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一个强力竞争的帝国兴亡沉浮录

《大秦帝国》——一个强力竞争的帝国兴亡沉浮录

首页战争策略大秦帝国之兴亡更新时间:2024-05-09

时势造英雄,亦是英雄造时势。

历史小说《大秦帝国》跟我们讲述了大秦帝国兴亡沉浮的五百多年,这段历史孕育出的时代精神就是强力竞争、强势生存。

作者孙皓晖,是西北大学中国文明史研究院院长,在法学研究基础上转入中国文明史研究,历经16年完成了这部500万余字的《大秦帝国》。

一、谈古论今,读历史使人明智

历史长河中,我们是作为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我们往往只能从身处的这个位置去看待事情,角度、认知受限。

“春秋宋襄公恪守仁义,不击半渡之兵,败师辱国,贻笑天下”,这话出自秦孝公之口,宋襄公大概做梦都没有想到,后来人会这样去看待他的“仁义之举”,会给出这样毫不留情的评价。

我们世人都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都知他严刑酷吏,谁又能理解到秦国经历了多少生死存亡的关头,最终泰国毅然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本书带领着我们从秦国的角度出发,看到了历代秦国国君的励精图治,秦人百折不挠、傲视苦难的部族品格在艰难中求生存、求发展,历经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的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个伟大帝国的强大统一。

二、六国欲瓜分弱秦,秦孝公誓在强大秦国

一个细雨霏霏的清晨,一位身着粗黑布衣的后生,来到了一巷里的小院中,他让人搬出一块大石,让小院子的主人,白驼老人,一位老石工,在上面刻上两个字:“国耻”。

秦献公战死沙场,21岁秦献公即位。国弱主少,其他六国已形成六强,虎视眈眈。

一场秘密的会晤正在进行着,六国的君主很快就瓜分完秦国的领土,说是商量说是盟友,也逃不过弱肉强食的原则,秦国富庶的区域全都落入强国之手,几个相对偏弱的国家也只是象征性地瓜分到了秦国贫瘠的地段。

以魏国为首的六国国君的聚会很快就传到了秦孝公的耳里,年轻的君主泪流满面,亲近的几个大臣纷纷献计,有的提议诛*六国的在秦的商人及细作,并没收其财产。

这个时候景监站出来反对了,认为这个时机并不能诛*六国的商人及细作,发动战争需要有正义的借口,否则会影响其战斗力。相反的因为应该抚慰在六国的商人及细作,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凭由他们自由决定来去。

景监的一番话引起了君主秦孝公的兴趣,他继而向景监献出了他的计谋,就是用大量的金钱与美女游说六国,收买其权臣,离间六国之间的关系,从而瓦解他们的盟约。

景监对六国的形势做了分析,认为六国中魏楚赵三国分秦最得利,也最有实力,最有可能攻秦或联合攻秦。

此计一出,秦孝公板着脸觉得此计不雅,也有大臣觉得直呼成何体统、天下耻笑。没想到此计却得到了秦孝公的兄长大将军嬴虔的赞同。

心存善良的秦孝公体恤民意,认为秦国的美女也是大秦的子女,不忍心送入,最后商榷以金钱珠宝去行贿六国的权臣,计划一旦商定,人选也就明朗了,景监既然能想出这等计谋,也必然知道如何展开谋略。

诺大的秦国,国库只有八千金了,然而这是国之根本,是秦国十万大军的底气,不能动。那贿赂六国权臣的钱哪里来,最后是靠着大臣的众筹来完成的,在众多的首饰中,秦孝公看到了母亲的最喜爱的两件首饰,不由黯然落泪。这两件首饰一件是历代秦国第一夫人的金钗,另一件是过世的父亲送给母亲的珠玉枕。

秦孝公年少气盛,六国意在瓜分秦国,实为秦弱,为国耻,秦孝公知耻而后勇。他实行一系列措施振兴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和依附奴隶制,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秦国越来越强大了,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落后就要挨打”,唯有摆脱弱小、贫穷,由弱到强,才能摆脱挨打的局面。

让自己逐渐变强,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无非就几个因素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人和,只有发挥出集体的力量,才能把天时地利物尽其值地应用起来,最大发挥其作用。

