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计”和“计算”:2023年几场“控脑”战怎么打的?

“算计”和“计算”:2023年几场“控脑”战怎么打的?

首页战争策略三国急攻防2023更新时间:2024-04-30

美国新闻聚合网站Buzz Feed与电影制作人乔丹·皮尔(屏幕右侧)合作制作的一段视频,视频使用了现成的软件和应用程序来改变前总统奥巴马所说的话,展示了“深度伪造”技术是如何欺骗观众的。(视觉中国/图)

2023年9月,《瞭望》刊发的《“争夺认知”的殖民战争》报道认为:俄乌冲突背后的战争实质是认知域作战,是一种新形态作战样式和高级战争方式。

认知战是一种以信息为主要载体,通过影响和塑造目标国家决策者和群众的认知,进而控制和改变其行为,最终达到战略战术目的的现代战争形态。

随着情报感知、智能传播、深度伪造、虚拟现实、脑机接口等诸领域技术的进步及其认知博弈中的运用,认知战日益成为战争制胜的重要手段。现代战争中的观念塑造、心理激变、意志直达等认知作战方式,既直接作用于战争进程与结局,又加重了军事行动的迷雾,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2023年的俄乌、巴以冲突等,各方都把认知战打到了极致。

认知塑造抢占道义优势

2021年底,俄乌冲突之前,双方就利用X平台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和AI等尖端技术,展开了激烈的认知攻防,为即将爆发的军事冲突塑形造势。

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过电视讲话向全国发表“万言书”——《有必要再一次解释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强调其在外交领域的一再妥协并没有换来北约的尊重和让步,控诉乌克兰在顿巴斯地区做过的种种罪状,表达了最终是迫于无奈而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捍卫自身权益,获得了绝大多数俄罗斯人的认可和支持,也在国际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特别军事行动期间,俄国防部官网高频率更新其关于人道主义应急行动的声明。一方面,及时发布开设人道主义救援走廊的信息,帮助身陷困境的乌克兰民众安全离开,并为乌克兰难民敞开进入俄罗斯的通道,在法理上为其迅速入籍俄罗斯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抨击乌克兰对俄组织人道主义救援的计划反馈消极,甚至强加阻挠,指责乌军强扣民众充当“人盾”的险恶用心。

在2023年10月7日爆发的巴以冲突中,以色列借助西方在全球媒体上的垄断性地位,主动塑造受害者形象,引导国际舆论,影响民众认知;以色列高层频频现身电视节目,驻外使馆纷纷发声,将哈马斯塑造为十恶不赦的“恐怖分子”,将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描述成正义行动,企图为己方“铁剑”行动争取“法理道义”。

情报对抗获取认知主动

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前,哈马斯利用社交媒体收集重要目标情报信息、劫持智能广告、插播威胁短信等,为“阿克萨洪水”行动突袭提供了重要战场态势感知。

俄乌冲突中,美国政府委托技术公司与情报安全软件公司合作收集开源情报,分析发布信息人员、地点、组织和信息间的隐藏链接,监测来自俄罗斯的威胁数据,揭露俄使用的说服技巧和叙事手法,从中助力美乌对俄的认知攻击。

美盟先俄一步披露情报信息,就是为了赶在俄罗斯可能的“假旗行动”之前,披露俄罗斯军事行动计划,扰乱俄罗斯为发起军事行动而准备的系列宣传活动。

在此次冲突前,美国一名官员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指出,“美国已经获得情报,俄罗斯计划利用一段伪造的视频,为发起军事行动制造借口,这段视频将以俄罗斯近期舆论宣传为基础。”2021年冬季和2022年初,美国不断强调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作战意图和可能的作战计划。2021年12月,美政府官员放风称,“俄罗斯计划最早在2022年初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其部队规模是2021年春天在乌克兰边境快速演习集结兵力的两倍。”

此外,美国还披露了兵力调用情况,表示“俄作战计划涉及100个营战斗群,估计有17.5万人,以及装甲、火炮和其他装备”。美盟通过情报信息披露,为美西方决策者迅速制定政策塑造了认知环境和有利的公众舆论环境,让持怀疑态度的西方盟友以及乌克兰的决策者相信“俄罗斯的威胁确实迫在眉睫”,进而在战事开启后,快速动员盟国予以反应。

