立刻会被腐蚀掉脱了底,使得烧窑也被全部毁掉。

正是因为我们当时没有制作玻璃的任何经验,不知道不是特制的坩埚是不能用来融化硼硅酸的。

即便如此,最后还是在最开始的单一产品用完之前制作成了硼硅酸玻璃。

实际上那个时候制作的玻璃,到现在也依然被使用于在中国,东南亚的电视显像管产品中。

现在也就是一个1~2日元的很便宜的产品,但在我们的滋贺工厂生产着上亿根,依然保持着利润。

在拼命努力去开发玻璃的绝缘材料的同时,也必须加紧开发使用这种材料的产品,这几乎是接连会出现的情况。

最初用于松下的显像管,作为真空管中的绝缘材料也可以使用。

当时还是真空管的时代,我们也想过把绝缘材料用于其他领域,比如由NHK广播电视公司播放的广播电台在发送信号时使用的大型真空管,还为此走访了东芝,日立等各个大企业。

仅仅依靠松下的显像管是不行的,要开发出更多的用途,开拓出更多的市场才行,也就是创造市场。

就是这样拼命的去争取机会,将我们的产品使用到了各种各样的真空管产品中去,也就是在开发产品的同时开发出了产品的用途。

之后,晶体管又开始代替真空管被使用到电子仪器中。如果晶体管完全代替了真空管,那我们就会完全失去至今所占领的市场,回到零点。

所以那时候我们又马上使用和晶体管容器相同的材料研制了新产品。晶体管的出现推动了半导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可以说这个行业真可谓是瞬息万变,在这样的环境中,因为我是一个门外汉,在技术上反而能产生许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加上时刻存在的危机感和饥饿感,推动我不断进行新的开发。

另一方便,陶瓷还有一个特性是硬度很高,不易磨损。

我就想到利用陶瓷的这个特性打入会使用到磨耗部品的产业机械行业。也就是说用陶瓷零部件代替那些会被磨损的金属零部件,特别是用在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位的金属零部件。

为此,我不断拜访机械制品厂家,尝试开发出陶瓷产品的新用途。

实际情况就是,我每拜访一个机械设备厂家都会说:

“我不知道精密陶瓷具体可以使用在哪里,虽然我不知道,但是精密陶瓷有这样这样的物理特性,你们有没有因金属被磨损而困扰的地方呢?”

后来发现,在纺织机行业,丝线高速滑动的部分可以用到我们的产品。

纺织机在织布时,丝线以超出常人想象的速度滑动,巨大的摩擦力导致走线部分的零部件大幅磨损。

现在,这些部分的零部件已经全部使用精密陶瓷。我就是这样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织布机成功后,说到磨损,有泵的地方应该也会有,于是我充分利用陶瓷的超强耐磨性,进一步拓展市场。

我们会经常看到冷却器漏水,不停吐着热气却无法发动的车。以前,将冷却器的里的水输送到发动机处,给发动机降温。要实现水的循环就需要泵。

在泵的外面会缠上皮带,在泵运转的地方会贴上一个被称为油封的橡胶制的封贴。

所以虽然水不会漏,但长期使用的话,橡胶会发生磨损,导致漏水。这就是所谓的发动机过热的现象。

虽然使用的是弹性好的、尽量不易磨损的优质橡胶,但是还是会导致发动机过热。所以想用陶瓷来代替橡胶,当时在欧美已经开始使用用陶瓷和碳合成的油封了。

于是我也紧跟步伐,各家上门销售告诉对方也可以使用我公司的陶瓷。

现在确实不怎么看到会从发动机里冒出蒸汽的车了。因为使用了陶瓷,所以绝对不会出现漏水的状况,直到这辆车报废。

其实我不知道陶瓷应用于何处,明明什么也不知道,但我抓住了陶瓷不会磨损的这一特性,以危机感为跳板,探索出了陶瓷的这个出路。

大学时期,我学的虽然是化学,但机械工学等也认真学习了。

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翻阅了机械工学的相关书籍或者其他的所有资料,思考陶瓷的用途。

比如陶瓷转盘,再到超精密的空气输送槽、或者多轴钻机的轴承等,现在已经进入了陶瓷发动机的研发阶段。虽然不是用于汽车上的,但也许数年后发电用的陶瓷发动机就可以问世了。

这样一来,比起一般的购电,转动陶瓷发动机上的整流子发电机发电会便宜很多,电的价格也会比市场价低。那么我想小型、分散型的发电机渐渐地也会登场的。

另外,我用这项技术制造了生物陶瓷人工骨骼,利用结晶技术制作了宝石,各种用途创意接连不断。

这样一来,反复地进行所谓的市场创造、需求创造、新商品创造、新技术创造的4种创造,才成就了今天的京瓷。

看来,我应该是比大家想法更简单,一个没有技术的门外汉开始了单一产品的生产。

因为是单一产品生产,我想着这样下去公司会不行的,以危机感和饥饿感为跳板,不断进行创意创新,努力进行技术开发和商品开发,壮大公司。

从中坚企业蜕变到大企业,如何设定公司的目标显得十分关键。

那个时候,不管是公司规模还是个人规模,比如想做成销售额为100亿日元的公司,不,要做成150亿的,以*为基础来决定目标。

那么,这时,前一阶段的危机感和饥饿感就会消失,涌现一种满足感。

一旦出现满足感,虽然这不是玩弹子球,但就像弹子球一样,停在那里不动了。这样就始终在中坚企业的圈子里,一直是100亿或200亿,原地踏步。

将*混入目的后,再或者比如金钱,数字等,这样的东西如果被反应到目标中的话,在变成中坚企业时就已经停滞不前了。

那些能促进中坚企业发展成长为大企业的人,自身的思维方式会再次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不会再将*作为制定目标和目的的依据基础了。

