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炳东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42军124师370团8连炊事班副班长潘卫国被分到了战场救护组。
潘卫国扛着20多斤重的担架,跟随连队翻山越岭,向前穿插。在连续作战极度疲劳的情况下,有的战士把干粮丢掉了,但潘卫国却把干粮捡起来自己背上。作为炊事兵,他想的是:要尽一切努力,不让大家饿肚子。路上看到一把砍刀,他也捡起来背上。司务长问他:你身上背得不轻了,还背这干啥?潘卫国说:我没有枪,说不定用这把刀还能砍死几个敌人。
进军途中的一个夜晚,漆黑一片。在下一座大山时,潘卫国脚下石头松动,脚一出溜,身子跌倒,滑下了坡。司务长把他扶起来,他想起刚才跌倒把担架丢在地上,便对司务长说:担架是我的武器,我得把他扛回来。说着又摸黑爬上去,把担架拿了下来。
潘卫国
2月20日下午,42军124师370团一连、八连攻打博山的战斗打响了。防守博山的越军倚仗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对抗我军。我军2个坦克连前出到公路上,分别向左右两侧山上开炮,消灭、压制山上越军。一连、八连以班、排为单位,分成小路多群,向两侧山头攻击。八连向博山北侧无名高地进攻战斗十分激烈。遭到敌人三面火力夹击,正、副连长牺牲,攻击受挫,指导员担负起了指挥职责。副指导员指挥救护组前出,抢救伤员,炊事班副潘卫国担任救护组组长。
炊事班送饭
潘卫国看见哪里战斗最激烈,就冲到哪里寻找伤员。在二排阵地上,四班战士邝卫朋臀部中弹,鲜血染红了裤子,还在给火箭筒手指示目标。潘卫国见了敬佩不已,他从地上一跃而起,弯着身子来到邝卫朋的身旁,全然不顾敌人子弹“嗖嗖”地从身边掠过,硬是把邝卫朋背到安全地方包扎。就这样,潘卫国又接连抢救了两名伤员。几番下来,他汗湿军服,觉得两腿发软。由于几天没吃饱饭,现在肚子更饿了。
这时,三排阵地上传来更剧烈的枪声,潘卫国顾不得休息,又向三排阵地奔去。卧在七班机枪手卢邵枝身边,他见敌人火力三面向三排猛压过来,便把自己仅有的三颗手榴弹递给卢邵枝,然后又返回伤员那里,找到8颗手榴弹赶上来,分给火力组的战友。
在我军猛烈打击下,越军逐渐后退,三排压迫敌人前进。九班机枪手储宏银与副射手罗川提着机枪、背着弹匣向前转移阵地时,被一个没有察觉到的敌人暗火力点打倒。储宏银牺牲,副射手负伤,机枪被搁在地上,这时七班机枪手卢邵枝也负伤了。潘卫国正要上去给卢邵枝包扎,突然看见一个越军从暗堡里窜出来,去抢储宏银的机枪。
眼看敌人就要抓住枪管了,潘卫国大喊一声:“住手!”猛扑过去抓住机枪枪托,越南士兵抓住枪管,两人争夺起来,拉扯几个回合,谁都不占上风,潘卫国灵机一动,把枪机朝后一拉,对准敌人就扣动扳机,子弹穿透敌人的肚皮,越南人眼睛睁得大大的,应声倒地。
这时,侧面敌人向他射击开火,他火冒三丈,端着机枪对准敌人猛扫。他边打边冲,这时九班长陈海南也从右边冲上来了,突然对面越军打来一个点射,九班长大腿受伤倒地。敌人还在疯狂扫射。为了掩护战友,潘卫国一个翻滚过去,扑在九班长身上,而潘卫国的右手食指负伤了。他不顾伤痛,把九班长拖到壕沟里,边包扎边观察敌情。他发现敌人机枪在右前方20米左右处,有三名敌人还在用机枪扫射,封锁三排前进的道路。他端起机枪,从侧后绕过去,用中指扣动扳机,机枪咆哮起来,三名越军全部被击毙。
给战友包扎
三排又开始前进,潘卫国也不甘落后,跟着三排往前冲。遇到伤员,他立即上前包扎,再背到后面安全地方,机枪就挎在胸前。八连越战越勇,一鼓作气拿下越军坚守的两个高地。共摧毁火力点16个,歼敌42人,为主力部队前进扫除了障碍。潘卫国不顾伤痛、疲劳、饥饿,还在为运送伤员来回奔忙。他又挎着那挺机枪掩护转运伤员,直到晚10点,全连伤员转运完毕,他才找卫生员给手指头上药。潘卫国在博山战斗中,他作为救护组成员,奋不顾身抢救四名战友,消灭敌人两个火力点,毙敌4名。
潘卫国奋不顾身的壮举,赢得战友们的好评,荣立一等战功,被广州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