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季拿锄头的农民,为什么能打胜仗?

一年三季拿锄头的农民,为什么能打胜仗?

首页休闲益智越地冒险更新时间:2024-04-21

一般来说,吃皇粮的职业军人战力更强,军人就是军人,不要一边当兵,一边兼职当商人当农民啥的,既不专心,也不专业。

然而,要养一支庞大的职业军需要不少银子。因此,不少古代王朝采用了“亦兵亦民”的办法——你平时拿锄头为自己种地,战时抄家伙为国家出战。

那么问题来了,半农半兵的部队战斗力如何保证?

来看看唐代的情况。

唐代府兵虽不是职业兵,但十分争气,为李世民挣足了脸面。按照唐代中期著名政治家李泌(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元老)的说法,唐军在北方能够搞定东突厥,在西面能够摆平西域,离不开府兵的贡献:

630年(贞观初年),李靖在碛口(今内蒙古二连浩特西南)突袭突厥并大败之,先锋正是折冲都尉苏定方所率200府兵出身的骑兵。

641年(贞观十五年),唐军大战吐谷浑,果毅都尉(折冲府二把手)席君买率府兵出身的120精骑击败对方优势兵力。

645年(贞观十九年),唐军征高丽之战,折冲都尉(折冲府一把手)曹三良率府兵出身的10余骑直压新城(今辽宁沈阳东)城门。

…………

唐代府兵作战

府兵是兵与农的“合体”,但从时间上说,主体是民(毕竟一年3/4的时间都拿锄头),训练时间有限,军事素质不如职业化部队。但府兵在唐太宗时代战绩不俗,这是为什么?

首先,唐初府兵的兵源基础和训练水平不错。

李世民规定府兵的服役年限为21~60岁,这就意味着为李唐打下江山的老兵们还能继续发挥余热。这帮人身经百战,实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同时,李世民还为府兵定下较高的训练标准,使老兵水准不降,新兵水准上升。

史载,一般力士的头等标准是:负重630斤,走50步;引弓240斤,弩射及230步,4发2中;单弓弩射及160步,4发2中。步兵骁健之士的标准是“左持粮,右持械,日越七百里”。

唐代府兵

其次,唐初外部环境危机重重,逼得唐太宗必须常怀忧患意识,保持府兵战斗力水平。

李唐虽然取代了杨隋,但还有一个更强大的敌人——东突厥。正如《剑桥中国隋唐史》所说:“在唐代初年,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国内的敌手,而是来自一个外族政权——东突厥人。”

这个游牧民族如果想灭掉李唐,理论上完全没问题。唐高祖李渊开国后,本已遣散赖以起家的关中部队,但由于突厥威胁太大,又重新召集回来,还是难以御敌,甚至打算迁都,以避突厥锋芒。到唐太宗时代,情况仍无多少好转。

627年,李世民即位不久,颉利可汗就率20万大军*向长安,连猛将尉迟恭也挡不住,被人家一路打到渭水边,以致李唐首都暴露在突厥兵锋之下。要不是李世民亲自出面给了突厥人许多好处,长安恐怕就换主人了。所谓“渭水之盟”,不过是官史遮羞的说法,实为城下之盟。

李世民刚上台,突厥就欺负上门来了一个下马威,搞得他很没面子。因此,李世民将“渭水之盟”视为奇耻大辱,深知如不自强,突厥还会上门,冲到长安家里打砸抢烧。

因此,李世民经常在宫内教习骑射,还对卫士们进行思想教育:“戎狄侵盗,自古有之。患在边境少安,则人主逸游忘战,是以寇来莫之能御。今朕不使汝曹穿池筑苑,专习弓矢,居闲无事,则为汝师;突厥入寇,则为汝将,庶几中国之民可以少安乎!”

