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每次放学或朋友来串门,大伙都会来一场“陀螺对决”,比比看谁的陀螺更厉害,要是能连赢好几场,那可值得吹嘘上一整天。
在那个单纯又中二的年纪里,玩陀螺也能玩得这么热血沸腾,着实让人感慨一句:童年真好!
现在回想一下,每当提起这个玩具,咱们的脑海似乎总绕不开一部很熟悉的日本动画,就是它带给了我们有关陀螺的所有童年记忆,而这部动画就是《战斗陀螺》,如果是看粤语版的朋友则会称它为《爆旋陀螺》。
动画内容讲述了主人公木之宫龙(孝男)在偶然中开启了一段以陀螺决斗为主的故事,并与同伴们一起去参加各种顶级大赛,其中主角们使用的陀螺都蕴藏着强大的“圣兽之力”。
这部动画是2001年正式播出的,刚好那个时候大多数90后的孩子们还在上小学,很多人因为受动画影响而跑去购买陀螺玩具来玩,所以那时候国内的陀螺玩具还是挺畅销的。
二十年过去了,属于《战斗陀螺》的时代按理说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但是直到近期,突然有人告诉我---这部童年动漫准备要被拍成真人版了!
01.真人陀螺对决?消息源于2月25日的资讯,据称好莱坞著名电影公司派拉蒙正在计划着制作一部《战斗陀螺》的真人电影,没错,就是我们童年看过的那部日本动画。
根据目前透露的消息,负责该项目的是好莱坞著名的金牌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他的代表作有《加勒比海盗》系列、《勇闯夺命岛》、《黑鹰坠落》等等。
据业界评价,他所执导的影片几乎都是既卖座又火爆,其作品已在全球累计票房超过160亿美元,还赢得过41项奥斯卡提名(6次获奖),8项格莱美奖提名(5次获奖),23项金球奖提名(4次获奖),以及77项艾美奖提名(17次获奖)。
然后,编剧方面则由负责过《惊天魔盗团3》的尼尔·威德纳、加文·詹姆斯来担任。
另外媒体还透露,拍摄《战斗陀螺》真人版的想法其实早在2015年就有提及,当时的制片人是玛丽·帕伦特,代表作有《环太平洋》第1、2部,《哥斯拉》、《海绵宝宝3D》、《荒野猎人》等电影。
而派拉蒙公司在当年就已经购买了她的真人电影制作权,但在那之后的好几年里,公司就再也没有透露过什么风声了,直到现在才终于放出一点眉目。
目前,《战斗陀螺》真人电影的制作企划还是处于早期阶段,看样子几年前公司的老板还没有要拍摄它的想法,只能暂时性地搁置一边。
虽然已知的消息只有这么多了,但是按照这个导演阵容来看,该影片的制作水准应该还是会保持在传统好莱坞大片的一贯级别上,毕竟有大片导演在此助阵,最基本的画质观感肯定是有保证了。
近年来,好莱坞圈子里开始盛行日漫改编真人的潮流,越来越多影视公司都开始将目标对准那些比较有名气的日漫作品。
例如去年,网飞就宣布了《海贼王》真人影视剧的制作计划;索尼也官宣了《圣斗士星矢》的真人化改编;还有派拉蒙也对外宣称要翻拍诚哥的《你的名字》真人版。
只不过,谁能想这一次他们居然会将目标放在一部以推销玩具为目的的动漫身上,难不成他们这是来一波“文艺复兴”吗?
是的,或许各位小伙伴们有所不知,《战斗陀螺》这部作品的制作初衷其实就是为了推销那些陀螺玩具的。
02.先看动画,再买玩具“战斗陀螺”,是由日本老牌玩具厂商TAKARA在1999年发售的玩具产品(2006年与TOMY合并为多美公司),原名称作“beyblade”,该产品的原型便是日本平安时代兴起的传统玩具“贝独乐”,即一种木制的贝壳状陀螺。
顺便一提,陀螺这种玩具及其娱乐项目,本身也是由中国传入到日本的,并在当地慢慢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TAKARA公司根据“贝独乐”的外形,进行了一番构思,由此设计出了这种充满现代化的新型陀螺玩具。
以前玩过战斗陀螺的朋友都清楚,新玩具买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设计图来将一堆组件给拼装成型,而且那些配件还不少,不花点时间认真组装是弄不出来的。
照这么说,陀螺好像也是我们人生中接触到的第一个拼装玩具来的。
最早期的第一代战斗陀螺在结构上分为四层设计,分别是战神盖、攻击环、重力轮、底部盘,每层都有标准的组件,此外在不同组件的分配能给陀螺的性能调节带来不同的效果,但同时单项能力的提高也会降低其他项的能力。
例如陀螺的轴越平整,转动就越平稳,持久力就越好;重量越轻,移动速度和攻击速度就越快,反之则攻击力和防御力越高。
此外接触面积和陀螺外形也会对它的战斗性能有所影响,按结构特点来划分一共有四种类型---攻击型、防御型、持久型和平衡型。
组装完毕后,再用上产品包装里配备好的发射器就可以让陀螺旋转起来了,“Go~Shoot!”
