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曹操:乱世英雄的成长之路

少年曹操:乱世英雄的成长之路

首页战争策略少年曹操传更新时间:2024-06-30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曹操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不及诸葛亮、刘备、关羽等人。日本历史学者堀敏一认为,曹操取得的成就,三国时代没有人能与之匹敌,他可以说是从汉到魏晋南北朝这一转换期的乱世英雄。堀敏一认为,在东汉末年前途未明的混乱中,曹操应对当时变幻莫测的形势,一步步地开拓道路,如果没有曹操,就无法开启魏晋南北朝时代。他在著作《曹操》(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2月)中,以人物为线索,结合传世文献与曹氏宗族墓的考古成果,从曹操的家世说起,用明畅的笔触讲述了曹操的峥嵘一生。
曹操家世:宰相还是宦官?
《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中记载,曹操是沛国谯县人,西汉宰相曹参的子孙。然而,有记载说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而关于曹腾,只相传其父名字是曹节。因此,曹操是曹参之后的说法是很有疑问的。曹参与汉高祖刘邦一样都是沛县人。这个地区因曹参的缘故,以曹为姓的家庭有很多。

宦官曹腾
曹节可能是乡下的小地主,梦想着家族繁荣,就将小儿子曹腾去势成为自宫宦官,曹腾而后进入宫中。《后汉书·宦者列传》序文载:“希附权强者,皆腐身熏子,以自炫达。”
抱有这样想法而成为宦官的人非常多。古代去势的方法并不为人所知,其作为刑罚的名字叫宫刑,也有称之为腐刑的。为什么叫腐刑呢?有说是因为去势后的伤口会散发腐臭,也有说是因为像腐烂的木头不能结出果实那样无法留下子嗣。唐代注释《汉书》的颜师古认为后者是正确的,我认为他应该是接触了唐代的宦官,从经验上判断腐刑是不会有腐臭散发的吧。去势后的人被送入叫作蚕室的黑屋里,等待伤口的愈合。为了使伤口尽快愈合,通常会采用烟熏的方法。伤口愈合需要百日时间。后来的清代依旧采用相同的方式。
曹腾就是这样成为宦官中的一员。他不负父亲的期望,成了宦官中有权势者,最后甚至因参与谋划拥立桓帝而获得高位,晋封费亭侯,荣升大长秋。
宦官无子为继,孤立于宫中,按理说荣华富贵一代而终。曹腾一族成为沛国一带的豪族,因曹腾的关系而出人头地者屡见不鲜,曹腾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而收养养子。这养子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
曹操的家谱,在石井仁著《曹操——魏武帝》等书中有详细的介绍,有些许推测的成分在。我在此略述曹腾到曹操时代活动的主要人物的谱系。曹腾一族(上图)与曹操一族(下图)无法避免重复(重复的用* 号标注)。

