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战争-二战时期苏联进攻芬兰

冬季战争-二战时期苏联进攻芬兰

首页战争策略冬季战争更新时间:2024-04-30

冬季战争是苏联与芬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爆发的战争,自1939年11月30日由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而展开,苏联最终惨胜芬兰,于终战和谈中获其割让与租借部分领土,而后于1940年3月13日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为结束。

背景

芬兰在1808年被沙皇俄国征服,沦为属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宣布放弃沙俄侵占的殖民地,芬兰政府立即宣布独立。自立国以来苏联一直对与芬兰相接的国境存有异议,认为威胁到距边境仅32千米之遥的苏联第二大城列宁格勒的安危,且芬兰在独立过程中与德国关系密切,苏联视其将可能成为德国入侵本国的帮凶,于是持续以谈判、威胁或尝试颠覆芬兰政府的方式来解决其边界问题,必要时直接通过军事行动并吞芬兰,使其重回以往俄国附属国的地位。芬兰方面则力保独立之成果,视苏联为唯一的假想敌,持续以外交手段来避免战争。1930年代苏芬之间的几次谈判皆无结果,苏联决心武装入侵芬兰。1939年11月26日苏联制造了“曼尼拉炮击事件”,以此为借口对芬兰宣战,在两国边境发动全线进攻。

实力对比

1939年,红军已有500万兵力,战争开始时苏军投入23个师兵力,以及2,514辆坦克和718辆装甲车。在主战场卡累利阿地峡上,苏军布署了1,450辆坦克。战争结束时,苏军已投入了6,541辆坦克和1,691辆装甲车于冬季战争中。空军方面,苏联空军在开战时就拥有6,000架飞机可用,其中有3,000架为现代化的战斗机与轰炸机,共投入了3,253架飞机于冬季战争。但在刚过去的斯大林整肃政军首脑的“大清洗”运动中,近乎消灭了苏联红军的军官团,包括5位元帅中的3位(包括于1937年被处决的图哈切夫斯基)、264位师级以上的指挥官中的220位和36,761名各级军官都被肃清,仅一半以下的军官能留任。军中的空缺多由忠于上级,但能力低下的士兵所接替,政治委员再度拥有对军事置喙的地位,然而后者在决策时往往是基于政治利益来作判断,这种双头马车式结构不仅令苏军指挥复杂化,也严重破坏了指挥官的决策独立性。

芬军步兵师总计不到14万人,当冬季战争爆发后,芬军再动员10万名后备军、10万名民防队成员,成长至337,000人。芬军主力军火装备绝大多数都是老旧过时的沙俄遗产,但使用沙俄遗物亦为芬军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芬军主力步枪主要为沙俄军火库遗留的19万把莫辛-纳甘步枪,与苏军步枪同款。芬军最缺乏的武器是反坦克炮,其标准武器——波佛斯37毫米战防炮在冬季战争初期仅有不到100门,以至于不得不以*炮、反坦克步枪(多为L-39反坦克步枪)或是投掷通称“莫洛托夫鸡尾酒”的汽油弹来击毁苏军的坦克。在装甲兵力上,芬军比起苏军更加处于压倒性劣势,仅有战间期间英国设计的维克斯六吨坦克(含一辆试验车,共采购33辆,但战争爆发之初很多都不具备武装)和一次大战遗留的20辆雷诺FT-17坦克(芬军已认知到这款坦克跟不上时代,故即便维克斯六吨坦克外只剩该武器可以作战也没有使用,而是将其炮塔拆下送到曼纳海姆防线当作固定碉堡使用)。芬兰空军也因为缺乏国产机而只能从国外进口,飞机机种也是五花八门。与物质缺乏的窘境相对应的是,无论是正规军还是民防部队,芬军皆训练完善、战术灵活,他们重视枪法,虽然芬兰没有大规模的进行狙击训练,但最终仍造就了数位在二次大战中最成功的狙击手,其中著名者为席摩·海赫,该人在短短约100余天的冬季战争中狙*了超过500名苏军士兵。芬军也擅长小单位战术,当时绝少有国家的军队可与其相比

尽管红军内部吸收了错误经验、军官团与指挥受到大清洗的重创、不适宜的编制、高层的分裂等负面因素,但就数量与装备来看,苏联红军仍是一支极为巨大的武力,远非芬兰所及。

战斗经过

第一阶段(1939年11月30日至12月31日)

1939年11月30日凌晨12点15分,列宁格勒军区收到了国防人民委员部的命令,计划将于当天一早就发动对芬兰的入侵,这时苏军已在苏芬边境集结了21个师,共45万人、火炮1,880门、坦克2,385辆和飞机670架。上午6点50分,苏军对两国国境上沿线展开炮击,仅卡累利阿地峡就有600门苏联大炮对芬兰的边防部队阵地进行轰炸,30分钟后,苏军坦克部队也开始越境入侵。上午9点16分,苏联空军也轰炸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苏军投入大部队进行机动战来迅速获得胜利,试图包围、孤立并消灭敌军,却一再败在芬军的战术优势上,在各条战线上进攻皆受挫,特别是整个12月期间,苏军地面部队损失惨重。芬兰北部与中部战区,尽管芬军布署极少的部队,但充分利用地型优势一再从侧翼打击敌军、席卷其补给线,进而逐次孤立、包围与消灭。南部地区则是苏芬两军皆投入重兵的主战场,尽管前者在当地布署了极为庞大的部队,却一再发起组织草率、兵种协同能力差的正面进攻,久久无法取得突破。

第二阶段(1940年1月至3月13日)

