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舰队,顾名思义就是天下无人能敌的一支海军舰队,虽然不能说没有败绩才叫无敌,至少也得有几场漂亮的战绩来形容无敌这个词。然而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可以说不仅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漂亮战绩,甚至第一次舰队远征就给我们活生生的上演了一出以多负少,甚至惨遭团灭的悲剧。
西班牙当时是著名的大杂烩国家之一,领域分布分散,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和海上致富航线的畅通,也为了自己海上霸主的地位,国王腓力二世决定组织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双方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开战。
这次海战中,西班牙当时的皇帝腓力二世,派遣了大约130艘舰船,组成了当时实力最强大的无敌舰队,他们的战船武器先进,舰艇威力巨大,而且整支编队兵力达到了三万余人,在当时真可以称为无敌舰队了。而当时英国军队武器装备上完全不如西班牙舰队不说,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基本上都是由一些海盗集团组织起来的,人数大约只有9000余人而已,两方军队相比,实力悬殊很大,西班牙舰队明显占据着绝对优势。
但是,西班牙无敌舰队失败了,在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失败了,而且是那种几乎惨遭团灭的失败。这次海战的失败,也导致西班牙急速衰落,而西班牙海上霸主的地位,也慢慢的被英国给取而代之了。
为什么如此强大的无敌舰队竟然败给了一支由海盗集团临时组成,战力严重不足的舰队呢?史学家们对西班牙无敌舰队惨遭毁灭性的失利,其原因大致有三种说法:
一是根基不稳。西班牙的强大只是表面上的虚假强大而已。西班牙国王菲力二世登基之后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统治,搜刮民脂民膏以应付连年征战的开销,加上他的专横残忍和大肆挥霍,早已激起了广大人民的不满,国内形势不容乐观,危机四伏。所以这次战争从根源上根本就不是全民性的战争,只是统治阶级的一己私欲而已。
二是用人不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无敌舰队之所以惨败,是由于当时的国王腓力二世用人不当造成的。当时腓力二世一意孤行的任命公爵西多尼亚为最高司令官。西多尼亚出身于名门望族,是一位地方行政长官,深得国王腓力二世的信赖,所以被任命为舰队统帅。
但是,西多尼亚公爵他本来是一名陆地将领,根本完全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更是毫无经验。而且舰队上这三万余人大都也是陆战士兵,他们首先要面对的不是怎样去打赢这场海战,而是他们晕船,这就有点“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味道了呀,舰队刚一出海,战力先去了一半。而西多尼亚公爵对这项任命也完全始料不及,他根本没有任何准备和信心指挥这场战争,他也曾要求腓力二世另请高人来指挥,但是并没有被国王获准。试想有这样的将领指挥,别说海战,就是陆战也没有不败的道理。
三是天灾。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无敌舰队之所以失败,完全是因为天灾。舰队远征首先遇到的敌人不是其他舰队或者海盗,而是令人生畏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暴风雨。这是无敌舰队进军时机选择不当造成的,即使当时他们请了潮汐和海流方面的专家。
在无敌舰队启航不久就遇到了大西洋风暴的袭击,无敌舰队许多船只多多少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淡水从仓促制成的木桶中流出,食物也早已大量腐烂变质,即使是优秀的水手们都已经疲惫不堪,更别说大多步兵逗因为严重晕船而失去战斗力。无敌舰队还没有与英国舰队交战就先折损了大部分战斗力。
但是准备了这么久,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的远征,不能无功而返,西多尼亚公爵只得硬着头皮与英军开战,从而导致战事失利。战事失利,舰队仓皇回撤,慌忙之下舰队又是迷路又是走散,还再次遇到大西洋风暴的照顾,至此无敌舰队几乎惨遭团灭,别说能完整回国的舰船,就连人都没能回去多少,大部分士兵都在海上身陨了。
虽然此后西班牙无敌舰队又组织了四次远征,但是加上这次,总计五次,历时13年的无敌舰队远征,可以说都是无果而终的,这也从根源上动摇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海上霸主的地位,加速了西班牙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