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栗咂在挑战48个思维模型,48篇和围棋结合的写作计划。
02.践行者思维:一门新课,怎么学习?
很多人都想要使用《围棋零基础轻松入门》这套入门书籍,翻翻看时,觉得好像也没有那么难,因为这时,你是一个旁观者。可是当真正进入课程之后,发现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时你开始转换了角色,从旁观者,变成一名践行者。
作为一个践行者,怎样更有效的在课堂用这套书,两个方法可以试试。
这两个方法,是两个问题。
1.课程里提到的这个问题,我有什么解法?
2.课程里给出的这个思路,还可以用在哪里?
我有什么解决方法?
践行者思维
第一招,每听完一节课,请你问自己:课程提出的这个关键问题,我在我的工作和生活里遇到过吗?我有什么补充思路,或者别的思路?
《围棋零基础轻松入门》这套丛书,是在全局的角度,以训练围地思维为依托的一套系列教材。
再说的简单点,就是从第一盘棋开始,下完(全局)。
下棋时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围到更多地盘。
那么,当老师准备使用这套书时,先看看第一册的整本书内容,再想想你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很多老师都会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吃子思维,转向围地思维。
但是,为什么要转呢?难道不能直接教围地吗?怎么让学生有围地思维呢?
分三步:
1.重复“围棋是围地的游戏。”
2.使用小棋盘作为教学工具。
3.按你平常讲课的方式讲完一道题后,再继续讲完(下完)这盘棋。
举个例子。
在课程里有吃子方法,用上边的三步来讲吃子。
1.围棋是围地的游戏。
吃掉对方的棋子,地盘就变成了自己的。
所以,吃子不是为了吃,是为了围到更多地盘。
反之,如果围不到地盘,那就没必要再吃了。
2.小棋盘上的一道吃子(门吃)题。
不仅是一道吃子题,而且是包含在全局中的一道吃子题。(如下图1,图1-1)
(图1 图1-1)
3.继续下完这盘棋。
按照平日的讲课方法,讲完这道吃子题。黑1门吃。即便白2跑,黑3吃掉。这块地方都是黑棋的了(图1-2)。黑棋围到了很大的地方(图1-3)。
(图1-2 图1-3)
然后,别停,继续往下讲。
棋是吃掉了,接下来,学生该下哪儿?哪儿还是全盘最大的地方?
或者,你发现这两颗白棋救不活了,被吃掉了。那干脆重新找这个棋盘上最大的地方吧。
(图1-4)
白棋被吃已经跑不掉,白2.4连,双方下完这盘棋
虽然我们知道这盘棋黑棋优势,白棋不好赢了,但输赢在这个阶段并不重要,而学会寻找当下最大的地方才更重要,这也是该着重训练的地方。
要下全盘最大的地方,是过程,也是结果。
在下棋过程中不断的重复,既让学生有了围地的思维(找最大的地方就是为了围地),也训练了学生使用学过的着法(理论),围到更大的地盘(实践)。当有了基础的了解后,慢慢再随着棋盘扩大,增加着法,棋力,认知自然也在长大(一直都是全局的示范、讲解、实践)。
这也是为什么胡晓苓老师的教材,要设计成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法。
但要注意的是,吃子着法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继续下完全局是一条副线。下完全局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全局,围地的概念。
学生有不理解的,没听懂的,没关系,只要保证吃子这个主要内容听懂就可以。
因此,你看书里讲了很多吃子方法,我们可以讲2-3道吃子题,然后选择其中一个把它下完。再讲2-3道吃子题,再选择其中一道题下完它。
以此类推。
其他的内容也是如此。
一堂课一定有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这堂课课程目标,难点是贯穿在“围地的思维”上。
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一个问题,全局怎么和自己的课堂结合在一起。
不是让你的课堂大反转,而是站在全局的角度讲吃子,死活,对*,断和连接……
我还能用(跨界)在哪里去?
践行者思维
第二招,课程里给出的这个思路,还可以用在哪里?
全局教学,围地思路,还能来干什么事?给自己3个答案。
这其实是在训练跨界思维。
为什么要跨界?
要树立“为我所用”的意识。
很多学生学完围棋,觉得除了计算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提升,还有别的场景运用吗?
好像很难再想象出来。
再比如,师训课时,很多老师都在问小栗咂,有没有围棋故事?
要说专门的围棋故事,还真是很少,而且大部分都很雷同。
可是如果说把我们常听到的好故事,优质绘本,改编成围棋故事,那故事岂不是源源不断?
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去跨界,去思考。
我们就要学习一下跨界,靠着想象力,相信围棋可以连接万物,可以“为我所用”。
(师训活动课)
(你要的“围棋故事”)
得到老师蔡玉说: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们的目的是要变得见多识广,遇到问题时,可以借用别人已有的经验,化成我们自己的思路,扩展和提高我们应用的能力。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