1939年12月9日,梅列茨科夫交出了对芬战争的指挥权给苏联最高统帅部,直接由伏罗希洛夫、尼古拉·库兹涅佐夫、斯大林和沙波什尼科夫等人指挥。苏联指挥部统整在卡累利阿地峡作战时苏军遭遇到的各个问题,制作“曼纳海姆防线”的模型来研究突破手段。因为上述的备战,苏军在整个一月里都没有采取什么真正的大规模进攻行动,但仍以第7、第8、第13集团军和苏联空军轰炸机持续炮轰、航空侦查和威力侦查来保持对芬军的压力,仅轰炸机就对“曼纳海姆防线”轰炸了4,817架次。梅列茨科夫指挥第7集团军集中75%的兵力攻击“曼纳海姆防线”上泰帕尔与姆纳苏沼泽之间仅16千米的窄正面,使用的战术相当基本:以装甲部队作为楔子突破,再以大量步兵与车辆进行突击。为此,苏军先是调查芬军前线工事作准备,再集中大量新坦克与炮兵于该战区,军队自10个师增至25到26个师、6至7个坦克旅和数个独立坦克排,总兵力达600,000人。1940年2月1日,苏军进一步增强了炮击和空中轰炸的火力、发动大规模攻势,在头24小时的弹幕轰炸里向芬军防线倾泻了30万发炮弹。3月5日,苏军再度挺进了“曼纳海姆防线”后方10至15千米,并攻进了卫普里的郊区,同时也在维堡湾西方建立了一座滩头堡。芬军于当天提出停战的建议,但苏方因为想继续对芬兰政府施加压力而在隔天表示拒绝。3月7日,芬兰和平代表团从斯德哥尔摩抵达了莫斯科。苏方凭着自己在军事形势上的有利而采取强硬的姿态,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条件。3月9日,卡累利阿地峡的芬军已是伤亡惨重、炮弹已打光、武器也消耗殆尽。芬兰政府也理解到挪威与瑞典不会开放领土供英法军队通过(英法介入战争希望破灭),故无法寄望于后者的军事援助,最终选择接受了苏联方面的条件。3月12日,苏芬代表于莫斯科正式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于列宁格勒正午时间、赫尔辛基早上11点停火。

结果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其冬季战争中的伤亡数据,苏军共71,214人阵亡、失踪39,369人、因伤与生病而住院死亡者16,292人、受伤188,671人、冻伤17,867人、患病58,370人,共计391,783人,除去其中16,292人重复计算,苏军总伤亡为375,491人,另有5,600人被芬军俘虏。坦克与装甲车被破坏及被芬军捕获约1,600辆。被芬军俘虏的5,000余人后来被遣送回苏联后被内务人民委员部逮捕,共500人被判处死刑、354人被处以5到8年的监禁与强制劳动。

一般估计芬军约有26,000人阵亡和43,500人受伤,而英国历史学家马克斯·黑斯廷斯则认为芬军应有48,243人阵亡与失踪,另一份资料罗列其细则为死亡埋葬者16,766人、因伤死亡者3,089人、死亡未埋藏者、后被宣告死亡者3,503人、失踪而宣告死亡者1,712人、被俘而死者20人,因其他原因(病、意外、自*)者则有677人、不明原因者则有137人。战后,苏联遣返了847名芬军士兵,根据芬兰与苏联的学者估计,芬军于冬季战争中被俘者总数约800到1,100人,有10到20人死亡。

影响

1940年3月12日,苏芬签署《莫斯科和平协定》,并于第二天起生效。芬兰割让卡累利阿上的整个地峡区域以及拉多加湖以北的大片土地给苏联,包括芬兰第二大城卫普里、芬兰的大部分工业区以及几处战争结束时芬军仍把守着的领土。除了卡累利阿外,芬兰还被迫割让萨拉、雷巴奇半岛、芬兰湾的4座岛屿和租借汉科半岛给苏联30年,而在战争期间一度被苏军占领的百沙摩则根据该协定交回给芬兰。总计下来,芬兰一共失去了战前11%的领土、30%的经济资产、12%的人口。新国境令芬兰在国防上也变得极为恶劣,割出了卡累利阿地峡使苏军得以从漫长国境上发挥数量优势进攻芬兰,人数少的芬军要防守反而是变得相当困难、拥有强大海军实力的苏军也可以通过海路来派遣大部队增援租借中的汉科半岛,苏军也可以经由列宁格勒—卫普里—汉科的铁路快速调动部队,避开芬兰南部的海岸炮兵,直接威胁芬兰的大后方。面对苏联的压力,芬兰的反应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军,国防预算上升到了国家预算45%的比重,役男服役延长为2年、训练冬季战争时未能上场的10万后备部队、修筑新国境线上的工事、装备新式与现代化武器(特别是战争期间缴获的大量苏军坦克),大幅提升了国防军的战力。

另一方面,冬季战争后德国对芬兰的看法有所改变,一改战争期间对后者的冷淡态度,释放了其所扣押的援芬物资,还在1940年8月以武器交易的方式换取了芬兰允许驻于挪威的德军部队通过该国领土返国。不久后,德军计划了“巴巴罗萨作战”来进攻苏联,欲将芬兰拉入反苏阵营中。1941年6月22日,德军对苏联展开全面进攻,当天芬兰并未被战火波及。然而由于德军直接从芬兰境内起飞轰炸机、对摩尔曼斯克发动攻击和芬兰海军于芬兰湾内布雷,苏联因此确认了芬兰的立场,于6月25日对后者的主要都市进行轰炸,芬兰因而对其宣战,并将战争目标设为夺回冬季战争中失去的领土。此一新的战争被芬兰方面称作“继续战争”,即冬季战争的延伸,而从冬季战争结束后到“继续战争”爆发的这15个月时间则被称作“临时和平”时期。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