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与人的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时代,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的生计方式不断改变着,家猪的驯化是人类生计方式转变的节点,历经几千年的淘汰选择,猪却始终陪伴在人类的身边。
从动物分类学可知猪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猪科、猪属,家猪的野生祖先是野猪,近年来,拉尔森等人通过分析世界范围内的686个家猪和野猪的mtDNA序列,提出人类至少在欧亚大陆的七个地区相对独立地将野猪驯化成了家猪,这些地点分别是东亚、东南亚半岛的越南、缅甸等地、新几内亚岛、南亚、中欧和意大利半岛,其中中国是东亚地区主要的家猪驯化地点之一。
世界上最早的家猪出现于距今9000多年的土耳其的卡耀努遗址,我国最早的家猪出现在湖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贾湖遗址出土的猪已经具有较为明显的家猪特征,推测它们已经被驯化一段时间了。
成年野猪身形彪悍、性格暴躁,防卫时也攻击性极强,凶悍异常,所以直接驯化成年野猪是不现实的,那么最好的选择自然是从幼猪开始驯化,早期人口压力小,自然资源丰富,所以最开始驯化幼猪可能是出于玩耍的目的,将野猪有意识地驯化成专门果腹的家猪是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而产生的。
野猪获取食物主要来源于古人的生活废弃物,所以猪窝往往不会离人类的住所太远,母猪觅食的时候会把幼猪留在窝里,古人在掌握母猪觅食的规律后去抓幼猪就容易得多。猪的驯化可以说是史前人类重大的发明,获取稳定的肉食资源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延长寿命,为人口的增长提供了保证,人口的增多也开启了社会的复杂化进程。
数千年来,家猪逐渐成为了中国人最主要的肉食资源,猪肉成为菜肴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但是从家猪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生业模式的变化,正式驯化、培育的行为模式在文明演进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