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为大家介绍了2019年五大学科竞赛决赛之江西省的战况,很多家长都不太明白这五大学科竞赛究竟为何物,今天就来为大家揭秘!
五大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
这五个竞赛学科的赛程、奖项名称都是遵从同一标准,从市赛、到省赛,最后到国决,奖项也从市一到省一,最后到金银铜牌。
很多人谈论高校自招时都会强调“省一”、“省二”,但很少人强调学科,其实这五大学科的含金量是不相同的,来看排名。
据了解,在数理化生信五大竞赛学科中,物理、数学取得清北降分的考生数量最多,化学次之。
生物、信息学竞赛生取得降分的数量则明显减少,清北确实更加青睐数理化竞赛生。
数理化竞赛生更加倾向选择北大,而生物、信息学竞赛生更加倾向于选择清华;
北大是国内理学第一校,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实力全国第一;清华是国内工学第一校,拥有全国最强计算机系,生物系实力也不俗。
五大学科竞赛流程及奖项划分原则是怎样的呢?
五大学科竞赛主要考四次,省级赛场两次,全国赛一次,国际赛一次(中国一般只有4-6个人可以参加)。
(1)省级初赛:一般是以学校为单位自主报名参加,所有的考生都有资格参加。一般各市参加人数达到要求可在本市单独设有考场,考生可在本市考试即可。
初赛会分一、二、三等奖,但此奖项对于自主招生没多大用处。
(2)省级复赛:省级复赛是由各省竞委办统一组织举行。各省市所有考生到统一地点进行考试;全国考生考试时间及题目一致;复赛选手是从省初赛中选拔而出,不可单独报名参加。
复赛结束后会确定各省省一、省二、省三的人员及人数。其中,省队选手是从省一中选拔而出,省队人员及人数是由国家XX会确定的。
(3)全国决赛:各省省队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到一个地方参加XX学科全国性的比赛,一般称之为学科冬令营或者决赛(生物和信息学除外,因为生物和信息学决赛时间一般为8月份)。
决赛最终会确定出金银铜牌的人数及名单;国家会从金牌中选取50-60名考生作为集训队的选手,一般是最终成绩的前50-60名。
集训队的考生具有保送资格,不需要参加高考。
(4)国际赛:国际赛选手会从集训选手中挑选出4-6人到其他国家参加国际性的比赛。
1、数学竞赛
1956年起,在华罗庚、苏步青等老一辈数学家的倡导下,举办了由京、津、沪、粤、川、辽、皖合办的高中数学联赛;1979年,我国大陆上的29个省、市、自治区都举办了中学数学竞赛。
联赛分为初赛和复赛(即一试和二试),在这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全国约200多名学生有资格参加由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暨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
冬令营邀请各省、市、自治区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的优胜者参加,分配原则是每省市区至少一人,然后设立分数线择优选取。
为严格标准,中国数学会每年限定一等奖名额1000名左右,并划分到各省、市、自治区。各省、市、自治区在上报一等奖候选人名单的同时,还要交上他们的试卷,最终由中国数学会对其试卷审核后确定获奖名单。
2、物理竞赛
始于1984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物理学会主办,每年举行一次,是一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至今已经是第35届。
竞赛分为预赛(笔试)、复赛(笔试、实验)和决赛(笔试、实验),决赛中获一等奖者将获得保送进入大学的资格。
预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采取笔试的形式,所有在校的中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在预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由地、市、县推荐,可以参加复赛。
复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题,满分为160分;实验部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命题,满分为40分。根据复赛中理论和实验的总成绩,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决赛。
决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奖。每届决赛设一等奖15名左右,二等奖30名左右,三等奖60名左右。此外,还设总成绩最佳奖、理论成绩最佳奖、实验成绩最佳奖和女同学成绩最佳奖等单项特别奖。
3、化学竞赛
中国化学会自1984年以来,连续每年组织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活动。化学竞赛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化学会主办,委托相关省、市、自治区化学会或化学化工学会及有关学校承办。
化学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选手为普通高中学生,年龄在来年国际竞赛前小于20岁;决赛选手名额为每个省、市、自治区5名。
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获一等奖的学生不超过总人数的1%,安徽省省赛一等奖一般有50个名额,具有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报考资格;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具有高校保送资格。
4、生物竞赛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联赛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联合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生物学科竞赛活动。
生物竞赛是高中最重要理科竞赛之一,分为理论考试(75%)和实验考试(25%);考试内容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并有一定扩展,扩展的部分可参考高校普通生物学内容;试题难度大于高考,易于全国竞赛试题。
理论试题
1.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25%
2.植物和动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0%
3.动物行为学、生态学 20%
4.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生物系统学 25%
实验考试
从2010年起,全国生物学联赛取消各省分会组织的实验考试,改为在理论试题中设计一定比例的实验笔答题。
5、信息学竞赛
1984年2月16日,*参观上海展览馆时,摸着正在用苹果电脑演示Basic小程序的13岁学生李劲的头说了一句话“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
伟人的一句话,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当年即有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活动(信息学奥赛的前身)。
为与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接轨,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竞赛从1988年起改名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简称“信息学奥赛”。
竞赛分两个年龄组:初中组和高中组(普及组和提高组);每组竞赛分两轮:初试和复试。
初试形式为笔试,侧重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的基本能力,并对知识面的广度进行测试,考试时间为10月的第2个或第3个星期六、或星期日下午2:30——4:30或1:30-3:30
程序设计的描述语言采用Basic(2005年被取消)、C(2022年将被部分取消)/C 或Pascal(2022年将被全部取消)。
各省市初试成绩在本赛区前15%的学生进入复赛,其分数不计入复赛的成绩。
复试形式为上机,侧重考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数学抽象能力,驾驭编程语言的能力和编程技巧、想象力和创造性等。
程序设计语言可采用Basic(2005年后被取消)、Pascal(2022年将被取消[1] )、C(2022年将被部分取消)或C 。复赛普及组时间为3.5小时,只进行一试,约在当年的11月的第3个周六进行。各省市竞赛的等第奖在复试的优胜者中产生。
为加强竞赛结果的公信力,自2011年起,复赛提高组由一试改为两试,分由两天进行。每天竞赛试题由原来的4题改为3题。
信息竞赛一定要提前准备,一般来说高一、二就要参加省级考试了,不然是没有机会参加国家级比赛的。
有家长朋友疑问,高考大幅度改革了,竞赛生失去了不少加分的优惠政策,那么高中生还是否有必要继续投入到竞赛呢?参加了竞赛学习,是否会对成绩有助益,对未来的高考有帮助呢?这是很多高中学生与家长纠结的问题。
实际上,参加竞赛是很有必要的,但也不能耽误太多时间精力。
(1)增强学科能力
对于那些初中就很优秀,确定自己在高中也能保持优异成绩的同学,是可以很早介入高中竞赛学习的。因为这些同学近期的目标应该是锁定学校的实验班、培优班,长期的目标是名牌大学。
(2)保送名校
国内大学最为认可的学科竞赛,按照重要性顺序依次是: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这几大科,都有全国范围的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的同学将获得保送北大清华的资格。
(3)获得名校自主招生降分
随着高考招生改革,竞赛成绩在高考中不再加分,但成为自主招生的敲门砖。在同等分数条件下,明显有一科特长的学生,必然为高校所青睐,因此诸多名校自主招生的先决条件就是竞赛奖项。
总的来说,学习重点还是要放在全科学习上,毕竟高考分数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对于有特长的科目进行专项训练,这与高考并行也不冲突。
本文信息综合网络,如有出入,敬请斟误。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