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996”常用来指代某些企业的加班制度,其实,现在“996”上“班”的又何止大人,许多孩子上课外班的密度和强度,远超于此。孩子出现了学习问题,很多家长只能用疯狂报班的方法来解决,但是家长想过没有,这种方法究竟是一劳永逸,还是事倍功半呢?
之前有位小学生家长曾找到我,上来就阐述了对于孩子成绩的担忧,“孩子从小就喜欢数学,对语文和英语没什么兴趣,担心孩子入学跟不上,于是一年级前给孩子报了识字班和幼小衔接班,补习效果不错。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反应说孩子字写的不太好,于是又给他报了个书法班,一周两次课。期末的时候成绩不是很理想,于是在寒假的时候又报了补习班和先行班。之后又因为孩子学习短板以及后续升班考试的情况,为孩子报了奥数课、英语课等等,但是孩子的成绩始终和期望的成绩相差很远,现在孩子的时间已经排满了,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在家长整个叙事过程中,她的焦虑感和不安情绪扑面而来。
看了这段描述,是不是很多家长会很有代入感呢?孩子本身的学习已经很累了,课余时间却又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日常“996”,成绩的提升却又少之又少,究竟是什么出了问题?
家长操心孩子的未来,为孩子的学习问题感到焦虑是人之常情。可若是因此便盲目给孩子报课外班,将这种焦虑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无疑会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对孩子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在这里,要明确一个事情,那就是学习的主体是孩子。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没有做到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参与自身的学习规划中去。
孩子的问题很多程度上来源于家长,是家长的焦虑影响了孩子的日常,还将这种焦虑带给了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从而反应到了成绩上。换句话说,要想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关键是要调整家长的问题。
第一,家长首先要认清哪些情绪和事件是与孩子教育无关的。
家长和情绪来源有很多,日常工作的压力,其他孩子的成绩对比,互联网铺天盖地的教育焦虑宣传……这些焦虑情绪都是家长日常中无意识接触到的,也无意识的将之加到孩子身上,但是这些内容真的和孩子的教育有关系吗?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也都有自己的兴趣,补短板没有错,但是要找到正确的方式,简单的补习班课程叠加只会适得其反。
第二,建立更加积极的价值标准,为孩子有兴趣、有意义、有创造地自主构建学习系统营造一个更宽松的家庭氛围。
我一直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在也讲究家校合作,共同为孩子助力。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多和孩子沟通,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决策中等等,将孩子当成一个单独的个体,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也许孩子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但一定是最“健康”的那一个。
第三,遇到任何问题不要只看负面危机,而要坚信任何事情都可以是好事,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它的价值。
树立积极的心态,静下心来,从问题中找方案,从事情中找答案,这样不仅家长自己可以更好地做事,也能够影响孩子,让孩子将这种心态自然而然地应用到学习中,成绩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
盲目给孩子报班,看似父母们有所作为,实则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只有从根源上审视自己的问题,及时且适当的调整自己的价值决策,才能和孩子一同进步,做好孩子学习路上的引路人。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