美盟通过先声夺人、公开情报的方式,改变了信息环境,赢得了战前与战中的叙事之争。

当然,俄罗斯也极其善于通过释放误导信息塑造国际舆论和对手认知。2014年,归并克里米亚的“小绿人”行动和介入乌克兰东部行动,俄罗斯均发布了大量影响国家决策层和民众认知的信息。

认知画像强化精确攻心

巴基斯坦裔美国信息技术工作者伊姆兰·阿万(Imran Awan)在《网络极端主义:社交媒体的力量与伊斯兰国(ISIS)》中,研究了恐怖组织ISIS如何使用推特(Twitter)等网络认知平台来瞄准和激化年轻人。

这项研究报告提出了7类人群特征,包括网络暴徒、孤独者、幻想家、寻求刺激者与身份寻求者等。研究发现,网络上支持ISIS的人群中,男性占比90%、女性占比10%;其中,英国人占比最大,其次是美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埃及、德国等;ISIS吸引年轻人的方式有图片、文字、视频、标签、转推和“喜欢”(点赞)、聊天室和网站链接等;通过词云发现,“兄弟起来”和“主张胜利”是常见的词语;在宗教元素方面,伊斯兰教信众是最谴责ISIS的群体之一,#Not in My Name标签被穆斯林社区网民用作表达对ISIS愤怒的手段。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应用,占据技术优势的一方往往能够快速、高效地采集不同维度、不同层级、不同模态的认知数据,进而发现对手认知体系的薄弱点、敏感点和爆燃点。智能传播时代,认知数据正呈指数级增长,目标画像在大数据、心理测量等技术的支撑下,正逐渐朝着精准画像、智能画像的方向快速演进。

借助互联网,作战双方能够广泛快速地实现对手认知数据采集和认知态势感知,为分析对手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民族情感、舆论立场等提供支撑。而据此设计符合对手思维习惯和感知风格的信息“弹药”,是提升认知域*伤效果的关键所在。

在近些年的国外大选中,国外数据分析公司就曾通过抓取社交媒体用户数据,建立人物分析模型,精准刻画选民性格、认知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摇摆选民推送暗示性竞选广告,从而影响其选举决策。

俄乌冲突中,出现了深度伪造技术大量使用的现象。图片展示的是一段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操纵的“深度伪造”视频。 (视觉中国/图)

深度伪造发布虚假信息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将深度伪造技术合成的假音频、假视频、假文件投送至敌军内部,会极大地考验指挥员的判断能力,造成敌军上下混乱,削弱其战斗意志。由于各国*的外貌、语音甚至笔迹、文风数据极易获取,更为深度伪造合成敌军政要提供了可能。

2019年年初,比利时某政党发表了特朗普批评比利时在气候变化问题立场的视频,引发网友对美国政府干预比利时内政的强烈不满,这一视频后来被证实是基于深度伪造技术的假视频。

但视频从引起争议到最终辟谣之间有一个时间差,深度伪造的产品结合全球社交网络的涟漪效应,可以带来大规模的以讹传讹式的扩散,充分利用时间差,在反制力量还未作出反应时,进行有利于己的国际舆论引导,对敌进行舆论压制,抢占话语高地,赢得国际支持,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可观的效果。

2019年6月,有美国众议员提出将深度伪造技术军事化,从而应用于认知战领域。俄乌冲突中,关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深度伪造虚假短视频广泛传播于社交平台,而针对国家元首的深度伪造行为,也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认知战方式。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的报道,深度伪造视频《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视频中宣布已实现和平》被广泛分享。同时,另一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呼吁乌克兰士兵放下武器》短视频也被广泛传播。这段用深度伪造技术制作的投降短视频,被黑客放在乌克兰一家网站上,观看人数超过25万,最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本人亲自在推特发文辟谣。

俄乌冲突中,出现了深度伪造技术大量使用的现象:匿名行为体借助深度伪造的图片、音频和视频,扰动俄乌局势和舆论走向。双方的实际意图是利用虚假舆论瓦解对方士气、重塑民众认知和改变对手行为,而在此过程中,深度伪造技术冲击了地缘政治稳定、全球网络安全和国际信任体系构建。

