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学科教学也是“多多”就能“益善”吗?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学科教学也是“多多”就能“益善”吗?

首页战争策略兵多多手游更新时间:2024-04-15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学科教学也是“多多”就能“益善”吗?

——《为真教而学,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建议五的读书随笔

文/张会彦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是一个成语。将,在这里指率领、指挥。成语的意思是,形容越多越好,一般用于对事物的需求量大,而且质量不受限制。它出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原文这样的: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还原当时的情景(译文),是这样的——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认为)他们各有高下。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被我捉住?”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

读完这个历史典故,我在想: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是应该学习项羽统兵之才的“多多益善”呢,还是应该学习刘邦统将之才的“少而精”呢?

多多未必善,过多则一定不善。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学科科目的过分复杂,课程和功课过分拥塞,所产生的最永久的恶果并不是随之而来的忧心忡忡、神经紧张和肤浅的理解(尽管这些后果是严重的),而在于不能使学生理解真正认识一件事和真正相信一件事的意义。”意义感的丧失意味着人的沦落,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无数无趣、无益、无意义的东西所组成的知识死海中,向拼命泅渡的孩子们伸出援手,拉他们一把。

“中国式课堂”

记得读过一篇新闻报道——《导弹燃料不足,他却让钱学森卸掉600公斤燃料,中国核武铸剑成功》,标题中的“他”,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1964年,在戈壁滩高温环境下,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给导弹的燃料箱添加预订的容量。面对这一难题,王永志经过公式运算给出了解决方案:卸掉0.6吨的火箭燃料。就是这一提议,创造了火箭研制史上的奇迹。事实证明,卸掉0.6吨的火箭燃料,不仅达到了理论射程,而且准确命中目标。

我在想,王永志院士提出的“卸掉部分燃料,能让火箭成功发射并命中目标”,是不是同教改中提到的“课堂留白”效果是一样的呢?

冯老师在书中列举了“中国式课堂”普遍教得多的几种现象:

其一,教师总是觉得这个内容是重点,那个内容不能丢,即便是细节性的东西,不拎出来不行,因为如果以后考到,就是“我”的失职。还有一种心态,认为师傅教徒弟,往往留几手;教师不是师傅,要毫不保留,只有全覆盖,才能放下心,因此,在知识之间不敢取舍。殊不知,教学其实是需要留白的。其二,一味触类旁通,过多相似联结,恨不得顺藤摸瓜一手牵,总喜欢沾着芝麻就打油,使原本有限的内容无限膨胀。其三,学科之间牵强综合,使课堂变成“四不像”。其四,三维目标不辨轻重,等量齐观。

冯老师还将其中潜藏着的一些教学弊病刻画为三种症状:

一是快。多必然导致快,而欲速则不达,人类学习活动永远无法逃出这道“魔咒”。

二是浅。少有咀嚼,更无"反"的知识可以进入学生心智结构深处。“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学习也须“躬行”,不宜强塞硬予。塞得越多,予得越勤,离“绝知”越远。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学生心湖里打水漂,留下的是几圈速生速灭的涟漪。

三是短。教学要追求长效,而教得多每每会以短效告终。一位台湾教育家说,学校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而要给学生带得走的教育。我们则相反,学生书包背不动,学校教育带不走,成了眼前景、耳边风。

“多与少”的跷跷板

快、浅、短,它们其实是紧密关联的,若有快,则必浅,而且短,反过来说也成立。再往深处想,它们都肇端于多,而归结于少,少是其间一种更本质也更及要害的东西:教得过多,必然是出多而入少,予多而得少,学多而化少,始多而终少,因多而致少;还会冲淡乃至湮灭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抗学习,这已然不是少的问题,而是一种“教不如不教”的“反教学”“负行为”。

《道德经》有言:“少则得,多则惑。”这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中小学教学。教学辩证法中有一架多与少共同构成的跷跷板: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倘若过多、太繁,则将很难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也将随着学生有效学习的空缺或退场而自动失效、沉沦。这时,教学实效之少的情形就将充分彰显出来。多与少常常如此相互纠缠在一起。

少当然不是无原则、无条件的少,要不然,教学只需做一件事,即向着少之又少、无以复少的洼地滑行,这又有什么难呢?当少则少,不当少处“一个都不能少”,它必然是精要、关键和具有可生成性的知识与技能。那么,少而精的原则是什么呢?

少是相对的少。在互联网+的时代,学校必然与各种信息、知识共生同长。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见多“拾”少。这个“少”理应是多中的少,是有选择的少,是最终可以释放出很多知识、能力当量的少。

少是浓缩的少。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教能生成知识的知识,科学的学习方法正是这样的知识。荀子曰:“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意思是,精于某种具体知识或技能的人只是懂得它,精于某种活动规律的人却可以由此派生无数知识与技能。教学也要努力让学生“精于道”,“精于道”者必能习少悟多,实现“聚划算”。

少是有力的少。少而有力,既是因为这个“少”其实是“丰富的单纯”(周国平语),富于内涵和力度,也是由于师生把更多气力花在较少元素这个刀口上,使之受力机会多,强度大。

少是"引人"的少。少教常能激发学生的知识饥饿感,使他们“在迫切要求之下学习”。教其实不是交给,而是引出,就像过去农村抽水灌溉,先往水泵里倒一桶水,是为了引出一川水。一桶水很少,一川水很多,理想的教学亦如此,它定然是双边或多边“教少引多”的活动。

“澄怀观道,器小易盈。”一味多教,实则把学生当作容器,容器再大也有限,学习兴趣、信心和意志终有一天会被这铺天盖地的知识吞没或撑破;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澄清、澄澈、澄明的学习情怀,让其更多体察、体验、体悟知识之道、学习规律(这一定是“少而精”的),如此,他们将拥有更能吐纳的心胸、更为敞亮的心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