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反驳”的成语有:不攻自拔、不攻自破、不可辩驳、站不住脚、入室操戈。
2、成语分析:
(1)
【成语】: 不攻自拔
【拼音】: bù gōng zì bá
【解释】: 拔:攻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
【出处】: 《梁书·武帝纪》:“粮食既足,士众稍多,围守两城,不攻自拔,天下之事,卧取之耳。”
【举例造句】:经过查证,谣言不攻自拔。
(2)
【成语】: 不攻自破
【拼音】: bù gōng zì pò
【解释】: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出处】: 晋·干宝《晋记》:“是故不攻而自败也。”唐·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也。”
【举例造句】: 郢都无主,不攻自破。
(3)
【成语】: 不可辩驳
【拼音】: bù kě biàn bó
【解释】: 辩驳:提出论据,进行辩论,以反驳对方的论点。指理论精辟,证据确凿,使人无法辩驳。
【举例造句】:但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是,这些整型手术能够让医生变得富有。
(4)
【成语】: 站不住脚
【拼音】: zhàn bù zhù jiǎo
【解释】: 比喻观点等经不起推敲与反驳。
【出处】: *《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急急忙忙地改成‘以拯救一百几十个战犯为前提’,那你们可要仔细,你们就一定站不住脚。”
【举例造句】: 你的说法站不住脚。
(5)
【成语】: 入室操戈
【拼音】: rù shǐ cāo gē
【解释】: 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出处】: 《后汉书·郑玄传》:“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举例造句】: 他口若悬河,入室操戈,一下就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