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超大城市行列,杭州展现“磁吸力”

跻身超大城市行列,杭州展现“磁吸力”

首页休闲益智拥挤城市官方版更新时间:2024-04-21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美誉。近期,杭州城区总人口突破1000万,成为全国第十个超大城市。

古今融合、风景秀丽是杭州,宜居宜业、开放活力亦是杭州。

连续17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以数字赋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座“互联网之城”。

打开大门聚集人

“骑车旅行去过很多地方,杭州的斑马线礼让行人,让我印象深刻。”谈到为何留杭定居,彭清林给出这样的答案。飞身跳江救人不到百日后,这名湖南籍外卖骑手成为亚运火炬手之一。

“对于初到杭州的年轻人来说,免费入住7天,这样的驿站服务安心又舒心。”22岁的安徽安庆小伙吴义发上个月入住了杭州的青荷驿站。杭州多个城区推出青荷驿站“免费住7天”福利,面向来杭参加求职面试、创新创业赛事等活动的非杭户籍且无房的新市民和青年群体,提供住宿和就业创业服务。

“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来到杭州?”杭州市委宣传部社会文明协调处处长朱一斌表示,宽松便捷的落户政策、“真金白银”的人才补贴和包容开放的城市氛围,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杭州,优良的文化软环境对于人口的吸引、稳定作用巨大。

2024年3月29日,市民在杭州市滨江区沿江绿道“樱花跑道”上赏花游玩。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小哥”彭清林……这座城市的凡人善举书写着一个个“最美”故事。礼让斑马线、喇叭不乱鸣、志愿服务微笑亭等文明实践品牌熠熠生辉,有效提升城市内在凝聚力。

从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中的挑灯攻关,到西子湖畔成立企业研究脑机接口技术,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璧丞一直带领团队走在科技创新和应用拓展的道路上。“考察了不少地方,感觉杭州对创新人才的容纳度很高。”在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人工智能小镇的办公室里,韩璧丞介绍了来杭创业的缘由。

围绕现实需求,杭州近年来先后制定“人才新政27条”“人才发展若干意见22条”“人才国际化意见”等政策,推出人才分类认定等举措,着力打造人才“蓄水池”。

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刘颖透露,近年来余杭创新主体和创新人才加速集聚,人才总量突破40万人,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70万人相比,2023年末杭州全市常住人口为1252.2万人,短短10余年增加了382.2万人。

城与人双向奔赴。“杭州是一座特别重视凡人善举和平民英雄的善城。”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王文硕说,一个个润物无声的文明实践品牌,让更多人受到精神感染。

共治共享留住人

人口增长、交通拥堵、资源紧张……城市在集聚更多人口的同时,也面临“大城市病”的困扰。如何让城市更智慧、更宜居?

2016年,杭州城市大脑应运而生。这一着力打造的特大城市数字治理系统解决方案现已进入2.0建设的新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表示,通过城市大脑,城市管理者可以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作出科学决策,提高城市治理效能。

江南春日,走进杭州市儿童医院,不时可以看到车身色彩明亮的公交车“出没”。这条按照班次“开进”医院的公交专线串联起附近地铁站,使儿童患者和家属出行更为便捷。杭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刘莉莉说,公交车外观设计童趣十足,“治病是一方面,让孩子能够精神放松也很重要。”

聚焦地铁出行“最后一公里”,杭州2023年以来借助城市大脑对全市261个地铁站周边公交资源等进行数据分析,智能识别换乘需求,优化地铁接驳线路203条,实施公交进医院等“六进”线路225条。

汇聚的不仅仅是数据,更有来自老百姓的民意。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杭州市民意互动研究中心主任林乃炼说,杭州打造集广播、电视、网络、报刊于一体的“1 X”民意互动平台,推动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良性沟通互动。

3月初,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水设施河道中心公开向全社会发出邀请,为城市河道打造生态景点献计献策。“我们将从中选择合理化建议,经专家论证后再选河道做试点。”该中心主任蔡国强说。

这是2024年3月29日拍摄的杭州市滨江区沿江绿道“樱花跑道”(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本次征集缘自热心市民的一条建议——“西湖边的残荷是冬日美景,城市河道边枯萎的芦苇是否可以保留下来作为冬日河边一景、也给水鸟留一个过冬的家?”小到社区食堂的菜价,大到西湖柳树的补植,杭州坚持将“民呼我为”的理念融入城市治理的血脉中。

真切体现超大城市的温度,需要着力培育与之匹配的城市管理能力。杭州在城市治理领域下足“绣花功夫”,熨平发展遇到的“疙疙瘩瘩”,创造宜居、宜业的大小环境。

2024年3月18日,居民在杭州翠苑一区老年食堂就餐。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超过4800公里城市绿道连接城乡发展、建成开通城市快速路总里程达500公里、地下管廊完工112.8公里、地下空间开发量约1.3亿平方米……基础建设迈向纵深,公共服务更趋完善,为这座创新活力之城营造新的发展空间。

一座会思考的城市,使提供更加精准的公共服务成为可能。一座可沟通的城市,则让共建共治共享建立在更为坚实的民意之上。

造高地成就人

机械臂上下飞舞,50多条数字生产线随遥控切换,杭州西奥电梯“未来工厂”里,一名工程师“带领”一群机器人工作,推动制造效率、产品品质双重提升。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双引擎”深度融合,因“网”而兴、加“数”前行的杭州正迎来全方位、历史性变化。

2024年2月23日,工人在杭州市钱塘区一家生产医疗设备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内装配产品。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自“数字浙江”提出以来,20余年间数字经济在杭州异军突起,从龙头企业到隐形冠军,从数字经济软硬件到后台产业,智慧产业链“树大根深”。据不完全统计,杭州目前拥有百余家平台企业,已形成以海康威视、新华三等为龙头,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为中坚,“双创”为支撑的雁形平台企业群。

是未来所向,杭州主动顺应“大趋势”;是发展所需,杭州奋力抢抓“大机遇”。

“中国视谷”、物联网小镇、杭州未来科技城、中国(杭州)算力小镇……放眼钱塘江两岸,一个个创新节点释放澎湃活力。

新时代的人才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生态的竞争。

2018年,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飞秒激光项目组负责人杨直及团队把目光投向杭州,成立杭州奥创光子技术有限公司。短短几年间,这家企业已成长为员工超过150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4年2月23日,无人叉车在杭州市钱塘区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未来工厂内运输产品。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为生产力跃迁蓄满势能。在工业强区萧山,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覆盖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金属加工等9大细分行业,提供易部署、见效快、成本低的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2023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18737.48亿元,同比增长7.9%。

因“数”兴“业”,因“业”聚人。浙江省委副*、杭州市委*刘捷表示,杭州将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深化创新强市人才强市首位战略,着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就业创新能力提高与人民生活品质提升良性互动。

文字记者:马剑、张璇

海报设计:刘雅萱

编辑:金小茜、王乃水、郑雅宁、侯帮兴、郭洁宇

统筹:周咏缗、郜新鑫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