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掉地上,5秒内捡起来就能吃?2000多次试验告诉你答案!

食物掉地上,5秒内捡起来就能吃?2000多次试验告诉你答案!

首页休闲益智小熊软糖跑酷更新时间:2024-08-03

吃东西的时候,难免偶尔突然“手滑”,食物啪嗒一下就掉地上了。当你捡起来后,还该不该继续吃?

很多人本来会犹豫,但之前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很火的“5秒原则”:即食物掉在地上的时间如果小于 5秒就可以吃,因为细菌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爬”到食物上。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01

手速并不重要

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唐纳德·沙夫纳开展了为期2年的研究,他用128种排列组合模拟“食物掉地上”的情形,每种情形重复测试20次,共计2560次测试。

其中包括食物掉地上1秒、5秒、30秒和300秒的效果,结果发现细菌能在1秒内成功占领掉落的食物。由此可见,细菌的转移几乎是立即发生的,就算你有闪电般的手速也没用。

研究还发现,影响细菌传播速度有两个重要因素。

1

水分是关键

罗格斯大学的研究发现,细菌转移最重要的因素是水分。因为细菌没有腿脚,只能通过跟随水分或空气进行移动。

因此,在实验中,与面包、黄油面包、小熊软糖相比,西瓜沾染细菌相对最多,这是因为西瓜的表面水分很多。而软糖则由于表面比较干燥,沾染细菌相对最少。

2

不同地面也有差异

另一个影响细菌转移的重要因素是地面的平整度。

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瓷砖、不锈钢、木材相比,地毯传播细菌的比例要低得多。这是因为相比地毯,其他材料的表面更加光滑,与食物的实际接触面积也就更大,而地毯粗糙的纤维表面相对而言更不容易让细菌沾染食品。

当然,实际情况很可能相反。克莱姆森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食物沾染细菌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地面的清洁程度。因为地毯更有利于细菌存活,它的带菌量可以是普通地面的成百上千倍,因此实际上食物从地毯沾染的细菌可能比地板更多。

虽然证实了“5秒原则”是不可信的,但是,从小听过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02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许多人认为,有时候在一个过于干净的环境中,反而容易得病。

这类言论是免疫学当中很有名的“卫生假说”,即如果童年时太缺乏接触传染源、共生微生物(如胃肠道菌群、益生菌)和寄生物,可能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发育,反而增加过敏等的概率。换句话说,就是“太干净的孩子体质弱”。

此学说的提出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卫生革命之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升高。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学说理论都需要“对照现实”来考虑,不能片面看待。

如果单纯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过敏性疾病就不去注意饮食和生活卫生,这个“后果”是无法控制的。

也就是说,如果通过接触一些微生物等有害物质来培养儿童的免疫力,确实有一小部分儿童可能会提高对微生物的抵抗力,但更大一部分儿童只会反复生病,影响正常的健康状态。

因此,我们必须持立“不干不净,容易生病”观念,生活中要讲究卫生。

但可能有些人也会说:我吃了捡起来的食物,也没拉肚子生病呀?

这就主要跟粘在食物上的细菌种类及数量、你自身的免疫力有关了。如果食物不小心沾染了较多的致病菌,而你抵抗力也相对较差时,就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

作者:饭小二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