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烽火戏诸侯”的争论及认识观

对于“烽火戏诸侯”的争论及认识观

首页战争策略烽火戏诸侯新春版更新时间:2024-06-16

对于一些历史事件,一些史学家有不同的观点,但有些观点往往连一些普通人都说服不了!比如对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事,(史学大家钱穆在《国史大纲》笑批:“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有人也附和说(各地诸侯远近有别,他们的军队只能是陆续地抵达,分批次而至,怎么会出现司马迁说的“诸侯悉至”的理想状态呢?)

下面我也发表点看法!

“诸侯悉至”不是“诸侯同至”,这没有什么不对,仅凭咬文嚼字就牵强的想推翻史据,这一点都不科学!我可以象这样理解“诸侯得警信带军到来,有陆续而至的,有一同到的,有到来又返回在路上遇到其它来勤王的诸侯的;有事中相互不满笑骂的,有事后单独或聚遇牢*漫骂的!即使只有一个诸侯带军到来,也是一群人,也会笑骂消息漫天!

在战事中“击鼓传警”和“举烽传警”应该是根据不同地理环境并行使用的,说西汉之前没有“举烽传警”,这很武断,难道西汉之前的人只会听不会看,都是瞎子?这种“疑无而证才存”的方法不是全面科学的,应根据常识,先“当存而后证疑”。即根据常识判断其是存在的,如果没有实在的证据证明其是不存在的,那么其就是存在的!科学更是如此,其实我们周围的很多物是,原本就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发一现而已!这才是科学全面的认识观!认识观错了,即使分析得再头头是道,也难免谬误!

长城的修筑最早是从西周开始的,长城上串联的烽火台是长城的标准配制。烽火台是烽火传警手段使用成熟后的产物,最早的烽火传警手段使用可能仅仅是在高峰顶或高台燃放烟火,更早于配备烽火台的时间。说举烽传警,只是汉人备匈奴事才有,简直就是狭隘之言。

周朝时,主要是分封诸侯国,中央集权度并不高,诸侯王得到周天子召唤才会前来。“举烽传警”是当时远距离传信最快的方式,而且经常有反叛的诸侯国和对外部犬戎的战争,“举烽传警”应该是常备,诸侯王得到信号时就会带兵前去勤王。

况且周朝王室在几个诸侯国中间,举烽传警时“诸侯悉至”和几个“诸侯同至”的情况皆有,用“诸侯悉至”这个词来描述是最恰当的。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