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常有人在邕江流域打捞到一些奇异的匕首、短剑,这些武器造型独特,纹饰精美,与古代中原流行的短剑大相径庭。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这件人面弓形格剑上,可以清晰看到上面的人面纹图案。
人面弓形格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战国人面纹短剑 柳州博物馆藏
相似的剑在柳州博物馆也有一把,人面纹只是此类短剑的其中一种纹路。
战国一字格卷云纹铜剑 南宁市博物馆藏
南宁市博物馆的这把战国一字格卷云纹铜剑,做工精细、纹饰精美,以棱脊为轴心,向上伸出三簇卷云纹,此类卷云纹也颇为常见。南宁市瓯骆遗粹博物馆则收藏了一些征集回来的短剑,其形制相似,纹路则各有不同。
让人惊奇的是,出土于墓葬的短剑往往锈迹斑斑,布满历史的痕迹,而从江河中打捞到的短剑不见锈迹。专家分析说,这是因为从广西邕江、右江、郁江流域出水的短剑,因为水中隔绝了氧气,因此不见锈迹。而墓葬中出土的短剑则由于土壤腐蚀严重,所以容易生锈。
仔细看来,这些短剑的器型跟中国第一个岩画类世界遗产花山岩画中出现的扁平短剑十分近似,莫非它们就是画中武器的原型?
这种短剑大多为战国至汉代时期的产物,与花山岩画的绘制时间基本重合。在岩画中,佩剑的人物明显在中央,很显然是部族的首领。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的骆越先民的贵族把这种剑随身携带,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剑,号称百兵之君,最初代表着君王、诸侯的威仪和力量,中国出土的最早的青铜剑在商代晚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铸剑技术的发展,剑已经不再是君王的专属名器,成为了诸侯、大夫、士阶层的随身之物。干将、莫邪、夫差、勾践等名剑,伴随着或凄美或壮烈的传奇而名传千古,并衍生出了佩剑、赠剑、剑舞等剑文化。那么,骆越先民的佩剑从何而来,他们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铸剑技术的呢?
在中原剑文化发展繁荣的同时,远在岭南的广西,也有了自己的剑文化。八桂先民的武器铸造历史非常悠久,这是百色那坡感驮岩出土的一件残破石范,它铸造出来的青铜刮刀,可以切割动物的皮毛、骨肉。通过碳14测年,这件石范的年代为距今约3300年前的商代中期。从考古遗存来看,专家推测早在商代,铸造武器的技术就已经从中原传入广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八桂先民已经可以自主铸造更加先进的铜剑。
南宁市武鸣区马头镇的安等秧,壮语名为“宝剑竖立之地”。1980年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400多座战国墓葬,出土了不少青铜剑。珍藏在南宁博物馆的这一把铜剑,出土自安等秧M84号墓,铸造于战国时期,整体造型与楚国流行的铜剑样式非常相似。在战国晚期,楚国大力向南部发展其势力,甚至在岭南建立了“洮阳”等郡,因而楚国的铸剑技术可能通过贸易或者工匠交换等原因,传入了桂南一带的骆越先民部族中。
有了铸剑技术,而且由于武鸣区马头镇元龙坡西周古墓群也曾出土过石范,加上附近又有著名的两江铜矿,所以可以推测,这些铜剑极有可能是在本地铸造的。
有意思的是,安等秧附近的大明山,因古代经常有人在此捡到宝剑,因此也被叫做“镆铘山”。宋·王象之 《舆地纪胜》里说:“镆铘山,昔有人得古剑于此,故名。” 这些捡来的古剑,应该就是周边古墓中的宝剑。随葬剑器的盛行,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剑文化已经传入骆越部族,中原和岭南的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
先秦时代的骆越部族里,珍贵的宝剑大都集中在贵族和战士的手里,平民使用的是矛、箭簇之类的武器,所以传入岭南的剑文化,也只在贵族首领的圈子内流行。那些样式精美、纹饰繁复的短剑可能并不具备战争功用,只是作为一种狩猎、防身兵器、装饰品或者祭祀礼器。花山岩画上这把短剑的主人手举短剑,脚下有一条狗,可能正在宰*牲畜,用作祭祀。
在南宁市瓯骆遗粹博物馆中,收藏着不少骆越短剑。从这些兵器的样式、花纹中,可以感知到两千年前骆越人灿烂的青铜文化,以及先民所崇拜的自然万象。
人面纹一字格铜剑 南宁市瓯骆遗粹博物馆藏
博物馆专家顾问张伟强告诉我们,在所有的纹饰之中,带有人面纹的是级别最高的,是因为骆越人早期没有文字,只有与天体之间进行对话,然后在天体中寻找自己的存在,于是就把对自我的认识,铸刻在短剑上以显示等级。
在先秦时期,八桂大地上有两个文化族群,位于桂南的是骆越,位于桂北的是西瓯。与骆越故地的青铜器多为自主铸造不同的是,西瓯故地的青铜兵器则带着更多的中原色彩。在桂林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的兵器中,铭刻有孱陵、江、鱼等楚国地名,按照当时的习惯,应该是在这些地方铸造后带到广西来的。但这些兵器究竟是通过贸易来到西瓯部族,还是由楚国军队在此驻扎时带来的,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孱陵”铭铜矛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环首刀以刀柄处带有一个圆环而得名,这个圆环是用来系绳索以固定在身上的。环首刀在战国时代已有雏形,到汉代时已经非常流行,汉环首刀大多在60-100厘米,刀刃平直或略带弧线,装饰朴实无华。这些看似简陋的刀,在战场上却散发着无坚不摧的气息,否则也不能成为汉军横扫天下的制式兵器,但是,有趣的是,环首刀最初的功用,并非用来打仗,而是用来在竹简上刮除文字。《后汉书》中有载:“古者记事书于简册,谬误者以刀削而除之,故曰刀笔”,因此“刀笔吏”一词,也用来称呼这些掌管文案的官员。
收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这一把西汉错红铜龙虎纹漆鞘铜削刀,长约24厘米,宽1.2厘米,出土于贵港风流岭31号墓,伴随它一同得见天日的还有一匹大铜马。专家根据这把刀推测,其主人可能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
西汉错红铜龙虎纹漆鞘铜削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为何一把削刀可以证明其主人有行政职务呢?原来,古代人在竹简上写字后发现错别字要修改,必须先用削刀刮去一层,再另行写字,佩带削刀表明此人经常写字。削刀在这时,代表的还不完全是武将的意象,而是文官的象征。
环首刀是如何从在竹简上刻字改字的工具,变成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兵器呢?花山岩画上象征首领身份的配刀,后来又怎样演变成了俍兵用来保家卫国、勇逐敌寇的壮刀?请关注《广西故事·百越神兵》系列节目。
本周日(4月28日)22:00 下周日(5月5日)22:00
广西卫视播出的《广西故事·百越神兵》(上、下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