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冠县北馆陶镇东南约2.5公里处,有一座古城,城为正方形,当地群众称其为萧城,说是辽宋战争期间,辽国萧太后领兵南侵时,为军事需要而筑。明清以来的府、县志也多有记载。特别是清朝建立之后,萧城曾被列为馆陶县八景之一﹣-"萧城晓烟"。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时任馆陶知县的郑先民,曾写诗凭吊:"荒堡何年筑,相传驻马城。已无霄析警,惟见晓烟生。草长空壕合,云深古堞平。悲风吟野树,犹似旧笳声。"此时的萧城已是"荒堡",杂草丛生,覆盖了城壕,城墙上的雉堞已经被风雨削平,郑诗并未明确指出建造者的姓名。稍晚些时候,刘廷璜在其《萧城怀古》中,却明确指出了萧太后的名字。诗曰:"雉堞何时建,相传萧后名。挹来朝露湿,望去暮云平。碧草征裙色,松风铁马声。千年归圣化,桃李灿边城。"雍正三年知县赵知希在他的长达四十四句的五言古诗中,也含蓄地指出该城是萧太后所筑。诗曰:"花们天骄子,更奇骄女生,黄河一线地,宁以宋为兄。雄师拥秋风,临涯筑方城……"这"更奇骄女生"显然是指的萧太后,而"雄师拥秋风,临涯筑方城"是说萧太后带领雄师入侵中原时,临近黄河筑了一座方城。诗的作者虽都言萧城为萧太后所建,但也是依据民间传说而来,并没有作认真的考证。"相传驻马城"、"相传萧后名",这"相传"二字说的真真切切。的确,在当地关于萧城的传说很多,虽不是确认萧城为萧太后所建的最可靠的文献资料,但也为研究萧城与萧太后的关系,提供了可贵的线索。
萧城历来是研究辽宋战争史的学者们所关注的古城。学者们大都认为这个南距大名澶渊旧址仅百余里的古城与澶渊之役有很大关系,甚至有的就确认它就是萧太后在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入侵澶渊时所筑。但在正史和方志中都很难找到确切的证据。特别是对《宋史》中的有关记载稍加分析,便可知"澶渊之盟"前夕(公元1004年)建城之说不能成立。
传说,澶渊之盟那年(公元1004年),萧太后(辽景宗的妃子萧燕)带着她的儿子(辽圣宗)南侵,她的兵很多,是"盖地而来",每人一盔头土就筑起了萧城,所以也叫"盔安城"。又传,在澶渊之盟那年,因为萧太后在这里曾歇兵驻马,又叫"歇马城"。还传说,城里原有72眼水井,城门都是扭头门,四门和城角都有箭楼,城西南角外有一二亩大的*降斩俘的"万人坑"等。据群众介绍,萧城内东北部前些年平地时挖出很多碎砖瓦,还曾挖出一匹完整的马骨架,萧城南部发现过纵横成行的一些水井。除以上传说外,靠近萧城附近的许多村庄也有许多辽宋交战的轶闻。仅卫河东岸属于冠县的村庄计算,靠近萧城的6个乡镇就有28个村庄有当年宋辽战争的传说。如田、胡、王、温四个马园,据说是当年辽国的喂马园。王、李、宁三个草村当年一片荒草,是辽军的牧马之地。东西沟塞则是改造地形,把深沟堵塞。几个邵村都是辽军的前沿哨所。葫芦营是当年辽军铸造兵器的地方,传说有72盘红炉。斜店乡的"南盘地"则是辽军的南大营盘等。这些村庄的传说虽然不能当作真凭实据,但也为思考问题提供了一定线索。再如东西木堤传说是杨家将大胜辽兵之地,初名"杨无敌"(杨无敌是杨业在雁门关一带落下的称号)后传讹杨木敌,今则称"木堤";北馆陶就是北国;城南某松树就是杨四郎探母别妻拴马的地方;甚至传说聊城县的道口铺原名"盗骨铺",因当年孟良、焦赞盗七郎骨亲而得名,等等。这些传说未免过于荒诞了。总之,萧城与辽方关系的传说是相当丰富的。
从上述传说中,不难看出此城与萧太后关系之密切。有些传说和笔者实地调查的结果是相吻合的。笔者调查的结果是:城为方形,每边长1250米,周长5000米,城墙底部宽26米。整个城垣轮廓清晰,以东北城角保存较好,高12米。西南城角高10米。西北、东南两城角高8米。四城角均沿角向外夯筑一箭楼,西北城角外300米与之相对处有一4米高的夯筑土台,经调查得知其他三个城角亦各有一个夯筑土台,应为当年瞭望警戒设施。四门皆为瓮城型制。瓮城内门居中,外门在瓮城右侧,俗称扭头门。城墙夯层极明显,但厚薄并不一致,每层13、15、18、20厘米不等,所采用的土多为黄沙土并杂有黄酱色胶瓣土。层面可观察出棍夯印痕,夯窝直径6-7厘米。萧城内西侧存有"点将台",残高5米,残存直径10米,夯筑较规范,夯层也较均等,每层约15厘米。
