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成语故事:措手不及

三国成语故事:措手不及

首页战争策略三国曹贼休走手机版更新时间:2024-05-07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回,发生在曹操兵败赤壁、仓皇逃窜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甘宁、曹操和太史慈。原文如下:

背后一军赶到,大叫:“曹贼休走!”火光中现出吕蒙旗号。操催军马向前,留张辽断后,抵敌吕蒙。却见前面火把又起,从山谷中拥出一军,大叫:“凌统在此!”曹操肝胆皆裂。忽刺斜里一彪军到,大叫:“丞相休慌!徐晃在此!”彼此混战一场,夺路望北而走。忽见一队军马,屯在山坡前。徐晃出问,乃是袁绍手下降将马延、张顗,有三千北地军马,列寨在彼;当夜见满天火起,未敢转动,恰好接着曹操。操教二将引一千军马开路,其余留着护身。

操得这枝生力军马,心中稍安。马延、张顗二将飞骑前行。不到十里,喊声起处,一彪军出。为首一将,大呼曰:“吾乃东吴甘兴霸也!”马延正欲交锋,早被甘宁一刀斩于马下;张顗挺枪来迎,宁大喝一声,顗措手不及,被宁手起一刀,翻身落马。后军飞报曹操。操此时指望合肥有兵救应;不想孙权在合肥路口,望见江中火光,知是我军得胜,便教陆逊举火为号,太史慈见了,与陆逊合兵一处,冲*将来。操只得望彝陵而走。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周瑜火烧赤壁,曹操仓皇而逃,途中遭到东吴大军的连番追*。吕蒙和凌统挡住了曹操的去路,张辽、徐晃率部上前抵挡,掩护曹操逃跑。不料此后甘宁又快马*到,接连斩*曹军将领马延和张顗,孙权又派太史慈和陆逊*出,对曹操形成合围之势。无奈之下,曹操只能经华容道突围,后来也就有了关羽义释曹操之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张顗听到甘宁大吼一声后的反应,叫做“措手不及”, 意为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无名氏杂剧《千里独行》中的“咱今晚间,领着百十骑人马,偷营动寨,走一遭去,*他个措手不及。”

曹操兵败赤壁,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不过,小说所描述的曹操接连被孙刘联军追*却并非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载:“(黄盖)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

而在《三国志•武帝纪》中则称:“(曹操)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这也是曹操兵败赤壁后在撤军途中唯一的具体事例。但从这个例子中可以发现,小说中所谓的曹操遭孙刘联军连番追*并出现关羽义释曹操之事则都是小说家的虚构。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太史慈奉孙权奉命追*曹操,则更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故事,因为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太史慈不可能会出现在赤壁之战的战场。为什么这么说的?因为在《三国志•太史慈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孙权统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这里提到的建安十一年是公元206年,而赤壁之战则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爆发。试问已经去世两年的太史慈又怎么可能重返人间来参战呢?

作为对《三国志》有深入研究的小说作者而言,是不可能不知道太史慈的最终结局的。但作者不仅让太史慈参与了赤壁之战,最后还让他死在了合肥城下。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改动和虚构,做法和目的与小说中张辽、徐晃、甘宁这几员名将一样。这三人都是寿终正寝,而到了小说当中都没落得个好下场。这么一比较,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为什么了。只要不是作者极力讴歌的刘备集团中的人物,作者都会设计一些情节来进行贬低和挖苦,这大概也是“刘蜀正统”这一主题的必然结果吧。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