曹腾的兄弟曹褒是颍川太守,曹褒的儿子曹炽为长水校尉,曹炽之子曹纯据说拥有数百“童仆人客”。曹腾还有一兄弟(或者是兄弟的儿子) 曹鼎为吴郡太守、尚书令,曹鼎的侄子曹洪据说曾任寿春县长一职。
曹氏作为地方豪强崛起,另一方面,也有在乱世中离开故乡而四散于野的倾向。曹鼎成为吴郡太守,他这一支就渐渐移居江南。曹休一族也流落江南,或许他们即为曹鼎的子孙。曹操有子二十五人,上揭家谱图仅列举了曹操时代活动的主要人物。
养子曹嵩
成为曹腾养子的曹嵩,相传出于与曹腾同乡的夏侯氏一族。吴人所作《曹瞒传》和郭颁所作《世语》中有以下记载:“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夏侯惇和他的族弟夏侯渊在《三国志· 魏书》卷九有传,曹仁、曹洪、曹休、曹真等人也一并记录。此卷包括了参与曹操举兵的诸人传记。夏侯氏与曹氏,在曹操时代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人与曹操一起发迹,在此之后成为曹操的心腹而进行活动。《三国志· 魏书》卷九将这些人作为亲族一起列于传中。
夏侯氏据说是为刘邦驾车的夏侯婴(也是沛人)的子孙,但这种说法显然不正确。夏侯氏与曹氏同为沛国谯县人,有着同乡之谊,他们之间有可能产生养父养子的关系。然而仅凭同乡,收为养子的可能性很小。曹嵩成为养子后,向宦官们行贿,得到太尉的高官。由此我推测曹嵩的家里相当有钱,因而才被选为宦官曹腾的养子。
中国的家族制度中,养子通常是在同宗(父系亲族)之间儿辈中选出来的,但异姓养子的制度也很早就有,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战国晚期至秦代的法律文书就有“假父、假子”(即养父子)关系的记载。古代罗马存在所谓保护人(patron)与被保护人(client)的关系,假父子关系大概与此类似吧。这种结为模拟家族关系的方式可算是中国的特点。
《后汉书· 宦者列传》记载,阳嘉四年(135)有诏曰:“诏宦官养子悉听得为后,袭封爵,定著乎令。”所谓“定著乎令”,就是指此诏令此后将以“令”的形式成为法律的一部分,一直具有效力。因此,一旦宦官养子的身份被确立,他将可以世袭封秩、爵位。曹腾将曹嵩收为养子,也正是因为这个诏令吧。这样,费亭侯的爵位就由曹嵩承袭。
清流和浊流
身为宦官养子或与宦官有其他关系的豪族,今日的历史学家称之为浊流豪族。批判东汉末年污浊的宦官政治的人们,自称为清流,浊流是后世为与之相对应而取的名字。9、10世纪之交,唐朝末年,朱全忠将名门贵族沉入黄河,有人言于全忠:“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浊流一词始见于此。
清流豪族与宦官、浊流势不两立,这是东汉末年政局的大形势。这种说法应该没问题吧?但是根据《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注引司马彪《续汉书》,曹腾举荐的官僚中,不乏被视为清流豪族、后来因党锢而连坐者。时值党锢事件发生前夕。由此,一方面可以窥见曹腾发展人脉的情形,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阶段,即使在清流一方,也无法完全拒绝与宦官接触吧。
曹氏宗族墓:势力扩张
曹氏宗族(父系亲族)墓的存在显示了他们势力的扩张。1974-1977 年,五座曹氏墓在亳县城南郊外被发掘。进而在1982年又发现了一座与曹氏有关系的墓葬。学者将这些墓葬称为曹操宗族墓。
这些墓葬的情况在6 世纪的地理书《水经注》中有着记录。其记载曹嵩、曹腾之兄(可能是曹褒)、曹炽、曹胤的四座墓葬,各自附有碑志,明确显示曹腾兄墓的墓主死于延熹九年(166), 曹炽、曹胤之墓为熹平六年(177) 所造。此外,曹嵩墓北面存有圭碑,题云“汉故中常侍长乐太仆特进费亭侯曹君(曹腾)之碑”,为延熹三年(160)所立。而城东有曹操旧宅,他任议郎时辞职归乡,立宅于此,读书、狩猎度日,文帝曹丕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发掘的曹操宗族墓有元宝坑一号墓、董园村一号墓、董园村二号墓、马园村二号墓、袁牌坊村二号墓、曹四孤堆附属一号墓。从元宝坑一号墓、董园村一号墓、曹四孤堆附属一号墓中发现了数量可观的字砖,令人注目。
曹腾、曹嵩之墓
董园村一号墓合葬着身着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的死者,二号墓埋葬着身着铜缕玉衣的死者。用银丝、铜丝连缀玉片缝制而成的衣服,显示着墓主人尊贵的身份。一号墓出土的字砖上有“为曹侯作壁”字样,显示墓主人是拥有侯位的。因此推测这两座墓一座是曹腾的,一座是曹嵩的。一号墓是夫妇合葬墓,二号墓的墓主是独身,田昌五进而判断一号墓是曹嵩的,二号墓是曹腾的。
延熹七年(164)的年号也见于一号墓的字砖上。《水经注》记载曹腾的碑为延熹三年(160)所立,虽然与之相比字砖上的年号迟了几年,但将一号墓视为曹嵩的墓也是妥当的吧。《水经注》中没有关于曹腾墓的记述,但记载了与其相关的碑位于曹嵩墓的北边。推定为曹腾墓的董园村二号墓在推定为曹嵩墓的一号墓的南边,这与《水经注》的记载出现矛盾。田氏认为可能是《水经注》的记述有误。
马园村二号墓有刻有“曹宪印信”的铜印出土,由此推测墓主是曹宪,但曹宪是何人物不得而知。田氏认为可能是曹操的长女,她嫁给了汉献帝。若如田氏所言,她埋葬在此地就很奇怪了。