这种充满现代感的陀螺玩具相比于传统玩具有着更加完善的对战趣味性,不仅降低了其使用门槛,使得更多小朋友可以直接上手操作,同时玩具又可以进行重新组合和改造,十分满足孩子们尤其是男孩们的玩具天性。
据了解在1999年7月,战斗陀螺第一次在日本国内兴起,而到了12月份,战斗陀螺开始传入到中国香港,但由于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有效的宣传方式,战斗陀螺的人气很快呈现衰落。
事实上,在陀螺发售那一年的9月份,由著名漫画家青木孝夫创作的《战斗陀螺》漫画便开始在“小学馆”出版社连载,漫画的大致剧情就是之后动画里讲述的那样,但其中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例如在漫画中根本不存在女主角,动画里的纯属是制作组原创,另外在青木的结局中,主角团都已长大并成家立业,他们的孩子将继承他们的陀螺与斗志,向新一代陀螺冠军进发......(漫画于2004年完结)
由于当时漫画还只在日本国内发售,还没出口到海外,这才使得战斗陀螺的海外人气下降。
而直到了2001年,事情才有了重大转机,该漫画被Madhouse制作成了同名动画,动画的诞生进一步提高了战斗陀螺的知名度。
同时,原作漫画也在2001年2月的中国香港里开始连载于“快乐龙”的别册漫画杂志《HERO》,同年的11月“快乐龙”与《HERO》合并,漫画也成了双周刊连载,为战斗陀螺在内地的引进和传播打下了基础。
以前那时候,电视上一边放着《爆旋陀螺》,外面的小学售卖店里摆满了动画里出现的各种陀螺玩具的包装盒,许多中二少年当初就是被动画里那热血沸腾的战斗情节给感染到了,于是心血来潮求着爸妈去买陀螺来玩,想感受一下那带有“圣兽”力量的陀螺。
当然,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不过就是一部披着“陀螺对决”外衣的典型热血战斗动漫,因为有“圣兽之力”这种奇幻设定的加入,所以这战斗画面看起来就很有超能力番的既视感。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剧情展开对于小孩子们来说确实是无法抵挡的诱惑,而且玩具厂商就是通过这些动画来成功向全世界售卖出了它的产品。
例如第一代的战斗陀螺发售的5年半里便卖了1.6亿个,销售额1650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90亿多元,在该热潮下,连该玩具的原型贝独乐也出现了销量激增的现象。
此外,战斗陀螺还远销至韩国、美国等地,还一度出现各渠道断货的现象,2001年美国的孩之宝公司还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专门负责相关产品在美国的销售。
直到2003年12月,第一代动画连续播出了三季后也正式宣告完结,陀螺的热潮很快也开始消退了,随着2005年2月最后一弹产品的发售,持续了5年多的第一代战斗陀螺时代画上了句号。
诞生的20多年来,战斗陀螺已经出现了三代的系列产品,该品牌的玩具畅销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每一代都有自己对应的设定、动漫和主要角色。
第二代的“金属对决”(又称钢铁战魂),于2008年8月开始正式发售,配件上由原来的塑料变成金属,陀螺的能力设定也从“圣兽”转变为“星座”,如二代动画主角钢银河的专属陀螺就是“飞马座”。
该系列的战斗陀螺5年总出货量有1.9亿,销售额超2000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100多亿元,成绩明显比第一代的要好些。
多美公司儿童事业部的氏田治久先生表示,“为了改变廉价的形象,同第一世代产品相区分,我试图将制造材料从塑料变为了金属,以增加撞击力和质量。”
动画2009年4月份开播,在其推动下战斗陀螺的人气被再度点燃,并在当年拿下了日本玩具大赏,一跃成为热销商品。
同样的,随着《金属对决》动画在2012年的完结,第二代战斗陀螺的热潮也宣告结束,随之而来的便是2015年推出的第三代“爆刃对决”。
这一代的战斗陀螺加入了传感器、云端数据库和极小NFC芯片的玩法,大大提升了玩具的科技感、可玩性和专属性,此外这一代的陀螺没有了前两代的奇幻能力设定。(不过战斗依然很玄幻)
动画是在2016年开播的,最新一季在去年4月放送,尽管6年内第三代陀螺的销量只有1.5亿,比之前有所下滑,但是多美公司的战斗陀螺目前的累计全球销量也已超5亿。
可以说,每一次动画的播出都能很明显地推动玩具的售卖,也正是如此,《战斗陀螺》这部动漫作品是为促销而生的。
03.结语或许派拉蒙就是看到了战斗陀螺这个IP品牌目前的市场前景,觉得很有价值性,认为如果能将这部影片拍好,那么一来既能在日漫市场占得更多优势,同时也能进一步带动了该玩具在全球的知名度和销量。
毕竟,他们之前拍摄的变形金刚也让孩之宝的同名玩具大火了一把。
不过,关于日漫改编真人这回事,担忧始终还是远大于期望的,因为日漫作品在人设、内核等方面与美国文化始终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在过去这样的翻车案例也早已数不胜数了。
到底如何改编好这部作品,以至于不会毁掉大家的童年记忆,现在还是一件谁都拿不准的事情。
咱们还是先把它给忘了吧,让这部作品继续活在童年的记忆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