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战略理论的实践,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必然性和难度

三分天下战略理论的实践,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必然性和难度

首页战争策略东汉霸业之三分天下更新时间:2024-05-04

三分天下战略是对时局的准确谋划。三分天下的理论是以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答全面论证而形成的。最早的三分天下说法,出现于《史记汉高祖本纪》,楚汉战争时期,韩信拥有重兵,决定着刘邦和项羽的之间的胜负,有人献计韩信独立,与刘邦、项羽形成三分天下之势。

在诸葛亮之前,鲁肃分析当时的局势,提出曹操、孙权、刘表成鼎足之势,吕蒙也提出了以长江为界,以曹操、孙权形成两方对立的局面。对于当时东汉末年诸侯争霸,不同的人员和方面对局势的发展提出不同的判断和研究分析,也形成了不同的学说。

诸葛亮雕像

诸葛亮也是综合多方面的观点和想法,根据刘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战略研判和结论,并以此为指导推动实现。也并非是诸葛亮的首创和独有的战略思想,而是将其系统化、理论化的集大成者。对三国形势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分天下的实践和现实。官渡之战后,曹操战胜袁氏集团,清除残余势力,征服乌桓四郡,平定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稳定了边境。统一北方地区,稳固中原地区政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清除三公,设置丞相制度并自任丞相,占据了长江以北黄河中下游地区,具有政治、经济、军事优势。

曹操雕像

孙权据江东六郡,已历父兄三世,稳固据有长江下游地区,冶铜为币煮盐为资,拥有长江天险作屏障,招揽士人贤良,国富民强。东吴时间较长,权力基础牢固,孙权广纳人才,拥有众多的文臣武将。南方地区幅员辽阔,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刘备雄姿杰出,有王霸才略,甚得人心。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为天下之枭雄。刘备历经艰险,颠沛流离,参与镇压黄巾起义,曾为平原县令,投奔公孙瓒,被推荐支援徐州陶谦,被任命为豫州刺史,陶谦死后为徐州牧,后被吕布战败,归附于曹操,被封为前将军,后因衣带诏事件逃离,并投奔袁绍,官渡之战后,依附与荆州刘表。

刘备雕像

三分天下战略的短板和不足。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农民起义,军阀混战,诸侯争霸,国家和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人口大量减少,经济衰退,国力军力衰落。连年的战争之后,难以组织大规模有效的战争。物资匮乏,人员缺乏。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的军力损失大半。难以在短期内组织有效的反攻和人力物理准备。

东吴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蜀国与外界隔离,蜀难于上青天,具有优越的天然的战略防御基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处于积极的防御状态,魏国吴国就没有能力突破。

孙权雕像

蜀国偏安一方,发动对外攻击,缺乏有效的物资供应和人员补充。也很难对魏国吴国法发动有效的反攻。吴国安于现状,难以掠过长江对抗魏国,也难以征服蜀国。曹操去世后,就更没有希望改变三足鼎立的局面。

刘备长期以来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和军事力量,赤壁之战胜利才拥有了荆州,并进而夺取了益州,是三分天下的最大支持者。孙权一心想吞并荆州,打破了孙刘联盟,就将面对曹魏的攻击。

天若假年,曹操就有机会突破长江天险打败魏国。孙权是一分为二的捍卫者,曹操是统一霸业的主导者,曹操活着三分天下的历史会改写。荆州的战略意义高于益州,刘备舍荆州而就益州是战略失误。孙权夺取荆州是战略短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