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罗伯特·M.奇蒂诺
译:胡毅秉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坦克战来描述库尔斯克会战,也就是“城堡行动”,苏德两军在1943 年夏天进行的超大规模装甲战。双方都是全力以赴:德军在东线进行了最后一次孤注一掷的豪赌,拼命想在苏军的坚固防御阵地上*开一条血路,冲进后面的旷野,他们相信只要到了那些地方,他们优秀的训练水平和主动精神就能够抵消敌军的数量优势;日渐自信的苏军顶住了这次攻击,而且他们从第一天起就发动了反击,起初是在一些孤立的地点,后来更是在地图各处投入了他们的战役预备队和战略预备队。
(上图)德军一辆Ⅳ号坦克和一支步兵部队共同前进。注意看一名掷弹兵手里拿着一枚磁性空心反坦克手雷。
身经百战的德国装甲兵军官冯·梅林津将军在战后写作时,对库尔斯克攻势的作战计划基本上没说什么好话。“坦率地说,”他以不屑的口吻写道,“这个计划非常简单。”作为专门以巧妙的机动方案制定战法的总参谋部成员,站在专业人员的立场上,梅林津对于城堡行动的设计不能不感到尴尬。总参谋部的人都相信战争是一门艺术,固然要“依照科学原理”,但仍不失为一门艺术。1943 年的东线战场极为辽阔,一些地段有着在各个方向上都无边无垠的、开阔而起伏的平原。这是一个多么合适的作战舞台,存在着多少运动战的可能啊!这里可以佯攻,那里可以奇袭,可以突然撤退,可以奇兵突击—潜在的攻击方案是无穷无尽的。在地形开阔的南方地段尤其如此,因为那里具有屏障或通道作用的地形相对较少。在乌克兰,使战线发生变动也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任何一方的军队都无法防守每一个方向,也无法加强每一个侧翼。一旦打出了运动战,总参谋部的人都知道—这是他们的另一个坚定信条—德军在策划、训练和机动能力方面的优势就可以真正发挥出来,无论实力对比有多么悬殊,最终一定能取得胜利。
如果说有一支军队特别需要一场胜利,那么它就应该是1943 年的德国国防军。这是它在苏联的第三个会战季节。它曾经被莫斯科城下的惨败在实质上摧毁。于1942 年利用年轻的应征人员重建后,它又在斯大林格勒一头扎进深渊。在所有战线上,战争的走向都已经明显不利于德国。
此刻它正需要发出引人注目的宣言。然而它却没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自己的军事艺术的特长,这种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军事传统的继承人在1943 年想到的计策竟然只是对地图上最突出的地点发动一场笨拙的攻击而已。梅林津抱怨说:“德军总司令部没有想方设法为机动战创造条件,它所能想到的最好的主意就是轻率地将我军精锐的装甲师投入库尔斯克。”
任何研究过普鲁士—德意志军事行动史的人都很容易与梅林津产生共鸣。虽然德军历史上有过无数次大规模会战,城堡行动却始终是最容易解说的战役之一,而这可能就是它的问题之一。库尔斯克突出部是乌克兰北部战线上的一个突出地带,由于从亚速海延伸到北冰洋的整条东线的其他部分都相对较直,它的存在很是碍眼。因此,它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目标。此外,它也是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之间一个很方便的作战分界。
根据最终制定的方案,每个集团军群将各派出一个集团军——中央集团军群的瓦尔特·莫德尔将军(General Walther Model)指挥的第9 集团军,以及南方集团军群的赫尔曼·霍特将军指挥的第4 装甲集团军——攻击这个突出部的根部,突破它们当面的苏军防御并向心推进,直到实现会师,将苏军围困在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中。在第4 装甲集团军推进过程中,负责保护其暴露的南方侧翼的是第三支集团军规模的部队—肯普夫暂编集团军(或者叫肯普夫战役集群,得名于其指挥官)。虽然在城堡行动中它只担任辅助任务,并非核心部队,但是随着攻势的展开,它也会扮演关键角色。
两个集团军,一个显而易见的突出部,一次向心进攻——城堡行动的计划没有设计任何战前的机动,没有执行过调动敌人的尝试,没有辅助主要突击的佯攻,没有任何意外之处。不仅如此,防守方还得到了4 个月的时间(对于苏联红军这样精通*筑垒技术的军队来说,这段时间就和4 年差不多),围绕这个显而易见的目标巩固阵地。因此,库尔斯克突出部在应对敌方进攻的准备上不亚于3200千米战线上的其他任何地点。它有着星罗棋布的可以互相支援的据点、炮兵阵地、反坦克炮掩体,有整场战争中最密集的雷场之一,还有至少八条防御地带,这是苏联有关部门调集的大约30 万平民劳工的劳动成果。
再坚固的阵地本身都不是攻不破的。一如既往,双方的地面部队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但其实在这个方面,库尔斯克的苏军看起来也颇具优势。上文提到的两个德国集团军(莫德尔的第9 集团军和霍特的第4 装甲集团军)将要对抗苏军的三个方面军(俄国人对集团军群的叫法),莫德尔必须在突出部的北半部分突破罗科索夫斯基将军(General K. K. Rokossovsky)指挥的中央方面军,而霍特必须在南面突破瓦图京将军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即便德军这两路进攻只有一路得手,在这两个苏联方面军身后担任预备队的还有科涅夫将军(General I. S. Konev)指挥的草原方面军,它的任务就是派部队支援在其西方的战斗,或者在突出部的战局严重恶化时作为最后的撒手锏。草原方面军是有史以来部署过的规模最大的战略预备队之一。战争进行到这个时候,苏联红军已经能够将五个步兵集团军、一个坦克集团军、一个航空兵集团军和六个后备军(其中两个是坦克军)完全置于主战场之外,作为在必要时才调用的预备队,这足以说明它的实力之雄厚。
(上图)一辆“虎”式坦克与一辆被击毁的KV-1坦克并肩而立。有趣的是,可以看到两者体积相似,并且都为传动系统的问题困扰。到1943年中期,KV-1由于机动性和火力不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当我们如今回顾历史,会发现城堡行动的成功机会实在太小。说实话,我们很想在一开始就给这个计划“判处死刑”。从有关这场战役的大量史书中随便挑一本阅读就能得出这个结论。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基本上绝不会决定做他们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
本文节选自《国防军》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