技术赋能操控认知对抗

将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于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活动,可持续塑造和深入诱导对手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思辨,日益成为认知博弈的全新平台和重要场域。智能传播能全维全时全域塑造用户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使舆论引导、观念塑造和行为导控变得更加便捷,日益成为“控脑武器”,并逐步发展出一整套认知操纵的实践手法。

智能传播技术,以社交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程序具备自动识别、智能应答甚至类脑思考的能力,并且不知疲惫、全时无休,能够以大规模、多渠道、高速度、强频率的方式对公众进行信息轰炸,形成高强度思维认知压迫。一旦虚假意见或者伪造事件形成舆论环境,将极大地压缩个体的反应时间,受众不仅难以进行深度思考,还容易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之下,产生从不相信到相信、从不接受到接受、从不认同到认同的质变,进而营造出虚假的集体认同,将目标对象引入预设的议题陷阱。

机器人水军技术,将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由智能程序进行网络“灌水”等活动。它具备了高度“自动化”和明显“类人”的仿生形态,能够深化对公众情绪和认知的倾向性渗透,最终导致公众行为的转变。

例如,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披露,自称来自乌克兰基辅、连续发布反对乌克兰言论的一名博主实际上是机器人。乌克兰安全局声称,发现并关闭数个由俄罗斯负责监督的“机器人农场”及其管理的10万余个虚假社交媒体账号。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进步,机器人水军已经能够利用预训练的多语言模型,在推特等社交媒体生产类人言论。

脑机接口助力认知控脑

将脑科学与神经科学纳入认知战研究领域,可促进对大脑认知机制的理解,而研究大脑处理不同类别信息的方式,神经科学亦可优化使用其他形式战争的方式。

201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便提出认知增强、脑机接口、欺骗检测和审讯、降低性能等神经科学的军事应用。2018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启动了一项计划,旨在开发一种安全、便携的神经接口系统,能够同时读取和写入大脑中的多个点。借助该系统,未来士兵可与战友和部队指挥官直接沟通想法,实现实时信息同步并更快速地响应威胁,甚至可以直接控制士兵的行为。

2020年,北约资助的《认知战》报告以专章形式阐释人脑科学的军事化,分析NBIC会聚技术的进步在神经控制方面的作用。“NBIC会聚技术”指4个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领域,即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包括生物制药和基因工程)、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与通信)和认知科学(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的协同和融合。

例如,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来干预战斗员战场表现,美军在神经科学军事化研究和开发方面进行着“最为积极的努力”。

美军认知战领域各类科技军事化应用,早已突破大型作战平台和特定武器装备的局限,实现军事与非军事、战术与战略等不同领域的多层次广泛运用。

从技术路径选择看,“脑控”与“控脑”等脑科学的军事化运用是改变未来战争形态的关键,特别是人机融合智能化应用巧妙结合人的“算计”和机的“计算”,认知战的发展趋势将助力美国对军事力量的深度运用,逐渐突破传统战争模式对决策链、控制链、*伤链的桎梏,从而掌控未来战争定义权,间接加剧大国战略竞争倾向。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另外两名联合创始人宣布,脑机接口技术又有突破性进展,正在构建大脑“第七层”帮助对象仅通过神经信号便可操作设备、做出访问控制,进一步扩展了未来战争中人机融合的想象空间。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持续推进“阿凡达计划”“不眠战士”“读心部队”等一系列研究计划,强化单兵作战能力的同时提升整体感知能力。

认知战在很大程度上是民众素养之战,社会稳定之战,民众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一方,将能够及时识别敌意社会攻击和信息渗透手段,从而形成强大的认知免疫力,对敌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认知域作战优势。

目前,认知威胁主要依靠网络群体进行传播,这些群体具有自组织协同性、自适应拟态性、多因素关联性等特点,时刻处于动态变化状态的水军群体,能够产生强大的“社会”力量,迫切需要构建认知传播推演模型,综合利用概率论、图论、博弈论等数学理论,通过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手段,高逼真度还原网络舆论传播环境。

南方防务智库特约研究员 晓智

责编 姚忆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