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华夏大地出现很多部族,各部族连年战争。到黄帝时期,主要是黄帝、炎帝、蚩尤三个部落,黄帝部族在黄河流域,炎帝在东方,蚩尤在南方。传说,蚩尤是苗族的祖先。
拓展阅读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公认为华夏人文始祖。黄帝本是一个部族首领的儿子,他一出生不久就会开口说话,渐渐长大后变得非常聪明有智慧,诚实勤奋,慢慢的参与部族各种事物,博闻强识,逐渐显示出一个*的才干。
在那个时候,各部族之间战争频繁,严重扰乱社会生活,影响百姓生活。时代迫切需要有一个贤明又能**来制止战争,安定社会。显然,黄帝具备这样才能,他被推举为首领后,刻苦训练军队,经过一系列的征讨,大部分部族都服从他的领导,剩下的主是炎帝和蚩尤两个部族了。黄帝一面施行仁政,德治,还带领百姓种植五谷。另一方面加紧整顿军队,训练了熊罴貔貅等猛兽,增加军队战斗力。
等到时机成熟后,黄帝率部与炎帝部族在阪泉的郊野开战,几战过后征服炎帝。过不久,又与蚩尤部族在涿鹿展开大战,黄帝获胜,蚩尤被*。从此,天下诸侯尊黄帝为首领。黄帝做首领颇具土德,土是黄色,所以号称黄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就是上古五帝,黄帝号有熊,颛顼号高阳,帝喾号高辛,帝尧号陶唐,帝舜号有虞,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都是以仁德,贤明,才能过人的标准,而不是依据亲疏远近来传位,这也成为中华历史上的一段美谈,史称“禅让”。
耳熟能详的大概有三个,黄帝,炎帝,蚩尤。
大约公元2000年前,半游牧的黄帝部落,和河南地区比较炎热的炎帝部落在争夺河北(大概以前都是海侵区域)打了一架。统一为黄帝(统治层)炎帝(人多)的炎黄部落。
后与山东东夷部落交战。
后来到了建立商朝。文化内核上商文明以东夷为主,军事上以黄帝文明为主,人口上以炎帝为主,黄帝部落是龙(大概是一种极光,后来南迁后看不见了,作为一种卦象还存在)崇拜,东夷是凤鸟崇拜-可能源于良渚等。炎帝是农耕崇拜,神农等。这三支是主要的华夏来源。
黄帝部落的著名的轩辕黄帝大概是商朝早期的领袖,后分封自己的子孙到各地,比如楚国就是黄帝的后裔颛顼的后代。所以名义上周朝天子和楚国是并列关系,不是统治关系。
周是西羌族的一只,就是黄帝和炎帝起初发源的那块地方,所以他说他是夏人的后裔,就是说他是他们老祖宗的后裔,其实他和商是兄弟关系,他们都是“夏”(如果有,其实是夏应该指的是古羌人部落大概7000-5000年前)的后代。不过黄帝部落去北方游牧去了,炎帝部落去南方种地去了,西周部落是留下来慢慢发展。后来炎黄东夷统一了,西周又把中央王权灭了。但是商这么大的中央帝国,还有很多封地比如楚国之类的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