袁牌坊村二号墓有残碑,碑上有“炽”字。田氏认为这是曹炽之墓的可能性很大。碑文的开头一句话写有“侯历代式昭”,此墓主人可能也拥有侯位。而曹四孤堆附属一号墓的砖上有“君侯家作”的文字,被认为指的是曹腾、曹嵩。由此可以理解成他们受到了曹腾、曹嵩的影响。总之,曹氏一族确实得到了曹腾、曹嵩的荫庇。
这里曾发掘出刻有“作此大壁”“为曹侯作壁”字样的字砖,曹四孤堆附属一号墓也发现了类似的字砖,上刻“为上大夫作壁”。看来除了墓葬,这里某处还有为曹氏营造的防御墙吧。民间“苍天已死”的谣谚在动荡的时局下流传,豪族曹氏为保卫宗族、乡党而做的准备一刻都不敢懈怠。
曹操的成长经历:少年放荡
曹操生于东汉桓帝永寿元年(155), 这一年份是由曹操薨于建安二十五年(220)、享年六十六岁的记录倒推出来的。他的出生场所没有记载,可能是在洛阳的私邸中吧。曹腾晚年在宫廷中任职,子孙得到他的庇护,曹嵩因贿赂而得以入朝任职,可能是在曹腾死后,曹嵩出任据说是其第一份官职的司隶校尉。
《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记载:“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 不治行业, 故世人未之奇也。” 曹操年少时,就如日本的织田信长一样,是个放荡公子,不修品行,诡计多端,侜张为幻。具体的事例也多少流传下来一些,矫饰诓骗,毫无信用的例子数不胜数。
曹操出于宦官之家,属于所谓的浊流豪族。因为后来他的政权与南方的吴国对立,所以吴地满是诽谤曹操而虚实难辨的书。对曹操的非难,《三国演义》自不待言,此外,对他丑化最厉害的就是《曹瞒传》。《曹瞒传》中记载,曹操沉迷于飞鹰走狗,他的叔父见后屡次向曹嵩告状。曹操对此很是厌烦,便在路上遇到叔父时作中风状。叔父信以为真,言于曹嵩,曹嵩大惊,立刻叫来曹操,曹操回答说:“我本没有中风,但因得不到叔父的宠爱,所以被他讲了坏话。”于是,曹嵩不再相信叔父之言,而曹操愈发肆意妄为。
又有一日,曹操与袁绍游,潜入正举行婚礼的人家,盗出了新娘。袁绍失足坠入枳棘丛中动弹不得,此时曹操大声叫道:“小偷在这!”袁绍吓得魂飞魄散,遂使出全身力气而得以脱身。这个故事收录于魏晋士人轶事集《世说新语》之中。曹操的无赖行径与诡计多端为世人所传。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在于将曹操与他的劲敌袁绍编排在一起,但同时也暴露这故事其实是杜撰的。袁绍的家乡在汝南(今属河南),与默默无闻的曹操不可能有日常接触。袁氏一门还是名士中的名士,曹操连做他玩伴的资格都没有。
曹操到处游玩的同时,似乎也读着书。晋代孙盛的《异同杂语》中记载了他潜入中常侍(宦官)张让家中的故事,然后写道:“(曹操)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这句话就是明证。但是这句话的前后叙述涉及相当长的时间,学问部分与曹操的著述并提,因而前者是否是游荡时期的产物还存有疑问。但正是因为在学习方面没有松懈,所以不难理解,曹操出仕之后,很快就官居议郎。
放荡的背景
年轻而精力旺盛的人,无法如自己所愿去发挥能量,被置于一个限制自由发挥的环境中时,往往会表现出如曹操那样的无赖行为。由于曹操生于浊流之家,故受到了相当大的制约。正是少年时期的经历,决定了日后曹操想要接近名士阶层的行为。
因此, 曹操和父亲曹嵩的关系就不怎么融洽。他大概对父亲一个劲儿地向宫中行贿而取得高位的行为感到厌恶吧。所以后来董卓占领国都洛阳,曹操举兵讨伐时,曹嵩并不追随, 而是用百余辆车载着积攒的财产和小妾, 想要去琅琊( 今属山东) 避难。而此时曹操的兄弟曹疾、曹德也和父亲一起行动。由此可知, 曹操和他的兄弟也不太合得来吧。
曹嵩的财产被军阀陶谦觊觎已久,他们一行因此被*。之后曹操的复仇战导致了骇人听闻的残虐*戮。当时的士人,不管与父亲的实际关系如何,都有为父尽孝而进行复仇的意识。性格刚烈(这点也和信长相似)的曹操遇到这样的事情,采取了更加严酷的手段。而这件事同时也成了讨伐敌对势力陶谦的合适借口。这场战争的情况下文再述。
曹操的身高
曹操似乎对自己比一般人矮这件事很介意。
《曹瞒传》说他“为人佻易无威重”,大概是因为曹操喜好音乐,倡优通宵达旦地在旁侍候,与人谈话时常常调笑戏弄,无所隐藏而喋喋不休吧。这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曹操年轻时生活习惯的延续,另一方面不也可以理解为他成功的韬晦策略吗?曹操没有自带威严的体格,而通过这些行为,达到了出人意料、取得主动的效果。
《世说新语》采录的轶事中有下面这样的故事:
魏武(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此使。
依据这个故事,曹操是具备威仪的,远未达到自惭形秽的程度。
另外,刘备据传“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诸葛孔明号称“身长八尺”。由此看来,他们在外貌上都比曹操优越得多。

本文节选自[日]堀敏一著,张恒怡译,陈苏镇审订,《曹操》,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2月出版。有删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