才能是上天赐予的东西,是用来为世人服务的。不傲才,要谦虚。

啊,想起来了,以前谈过[要谦虚,不要骄傲,付出进一步的努力]这个话题吧。我经常这样告诫自己。

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生的源流,正如刚才对小林先生说的一样,不能将自己的才能私有化。不将自己的才能私有化的思想和想法是维持谦虚的源流。

正如高桥先生所说,所谓自然界,是多样性的共存,住着各式各样的人。在如此多样的世界里面,同样需要一个多样的自然界。

特别是人类,有能力的,没能力的等其他各色各样的人构成了社会。

如果只是有能力的人构成的社会的话,比如全是经营者,没有干活的人的话,就会无计可施。

能够成为经营者的人,拼命努力干活的人,若没有各类型人的存在,就无法形成社会。

当然,要构成社会,那些具有经营者才能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的。

所以,即使有这样的才能的人,那么稻盛和夫这个男的创立了京瓷,如果说有没有他必须是大公司的社长或会长的必然性的话,我觉得是没有的。

不是我也可以的。在座的哪位代替我,我成为在座的各位,对社会,对宇宙来说不会产生任何改变。

仅仅只是需要有一名懂得经营的人,成立一个像京瓷这样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公司。虽然需要,但这个人没有必要非得是鹿儿岛出生的稻盛和夫。

其实是神依据某种概率,只是随便地摇了一下骰子,正好砸中了稻盛和夫。

之前谈到过读过河合隼雄先生的书,里面的岸田今日子小姐谈论自己感想的话题。

一个叫井筒俊彦的哲学家通过冥想来追求自己,结果发现存在着的只是自己的意识状态。通过冥想,长时间地平静自己的意识,当找到最后的意识时,只能用存在两个字来表述。

同时,我也能切实地感受到世界森罗万象,所有的所有都是由只能被称为存在的东西构成的。

井筒先生将这种现象表述为:人虽然说“花在这儿”,但也可以说“存在在这儿开花了”。

也就是说,井筒觉得世界上森罗万象的所有东西的根源就是存在。存在衍生了出了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当时谈过这样的话题吧。

另外,天台宗里也说,山川草木皆可成佛。

不管是小草还是木头、是山川还是河流,其中都有佛的存在,这个话题也谈过吧。

总之就是说,大家都是佛,我们大家都是佛,虽然大家都同样是佛,但因为有肉体,所以就产生了差别。

因为有肉体,所以才会有才能,才能的大小才会又有所分别。

神只是偶然地将才能赋予了我。神没有赋予我才能的必然性。给谁都一样。

只是,在现代这个时期,社会需要一个经营京瓷这样一个公司的人。我一直是这样觉得的。

并且,这样想后,就会觉得自己现在所拥有的才能不是自己的,而是神偶然地将才能寄存在我们唯有的一次人生处,并说到要将这份才能用来为社会,为世人服务。

所以,不能骄傲,不能将自己的才能私有为自己的物品,否则会觉得我自己很伟大,满满开始变得傲慢。

所以坚决不能将才能作为自己的私有物。这就是我一直践行“要谦虚不要骄傲的原因”。

你的才能是神灵寄存在你这儿的。

神在寄存时会告诉你:要用自己的触角来让公司变得更加优秀,雇佣许多人,并且一直到本世纪21世纪要对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但是,你却说那样的话,你会感到困扰。也就是说,不是目的意识的目标,正所谓人生为何物?

有必要更改目的,将目的和人生关联起来。

经常会有人说,“你都到这个地步了还在努力呀。为什么要如此努力呢?是还想要钱吗”?答案是NO。

如果我有才能的话,因为我觉得我有必要将这份才能用来为社会,为世人尽力,所以才会拼命努力。

同时,让公司变得优秀,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中体验生存的价值,感受喜悦,因为我觉得这样做很开心,所以才会努力。我会以大家的乐为乐。

像这样,经营者的价值观改变后,就可以实现从中坚企业的蜕变,向大企业发展。

也就是说,领导所持有的目的意识改变的话,公司在成为大企业的过程中,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那么,说到高兴和生存价值,如果说这些东西都可以从为社会,为世人尽力中获得的话,那么,你会做到什么时候呢?

你也许会说现在想这个太早了吧,但其实我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了。

如果不这样的话,并不是说就不能培养后继者了,而是会对事物产生一种执着心。也就是说会对公司产生一种执着心。这样一来,就会觉得不管什么时候自己都得一直干下去。

如果一直都有执着心的话,还是需要寻找解脱的,和大家一起,为各位尽一份力量。这一点上我是不会隐退的。

时间到了,我今天的讲话就此结束。

本文来源:稻盛经营之道(ID:InamoriKazuo19320130)

01

02

03

04

05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