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经常看到一类文章:“看到过李嘉诚说的存钱方法,每年只要存1万多,以后能有1亿多,那是个什么存钱法?”
银行定期存款利率1.5%-3%,每年存1万多,不管怎么花式存钱法要存到1亿多那得存几辈子呀?小编头都算晕了,李嘉诚还有说过这么不负责任的话?
大家可能经常会有意无意的看到条这样的广告“每年存1.4万,40年后你有多少钱,算完惊呆了”。点开第一段就是:“华人首富李嘉诚常打一个比方:一个人从现在开始,每年存1.4万元,并且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40年后财富会增长为1亿零281万元。”
这才理解了这个存钱法,这个“存钱法”确实厉害,“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这不是巴菲特的成绩吗?
话不知道是不是李嘉诚说的,结论倒是真的,用复利函数算,每年1.4万,20%的平均年化利率,40年后有1.9亿多!这就是复利的魔力!
什么是复利?
小A同学想在一线城市买房首付还差一百万向我来借,我说好啊但我下月也需要用这笔钱你下月必须还我,我给你两种还款方案你选一种:1.下月一次性还我本金和利息,我们是朋友,利息就给你按年利率3%算吧。2.从明天开始还钱,第一天1元,第二天2元,第三天4元,依此类推,还一个月就行了。如果你是小A,你选方案1还是2?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古老的故事:
古印度有一位叫西萨的宰相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甚是高兴想好好奖赏西萨问他想要什么尽管提。善良又聪明的西萨回答:“臣别无所求,只想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1粒麦子,第2个放2粒,第3个放4粒,依此类推,以后每一个麦子数量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到摆满棋盘上的64个格子,然后把这些麦子都赏给你的仆人吧!”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不就是64格的麦粒嘛,于是很痛快的答应了。可是他很快发现自己错了,就算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这位聪明的宰相到底要求的是多少麦粒呢?答案是2^64-1,直接写出数字来就是18,446,744,073,709,551,615粒,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产的小麦的总和!
回到那个故事,如果小A不懂复利觉得方案2还款轻松选了方案2,则中了我的圈套从此陷入无比恐怖的深渊。如果选方案1,他只需还我本金一百万加100W×3%/12=2500的利息,一共1,002,500。而选方案2,他需还我2^30-1=1,073,741,823,十亿多!
复利在理财中的魔力!
复利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即使是1%或者2%的差异,利用它来投资也会有天壤地别的收益。打个比方,同样是100万元,如果按照年利率5%进行复利投资,30年后会变成432万;如果按照年利率6%进行复利投资,30年后会变成574万;如果按照年利率12%进行复利投资,那么30年后会变成2996万。同样是一百万本金,如果你选5%年利率的银行理财产品30年后拿到432万,如果通过合理投资保证年利率12%,那么30年后会拿到2996万,2564万的差距!
复利虽神奇,但它需要时间这个好朋友,没有时间,复利再高也如同镜花水月一场空。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出名趁早不一定是好事,但是理财真的要趁早!
还是举个栗子说明,小花和小明都是22岁毕业,小花大学期间就接受了理财教育毕业后就开始投资,她每月拿出4K,一年就是4.8万以年利率11%进行投资,到她六十岁时她能获得2511万,小明没接触理财毕业后的工资都吃喝玩乐买车花了,小明27岁时发现小花积了不少钱而自己除了个车没有储蓄,于是小明在小花的帮助下也开始每月拿出4K以年利率11%投资,等他六十岁时他拿到的钱是1472万。仅仅晚投资五年,相差一千多万!
如何成为亿万富翁?
巴菲特就是成功利用了复利的两个好朋友(高投资回报率和时间)登上财富之巅。巴菲特99%的财富是在50岁后赚得的。巴菲特52岁那年,个人净资产仅为3.76亿美元;59岁那年,资产飙升到38亿美元;60岁以后,身家狂飙猛。
我们普通人没有个有钱的爹也没有创业的脑,要成为亿万富翁两个办法:
1. 学习理财,不断实践,保证稳定的高投资回报率;
2. 锻炼身体,注重养生,活得越久,逆袭的机会越大。
如果巴菲特的20%投资回报率有难度,我们就降低要求,将目标定为15%比较合理。每年存1.4万,15%的平均年化利率,40年后也能收获3618万多。
更何况,我们每年能拿来投资的钱肯定不止1.4万。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不起眼的小钱经过你的合理投资终有一天会大到不可想像。
想到拿到15%的投资收益率并不难,p2p平台小宝金融的收益率就在9%-14%,加上平时一些增值活动,完全可以达到年化15%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