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双雄对峙、双重卧底,卧底模式的艺术魅力与吸引力

《无间道》:双雄对峙、双重卧底,卧底模式的艺术魅力与吸引力

首页战争策略无间道谁是卧底更新时间:2024-05-07

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这样可以与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小编也会持续更新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蕴藏冬夏


《无间道》所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而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戏剧性的故事,精良的剧本,演员的精湛表演等,都为其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无间道》的叙事模式更是为人称道,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

双雄对峙模式,双重卧底

在《无间道》中,卧底片首次使用了双雄对峙、双重卧底的模式,双方分别派出卧底到对方的阵营中,以取得对己有利的信息和情报。

希望做一名好警察的陈永仁进入黑社会做卧底,而只想做一名古惑仔的刘建明成为了一名警察。

在这里,刘建明与陈永仁表面上的身份进行了平行互换,二人分别代表两股势力并为维护各自势力的利益而做出背离与表面身份相反的行为。

多年的卧底生活,使得二人都已分不清自己是人是鬼,同处煎熬之中,在双方拉力之下,故事变得十分有趣,是二人永远无法逃脱的命运。

进入无间地狱没有任何摆脱的可能,只能永远受折磨。

双雄对峙的模式不仅使故事合理展开,更从立场相对的两个人在表面身份互换之后,表现各自的身份对其行为合理性的重要作用,无身份状态给二人带来的焦灼感和不安感,使这种压抑的状态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卧底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令他们两个人不得不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不只是自己的责任,更是与自己生命相关的事,一旦身份泄露,难免性命难保。

这要求刘建明在做一个好警察的同时又要为黑社会提供情报,要求陈永仁在做一个忠心的小混混时又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好警察。

两人都努力扮演好自己该扮演的角色,刘建明在警局步步高升,同时也为韩琛提供了各种情报,在陈永仁好不容易获取韩琛交易的情报之时,刘建明成功让其逃脱。

陈永仁同样如此,在黑社会逐步获取了韩琛的信任,但是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原本的身份,没有忘记身为一个警察的责任,从而获得了韩琛交易的消息,透露给警方展开行动。

各自痛苦纠结,寻求解脱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都不轻松并深受折磨,都处在人不人鬼不鬼的状态。

陈永仁每天做梦都要担心自己警察的身份被揭穿,精神处于高度紧张之中,需要经常看心理医生,他曾对心理医生李心儿说“我是个警察”,可是被心理医生一笑置之。

在权力下,在无合理身份的状态之下,连话语权也被剥夺,说实话也无人肯信,整个人处于社会的边缘。

面对如此重大的精神压力以及痛苦,陈永仁最大的任务便是尽快完成任务,回归警队,重新恢复警察的身份,以从这种痛苦之中解脱出来。

刘建明也同样如此,表面上是受人尊敬的警察,背地里一直在做坏人的勾当,出卖同样为警察的同事,他不想继续非人非鬼的生活,但又不能背叛韩琛,背叛会使自己身份暴露,这使他同样痛苦受尽折磨,于是表达只想做一个单纯的好人的愿望,但这种好人必须在坏事的掩盖之下才能实现,本身便具有极大的讽刺意味。

解放和继续受苦

整个故事的结局,刘建明和陈永仁都发现了对方的身份。

陈永仁想要回身份,在挟持刘建明的过程中被韩琛派在警局的另一个卧底击毙;刘建明为了掩盖自己的身份在*死韩琛之后,又不得不把韩琛的卧底*死,与他所说给自己做一个好人的机会形成极大讽刺。

陈永仁“给我一个身份就行了,我只想做回一个普通人”的愿望终于在死后得到了实现,身份得到了恢复,也重新得到了尊敬,而刘建明则要继续受苦,永无休止。

他一直要担心自己的身份被揭穿,而为了保护自己,又需要做一些坏事来隐瞒,而这又与他口口声声所说“给我一个机会,以前我没得选择,我现在想选择做好人”极为矛盾。

所以双重的身份使他无法选择,而只能在两者之间徘徊,是无法摆脱的困境。

《无间道》之后的卧底片的叙事模式

《无间道》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受《无间道》这股热潮的影响,之后几年开始形成了卧底片的一股创作热潮,也出现了很多跟风之作,或者以卧底为幌子,旨在表达其他主题的电影。

