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印领土争端
1.领土的含义。表面看领土是一种法律产物,即国际法承认,谁违背了就是侵略,会受到国际惩罚。可是却无法解释俄罗斯实际占领了乌东与克里米亚,也无法解释美国随意的解体塞尔维亚,更无法解释以色列进攻加沙。因为所谓的国际承认的保障是几个战胜国基于第二次大战胜利确立的,与其说领土是法律结果不如说是战争结果。因此本质上,领土就是占领,一是我先占有了,你很难争抢,二是虽然是你的领土,但是被我占领了,比如阿根廷的马岛,日本曾经的北方四岛,我们清朝丢掉的领土等。领土就是一种军事占有。
2.领土的功能。第一种功能是可以获取领土上的资源,比如我国可以自主的开采我国领土内的煤矿。第二种是地缘安全,比如美国占据关岛,可以保护其领土安全,可以威胁东亚各国安全。领土兼具两种功能,却会以每一种功能为主。
3.中印领土问题。印度继承了英帝国侵略中国的一些利益,实际占领了我国的一些领土。最重要的是藏南与新疆,所谓东端与西段。对于我国来说这是被占领的我国领土,对于印度来说是他通过军事占领来的领土。我们想拿回来,除了军事手段外,没有其它手段,因为领土的本质是占领,不是法律。所以历史传统线也好,麦克马洪线也好,是法律,只能用来摆道理,却不能用来占领土地形领土。这些领土,东段,基于我们的防御性国策来说,藏南更多是资源性功能,防御性地缘功能不强。如果我们国策转变为进攻,那藏南对于我们就是地缘性领土。但是东段领土,对于印度确实地缘性功能,可以提升印度的防御能力。所以法律上我们坚持藏南是我们的领土,实际却撤出军队,任由印度军队进入。西段领土,对于印度和中国均是很强的地缘性功能,印度拥有了,可以提升其防御能力,中国拥有了,也可以提升防御能力。所以在西段争夺的非常激烈,双方均寸土不让。
但是不可否认一点,两段争议领土的地缘功能,都是防御性的,所以注定了双方不可能真正大动干戈,都想保持平衡。当然这是有条件的,即双方都是防御性国策,如果这个国策变了,两段领土的地缘性质会发生转变,争夺手段也会转变。
4.中印领土争议的解决方案。中印领土纠纷迟迟没有解决的根源在于印度,因为印度在西部的领土防御功能存在缺陷,即中、巴、印分治帕米尔高原情况下,印度腹地存在地缘劣势,一旦中巴转入激进的领土政策,印度防御压力很大。而对于中国来说,只是威胁到新疆到西藏的交通连接。所以持有和平主义的中国,有可能采取换土地的形式解决领土问题,即藏南归印度,但是印度彻底退到喜马拉雅山脉去,不要染指喜马拉雅山与昆仑山的三角地带。如此我国领土在西部的防御性地缘功能就完备了。但是如此印度北部领土的地缘防御功能会被削弱,所以印度政府没有胆略完成交换。可是和平手段下,不进行公平交换,任何一方很难获得领土。因为领土的本质是占领,不是法律。所以中印领土只能保持现状。但是这种现状在地缘安全上对印度不利,因此印度始终想打破平衡,多赖一些去。只是没有军事手段,他如何能实现目的呢。印度采取进取性很强的军事手段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两段领土对于印度都是防御性地缘功能,在这些地方进攻,印度是找死的。因此只有天天“闹”。
如果印度不能接受中国方案,等中国国力强盛了,美西方威胁消除了,或者中美世界权力争夺升级,中国的国策会整体或者局部转变为进攻,那么两段领土针对中国的功能会转变。假设中国与美国争夺中东,那么从帕米尔高原投放力量是很方便的,则那里领土的功能从防御性就转变为进攻性,中国势必会在合适机遇利用地缘优势争夺历史上本属于中国的领土。这与普京说乌东克里米亚历史上就属于俄罗斯是一样的。如果印度不接受现实,那么中国会利用藏满领土的地缘进攻性给我更大威胁。
如果中美世界权力划分完毕,中印领土还没有解决,那中国完全可以通过地缘优势获得历史领土。
5.结论。中印领土解决最近窗口,在于中印军事实力明显拉开,中美矛盾没有激化前,印度接受中国的领土置换方案,解决领土纠纷。如果中印实力没有明显拉开,中美矛盾激化,会整体保持现状,印度会不断挑起矛盾采取日拱一卒的策略。如果中美矛盾得到解决,即双方完成了世界权力划分,那么中国会依靠历史法理强行拿回领土,印度彻底失去领土的地缘保障。#谈谈国陲冲突# #谈谈国陲冲突# #国际和平斡旋# #聊聊国际纷争# #中印边境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