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关于深圳的历史和往事可以关注我们的*土生土长深圳人)
正月望后四日,俗称“天穿日”,土人馎饦以针线缝其上,祷于天,谓之“补天穿”。
——嘉庆《新安县志·风俗》
相传,正月二十是女娲补天的日子,人们将这天称为“天穿日”以示纪念。
女娲补天
但是,深圳以及其他广府地区却是在正月十九来过“天穿节”。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本地人做节有“做前不做后”的习惯,于是在女娲补天的前一天来过“天穿节”。
天穿日的来历
每年的正月二十,称之为 “天穿日”,又叫“补天节”。这一天源于古代女娲补天传说,是为感念女娲补天相助的特殊节日,作为民间纪念女娲补天拯救人类的纪念日,也是古代人们期盼风调雨顺、万物欣荣、百业丰收和安乐和平的节日。
蛇口女娲补天雕像 @创新南山
最早记载天穿节的资料是东晋王嘉所撰《拾遗记》,类书《渊鉴类函》卷一三《岁时部》记载:
“补天穿。《拾遗记》云:‘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煎饼置屋上,曰补天穿。’相传女娲氏以是日补天故也。”
当然,与“女娲补天”关联只是一种美好的传说。“天穿日”实际上和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相关。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故谓之“天穿”。
国内许多地方都有过天穿日
天穿日与雨水相近,中国民间为祈祷苍天保佑,雨水之日,屋无穿漏,每逢天穿节便用红丝线系上煎饼,将其掷于屋顶上方,寓意为“补天漏”或“补天穿”。“补天穿”又有“补天姬”、“补天饥”等叫法。
薄撑与补天穿
《新安县志》中记载的馎饦,原为一种面食,本来由北方游牧民族发明创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
由于岭南地暖,极少种植麦子,所以主料面粉改为糯米粉,表现了岭南人善采众长、灵活变通的优点。
正月十九这一天,家家户户煎制黏软的薄撑供奉天神,辅以红丝线和缝衣针,欲替劳作疲惫的女娲“补天”。民间大众把一块块薄撑“拼合”起来,协助女娲娘娘补这个天洞。雨过天晴之后,人们在欢欣鼓舞之余,也记住了“打薄撑补天穿”的这个习俗,并逐渐延续到了今天。人们希望通过吃薄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祭拜女娲娘娘 @萬憬
一般天穿节当天,深圳广府人一早就开始打薄撑,打薄撑时还念念有词,将新的一年的愿望说与女娲娘娘知。之后,再用簸箕装着红线、镜、尺、剪刀以及薄撑三块、桃枝蒜苗、茶酒各三杯,焚香点烛,化宝放炮祭祀女娲娘娘。
薄撑
有一些村子还会抬请女娲神像巡游,巡游结束后还会做濑粉酬神,然后宴请亲友,寓意安居乐业,长命百岁。
打薄撑 @花都电台
清末民初,薄撑又有了另一种不同的功能和含义。据了解,珠三角一带的孩子多是进"卜卜斋"(即私塾)念书。繁多的入学仪式中,其中一仪式是父亲带着孩子到先生安排的位置,把一块用糯米粉制成的薄饼放在椅子上,命儿子坐下。薄饼粘在孩子的屁股上,有勤奋读书的寓意,意为"坐定定、唔走得、专心读书"。
客家人的“补天”
与广府人一样,客家人也会“帮”女娲娘娘补天。他们用糯米粉、兑上少量粘米粉搓成粄头,然后在锅上尽量摊薄,再铺上备好的熟馅,卷成紧实的条状,以刀寸断,类似“春卷”,但不是炸而是煎烙,有地方说这是象征神柱补天穿。也有的客家人用甜粄(年糕),粘上打散的鸡蛋液,放人油锅中炸成金黄色外酥内软的甜粄应节。
煎甜粄
葵涌的客家人在正月十九当天,用蜜粉做成大而薄的粉粄,用针线在上面连缀,祭拜女娲后放到屋瓦顶上去,谓之“补天穿”。
补天的风俗
在传统意义上,天穿日是休假日,不管家境贫富与否,必须在天穿日休假一日,否则会一年劳劳碌碌。俗语有云:“天穿唔嬲苦到老”、“天穿唔嬲做到死”。
蒜苗与桃枝
天穿日这天,男不耕田,怕锄地会使大地漏水,而女不织衣,是怕穿針刺破天堂,就算天穿日赚的钱也会漏光。因此,在天穿日当天,大家都会在家做其它的家务,而不下田耕作,因为怕在天穿日下田会触怒天神,全年将出现天旱的古老传说。
挂门蒜
补天当天还有挂门蒜一俗。本地俗语有云:正月十九挂门蒜,早食早唞早闩门,唔好俾盲婆摸屎脗臀。在公明,除了大门,人们还会在床头、神位、灶台等地方放上两根大头蒜苗与桃枝。有老人说,这些东西便是当年共工怒触不周山时倒塌的天柱。
天穿节是元宵之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形成于汉代,这一节日风俗随着经济社会发达,日渐式微,但深圳本地人依然还会在正月十九打薄撑,拜神补天。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