传说中的"扭头门"、"城角箭楼"、"方城"等都得到了证实。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勘探调查时,在城内发现了纵横交错的道路,但没有发现明显的砖石建筑基址。这就有两个可能:一是此城建城不久,还未及搞永久性的砖石建筑,就被弃而不用了;二是辽军入侵中原,多用帐篷作为宿营之用,战争期间来不及也没有必要在城内搞永久性的砖石建筑。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传说中的"驻马城"或"歇马城"的可信程度就更大了。
关于萧城的文献记载,主要来源于明清以降的地方史志。到目前为止,笔者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方志是明代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版的《东昌府志》。该书在《古迹》一章中载:"萧城在县(馆陶)东南五里,宋景德元年,辽主殂,萧后摄国事,率其弟挞览侵澶渊,筑城于此,即歇马城"(《东昌府志·古迹》卷16),仅此而已。清代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前成书的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载:"歇马城在县东南七里,相传宋景德初,契丹军至澶渊,其母萧太后常行军驻此城,因以名。"这里所指的歇马城即萧城。看来顾祖禹的治学态度还是很严谨的。在此,他用了"相传"和"萧太后常行军驻此城"之语。他并没有明确说此城是萧太后所筑,而是说萧太后常"驻"此城,"因以名"。这一个"筑"和"驻",虽为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筑"字是说萧太后亲自督军"筑城",而"驻"字则是说萧太后常在此城驻兵,此城并非她所筑,而是以前就有的。顾祖禹的说法比较符合事实的,但是其后的众多方志中,却总是沿用明代万历二十八年版《东昌府志》之说。如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版《山东通志》载:"萧城在县城东南五里。宋景德元年,辽主殂,萧后摄国事,率其弟挞览侵澶渊,筑城于此,世谓之歇马城。时寇准请帝幸澶渊,挞览方布阵,城上遣床子弩射*之,辽人大挫。请盟而退。垒址尚存。城周围十余里,高三丈,四门俱存,内有二将台。"(《山东通志·古迹》第35-36页,乾隆元年版卷九)此段文字的上半部分即"萧城在县城东南五里……世谓之歇马城也"一段,与明万历二十八年之《东昌府志》中关于萧城的说法除最后一句文字多少不同外,其余完全一样,显然是后者从前者翻抄而来。明代在叙述此事时,有明显的不严谨之处,如"宋景德元年,辽主殂,萧后摄国事……"这段文字让人看了,误以为宋景德元年辽主才死,萧太后才摄国事。其实不然。这一年是辽圣宗统和十二年。辽景宗殂于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圣宗殂于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宋景德元年,辽主殂"之说显然是不确切的。乾隆元年的《山东通志》编写者