如《*破狼》《导火线》,虽然有卧底的故事,但是这两部影片都更以动作场面为卖点,动作戏占据主要部分,十分暴力血腥,卧底故事虽然是重要组成部分,但主要是为整体剧情服务,没有进行深入的表现。

在这个阶段,卧底片陷入了一个恨不得警匪双方每个人身份都可疑,每一个人都是卧底,有全民卧底的倾向的怪圈。

在此影响下,电影的故事剧情也愈加扑朔迷离,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结局往往不再是很明确的白方或者黑方单方面的胜利,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这也影响了之后卧底片的叙事模式,《无间道》之后的卧底片的叙事模式虽并无明显的规律可循,但也有一些共通之处。

叙事时间顺序

叙事的顺序是“叙述者讲述故事的时序”,《无间道》之后,为了使故事更加错综复杂,叙事顺序的选择更多样化。

在使用顺叙的同时,采用预叙或者插叙等手法,造成一种“时间倒错”的效果。

预叙即是“实现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而插叙则是“在顺时序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一段或几段与上下文时间、因果关系不连属的故事内容,使主要的故事进程造成暂时的中断和延宕”。

虽然大多数卧底片仍然按照发现匪方的违法犯罪行为、警方派出卧底进入匪方内部搜集证据、卧底逐渐获取匪方信任,在黑社会站稳脚跟、期间卧底面临巨大的精神困境、任务结束这样大致的一个逻辑顺序开展,但是已更注重采用多种叙事方式,结合闪回、蒙太奇等电影表现手法进行叙事,以达到一种繁复曲折的紧张感。

多种不同叙事时序的结合运用,有利于悬念的设置,使故事更曲折跌宕起伏,引发观者的悬念和思考。

但如果纯粹想吸引眼球而不顾故事进展的合理性,便会使故事结构混乱,不明所以,会给观众造成极大的迷惑。

叙事切入点

在不同的电影作品中,导演往往会以不同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使影片的主题更具有针对性。

《无间道》之后,香港电影人在进行卧底片创作时,更注重选取与以往不同的角度,试图从不同的切入点切入,探讨卧底题材的更多可能性。

《无间道》之前,卧底片多表现卧底在卧底期间所展开的一系列行动和任务,包括融入黑社会生活,与黑社会分子产生兄弟情义,回归警队的努力,对于邪恶与正义的困惑和取舍等等。

大多数卧底的结局要么回归警队,如1997年査传谊的《豪情盖天》;要么抵挡不住压力和诱惑变成恶警,如2001年麦子善的《知法犯法》;要么完成任务的同时死亡。

而《无间道》时期,则对于卧底执行的具体任务进行弱化,加强身份的隐喻,强化他们对于卧底身份下的焦虑,对于身份迷失和身份认同进行思考。

《无间道》使卧底片达到了一个顶峰,但也迫使电影作者思考卧底片的创新之路,他们不得不从更多的方面探讨卧底存在的更多涵义,从更多的角度探讨卧底题材的更多可能性。

影片《黑白道》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表现卧底的困境。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邱礼涛避开了以往重在表现卧底执行任务的过程的思路,而是选择从卧底生涯结束之后,成功完成任务恢复警察身份的角度出发,表现卧底的新生活和新困境。

海生卧底生涯的结束,并不是美好生活的开始,也不意味着可以与过去一刀两断,而是新的困境新的挑战的刚刚开始,之前卧底的行为也必须永远背负。

在香港的卧底片中,卧底不仅仅只是一种特殊的警匪故事题材,以黑白之间的对立、逮捕罪犯的目的、警匪双方互相侦探角力的过程以吸引观众。

卧底的工作属性决定了卧底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在卧底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挑战。

因此对于港人来说,卧底本身就带有文化属性,是香港特殊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的产物,具有话题性和象征意义。

香港电影中的卧底片也以小见大,以此表现港人在如此环境之下的一种状态和面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