一个国家若君臣上下一心,一个人若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同事一团和气,那这个人的运气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三、秦始王创造的一个强大的帝国

他,八岁立为太子,十三岁即位秦王,二十一岁加官亲政,三十九岁统一中国,在帝位十一年,五十八岁口吐鲜血颓然倒下。

他生在乱世,一生征战,*戮无数,在烟雨飘渺中*出一条血路,胸怀天下,铁血冷漠,世人只道他无情,却不想在他的铁啼之下,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帝国。

他的暴政,被后人诟骂。“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是秦始皇暴政、不爱惜民力的千古铁证。秦始皇的暴政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严刑峻法。秦朝的法令十分严苛,一人死罪诛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充苦役或惨遭酷刑。

徭役重。秦国的服徭役的年龄为17岁到60岁,修建阿房宫、骊山墓用了150万人力,修建长城用了50万人力,蒙恬大军用了30万,凿水渠50万,这些徭役占全国人口的15%。

在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好大喜功,注重个人享受,征用壮丁、耗费民脂为自己的纵情享乐买单。

税重。秦国的税率大致在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之间,秦朝的农民的负担是相当重的。

焚书坑儒。他采纳了李斯的主张,下令除了医药、卜筮、种植(指农业)之书、秦国史书和博士官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等外,其它书籍一律烧毁。次年,又因为方士侯生、卢生违命叛逃,秦始皇下令追究方士、儒生的罪行。结果活埋400多名儒生,制造了历史上第一个“焚书坑儒”事件。

世人都说秦始皇暴政,很多的影视作品更是把秦始皇塑造成一个狂妄、暴躁、目空一切、视平民为草芥的暴君。谁又知,年轻的秦王为后来的统一大业付出了多少心血。

那年,秦王求才若渴,礼遇贤士。当初,李斯还只是一个吕不韦门客时,秦王为求李斯政解,不惜深夜放舟湖泊与李斯深谈,几度对李斯行躬大礼。

那年,吕不韦及族人被秦王勒令立即徙居巴蜀,吕不韦不甘受辱,饮鸩酒而死。吕不韦生前甚有威望,从各地来的奔丧者络绎不绝。当他们赶到洛阳时,却发现奔丧者不但没有得到有序的安置,连预设的灵堂也没有,愤愤声讨,再加上看到六国密使在背后推波助澜,最终奔丧者义愤决断,窃葬,即是不经国府发丧而对官身死者径自下葬。

最终,众奔丧者迷药迷醉了几百守将领士兵后,将吕不韦的尸身偷偷运出了洛阳,再偷偷下葬。

秦王知道后,震怒不已,认为这是秦国的耻辱,决定亲自追查窃葬事件。在大臣蒙武、王绾的劝说下,打消了念头并从愤怒中走出来,并最终做出了处置方略:第一步,对窃葬各方不予追究;第二步,修建壮阔的陵园。

秦王并非一意孤行,也有屈服于民意的时候。

那年,关中因旱生乱,“年轻的秦王就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水车,昼夜哗啦啦急转”,不是召开群臣议事,就是大臣紧急求见,不是在埋头批阅文书,就是发布王书,整整三夜没有上榻。

秦王凭着强毅秉性与超凡胆略,决不满足于做一个诸侯进贡的周天子,他还但结束天下数百年的战乱,为华夏带来富庶昌盛和平康宁,还建造了一个伟大的帝国,创造了一整套国家体制与文明体系,奠定了中国文明的基础,更为自己赢来了“秦始皇”的称号。

以史为鉴知兴衰,读史可以让人明智。知古方能鉴今,读懂了历史,可以让人变得豁达、有格局、能容事、容人。

秦帝国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让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得以绵延相续。

“帝国所编织的社会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传统,今天仍然规范着我们的生活,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这种强势的生存包括彻底不断的变法革命、实行“强力反弹,有限扩张”的战略、整合统一、统一架构文明载体、消解融合外部注入的不同文明、实行英才法治。

读了秦朝的历史,古为今用。把这种强势精神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不惧怕改变、不回避冲突、努力建设、刚健质朴,或者这也是作者写作的目的之一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