们,不加考证,照抄前人,以错传错,给后人造成很坏的影响。如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的《东昌府志》关于萧城的记载,除最后增加了"土人名曰新城,又曰古城"十个字之外,前面的文字基本是照抄乾隆元年《山东通志》上的。嘉庆十三年编《东昌府志》中关于萧城的记载又是一字不差地照抄乾隆四十二年版之《东昌府志》。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版的《重刻馆陶县志》中关于萧城的记载,又是原文照抄《东昌府志》。方志中关于"萧城"的记载虽然版本甚多,且从明至清,时间跨越二三百年,除顾祖禹之《读史方舆纪要》有独道之处外,其余均为后者抄前者,来源只有一个﹣﹣明万历二十八年《东昌府志》,很难作为考证"萧城建筑年代的可靠史料。
萧城的建筑年代,至今仍然是个谜。传说中说它是"澶渊之役"时萧太后所筑,固不可信,明清以降的方志也说是"澶渊之役"时萧太后所筑,更给后人弄清萧城的建筑年代罩上一层迷雾。抛开这些传说与明清以降史志中关于萧城的描述,根据宋、辽两国之正史关于"澶渊之役"前后的记载来分析,发现在澶渊之役前夕,即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十一月,辽军是没有时间筑如此大的城池的。这在宋史和辽史都记载的很清楚,那是一个相当短暂的战役,按照当时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建成如此雄伟的一个城堡是不可能的。据宋史记载,战役的大致过程是那年闰九月乙卯日,真宗才开始诏河北吏民"*契丹者所至援之"。"癸酉日,北平军、威虏军大破契丹,契丹攻北平寨败之。""丁丑日,契丹主及其母并攻定州,宋师拒唐河。""乙卯日,高继祖击败契丹数万骑与苛岚军。"据辽史记载,在这个闰九月内,萧后和其子圣宗乙未日开始"南伐",到癸亥日住在固安(北京南120里)。丁卯日,萧挞揽古占领遂城。庚午日军望都。从双方记载来看,这个月下旬,双方的战斗虽然加剧了,但是只在唐河、保定一带,还是双方互有胜负的。该年十月,宋史记载:"已未日,诏王超等率兵赴行在(即朝廷住的地方)。""丁酉日,始诏宰相议亲征。""癸卯日,以厮铎为首保莫州。"在这一天,"威虏军、苛岚军及北平寨都击败了契丹军。"按辽史记载,在十月中旬,甲午日才克祁州。双方记载说明,在这个月份,辽方南侵并无很大进展。辽方大举南进,宋军全力应敌,是在十一月。按宋史记载:"辛亥日,契丹攻瀛洲败之,*伤十余万遁去。""已未日,契丹逼冀州。""庚午日,宋帝车驾北巡。""壬申日,幸澶渊。""甲戍日,寒甚,左右进貂裘,真宗拒之,挞览犯阵死,契丹求和。"据辽史记载:"癸亥日,军马史遇宋军于洛州击退之。"甲子日,东京留守萧排押宋魏腐官吏田逢吉等以献。""壬申日,萧后和圣宗进驻澶渊,达揽死。""丁丑日,宋使请和,随谴使报聘。"据此看来,这个月份,双方时战时和,很紧张。总起来说,双方对垒的时间,也是辽方到达大名以北的时间,是很短暂的。从辽方在冀州被击败到辽圣宗进驻澶渊总共14天,从宋兵在洛州被辽方击退到挞揽死只有10天。从十二月初一(庚辰日)辽方派使请和开始,以后互相信使往来,便停止了干戈。到该月已丑日(初十日),辽方全军戒严,而后又隔3天(十二月十六日),全军便退出塞外了。
双方记载的日子有点出入。例如:宋史说庚辰日辽使求和,到第六天丙成日订立的盟约;辽史则说,戊子日(成盟后二日)宋使请和,第二天已丑日解除了戒备。这在说法上有一点出入,应是辽方想在舆论上占点上风,看来应以宋史为准。总之,那年十月之前,辽军是在兴城(今河北省迁安县西北)、定州(今沧州东南)一带。按《寇准传》的说法:"是时,契丹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只是*扰而已。至十一月才大举南侵,到十一月下旬壬申日(二十三日),萧太后和她的儿子圣宗才到达澶渊,第三天(二十六日),她的主帅挞揽就被宋方射死了。因主帅已死,士气受挫,所以到十二月庚辰日(初一),辽方就派使向宋求和,这是可信的。按这个时间计算,辽方庚辰日(十二月初一)求和,后隔六天(丙戍日)便达成和约,又隔十一天(丁酉日)便全部退兵出塞是很清楚的。据此看来,辽方从十一月二十五日驻澶渊,到十二月二十五日全部出塞,仅一个月时间。