唐代府兵训练

好兵有了,忧患意识有了,要打败强敌,还差一个重要因素——出色的统帅。刚好,有两个超级牛人,一个是李世民自己,一个是李靖。

李世民年轻时不是学帝王之术而是钻研军事的,尤其喜欢读曹操所注的《孙子兵法》。他第一次惊艳出场是615年(隋炀帝大业十一年)随军赴雁门关,营救被突厥围困的隋炀帝。

要知道,那一年他才17岁!后来,李世民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更是独当一面指挥了四大战役(灭陇右薛举、薛仁杲父子,平定北方刘武周,搞定王世充、窦建德联兵;镇压河北刘黑闼),充分展示了杰出的指挥才华,也积累了丰富的军事实战经验。

李世民在军事上很是自信,也非常自得。刚当上皇帝时,李世民就忍不住对满朝文武“自吹自擂”:“吾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

唐代府兵中的骑兵和步兵

类似的话,他后来还说过多次。645年(贞观十九年),长孙无忌也对李世民说:“陛下未冠,亲身行阵,凡出奇制胜,皆上禀圣谋,诸将奉成算而已。”这话虽有拍马屁之嫌,但说的也是事实。

当上皇帝后,李世民就很少亲自出马指挥打仗了,但唐军仍屡战屡胜,再创佳绩,因为他们有另一个出色的统帅——李靖。

李靖是隋代名将韩擒虎的外甥,险些被李渊处斩,亏得李世民出手相救并委以重用。李靖不负所望,4个月就灭了东突厥,随后又平定西域的吐谷浑。特别是大败东突厥,雪了当年渭水之耻。为此,李世民非常高兴,对李靖说:“西汉的李陵率5000步兵进攻匈奴,最后落得败降匈奴的下场,还留名青史。而今你李靖仅率3000骑兵就深入敌境,还攻克定襄,威震北狄,创造了空前战绩,足以雪当年的渭水之耻。”

644年(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决定征高丽,统帅第一人选自然还是李靖。李世民召见李靖征求意见:“公南平吴会,北靖沙漠,西定慕容,唯东有高丽未服,公意如何?”

当时,李靖已是74岁高龄,仍表示愿意效劳。但李世民考虑到李靖年事已高,没有再让他挂帅,而是自己御驾亲征。

其实,李世民也许有私心,想抓住最后一次出战的机会,为自己的军事生涯再添辉煌一笔。可惜,也许是离开战场太久,军事嗅觉不如以前,而且当了皇帝后冒险精神也退化了,李世民的战术是正面步步推进,没有用奇兵越地奇袭,最终导致失败。回过头来想,如果是李靖出征,也许结果会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宋]王应麟:《玉海》卷一三八《兵制三》,引《邺侯家传》,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原文为:“贞观中北灭突厥、延陀,列州府至瀚海,西取龟兹等城廓诸国,置二庭,尽臣西域君长,灭吐谷浑,已而复之,降羌党项为三十六州……亦府兵也。”

[2]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八十三·列传三十三《苏定方传》,中华书局,2000年,第1879–1880页。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六《唐纪十二》,太宗贞观十五年四月,中华书局,1956年,第6167页。

[4] 军事科学院主编:《中国军事通史》第十卷《唐代军事史》(上),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53页。

[5] 军事科学院主编:《中国军事通史》第十卷《唐代军事史》(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37页。

[6] [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80页。

[7]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武德九年九月,中华书局,1921页,第6021页。

[8][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武德九年九月,中华书局,1956年,第6022页。

[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纪十四》,贞观十九年六月,中华书局,1956年,第6225页。

[10][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七·列传十七《李靖》,中华书局,2000年,第1671–1672页。

[1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七·列传十七《李靖》,中华书局,2000年,第1673页。“难平吴会”,指平定江南萧铣、辅公祏之乱。

[12] 李世民在高丽打了胜仗后,不忘在儿子面前炫耀,从前线写信给太子说:“朕为将如此,何如?”

以上内容摘自许述新书《兵道》,该书主要内容是古今中外21次重大军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全书约20万字,封面和目录如下:

附:乔良老师推荐该书的序言《古今中外军事改革的经验教训,都在这里了》(双击文章标题可看)

该书获南方都市报、澎湃网、新华社、中华读书报告等先后推荐,在京东有作者的“独家签名版”,数量有限,有兴趣的读者可及时入手,手慢无哦

“许述工作室”创始人简介

许述,四川人,军事学博士,曾在战区级机关工作,并在《解放军报》、《书屋》等媒体发表文章70余篇,接受过凤凰卫视等媒体采访,受邀到华为等演讲十余次,出版专著《这才是美军》(中将王洪光作序),出版第一年5次加印,在京东新书热卖榜常居TOP3,登上三联书店畅销书排行榜,进入美国纽约公立图书馆和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 现在成立了工作室,专注于研究美军。

最新与耳闻合作出版《兵道》一书(乔良和余戈两位老师作序推荐,王洪光中将和任国强大校,姜鸣、江晓原、杨浪等名家封面推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