实际上也仅半个月。因为在订盟前14天忙于调兵遣将、战阵攻守,恐无力筑城。在成盟以后,因和约已订,便准备拔营退兵了,又何必修筑城堡,多此一举呢?如果说在辽方进驻澶渊之前那一段时间修筑的此城,那么,肯定不是十月,因为那时辽方还未到达这一带。也不是十一月上中旬,因为十一月初二日(辛亥),辽方攻瀛洲不但未攻开,还被*俘十余万,最后遁去。到十一月初十(已未)辽方攻冀州,还被宋方"击走之"。只是到十一月中旬的十四日、十五日才在洛州遇到宋军,俘获了宋朝一些地方官吏。由此看来好像十一月中旬才得点空闲,但总的时间也不过十多天,未免太短了,况且那时正是严冬,滴水成冰,起土行夯根本无法进行,辽兵再多,也是力所难能的。从现存的遗址来看,其规模、夯层及其坚实成都,绝对不像一个临时修筑的垒址。这一代,历史上多次做过古战场,但当年的垒址,可以说已荡然无存。像萧城这样一个已经千年沧桑仍巍然屹立的城堡,如无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多的人力精心筑造是完不成的,它更不可能像传说中的"每人带来一头盔土便筑城了萧城"。
再从实地调查的城墙夯层来分析,夯层有13、15、18、20厘米不等。最薄的夯层和最后的夯层相差达7厘米之多,显然此城非一次筑成。这18、20厘米的夯层很可能是后期修补城墙的痕迹。萧城并非"澶渊之役"前夕萧太后所建,而很可能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
萧城与辽国特别是萧太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从两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其一,萧城很可能是在1004年之前就已筑成。这从有关萧太后在辽执政时期的文献记载中可找到线索。萧太后在她丈夫景宗去世以后,儿子圣宗长大之前,共掌权25年(公元从984年到1009年)。她和宋太宗对垒过13年,又与真宗对垒过12年。在那一时期,辽宋经常处于交战状态。仅宋太宗就亲自征辽3次,大战过18次。宋真宗这一代仍干戈频仍、和战无常,仅咸平二年一年间的记载就有"九月败契丹于廉良路,十二月驻澶渊,败契丹于冀州(今河北冀县)城南,契丹攻威虏军犯河间,追契丹至黄河等"。在这期间,名义上宋辽两国以海河为界,实际上虽有三关(瓦桥关:今河北雄县。益津关:今霸县。高阳关:又名草桥关,今高阳县东),不足拒敌。大名以北,邢、名、霸、雄等州都是拉锯之地,今天属宋,明天属辽,所谓"职方所记,漫不可考"的混乱边界,长时间处于记载难详的状态。在这个阶段,双方都有筑城备敌的需要和经历。如宋史记载: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就曾诏令"镇、深、赵、邢、名五州管内,县镇悉城之"。当然,这一次诏下,不一定就有萧城。辽方也有筑修边城的记载。辽统和十五年(公元997年),宋太宗去世,无暇顾边,而辽萧太后已摄政15年,辽圣宗已届成年,辽国已达全盛时期。就在这一年,萧太后在两国边界上才可能有所作为。她的兄弟,已官至南院都监、大将军、检校太师、彰德节度使、兰陵郡王的挞揽,就曾上表乞建三城,以靖边患,从之。"因此,萧后又封他为南京(即今北京)统军使。挞揽这个人物,是辽国的出名战将之一,军功很大。辽统和四年(公元986年)宋朝著名将领杨业遇难两狼山,就是被他俘获的。至于他上表乞建的三城都是哪里,没有说明,其中有无萧城便值得思考。如果是萧太后所建的话,很可能是在这一年建立的。
另外,也不能排除萧城是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存在的古城。萧太后南侵时,又在古城的基础上临时有所扩建或修葺是有可能的。因为五代是一个相当乱的时期,从梁至周54年中,少则5年,多则27年就更换一个王朝。在赵匡胤代周称帝到澶渊之盟的44年间,和北方劲敌是战乱不息的。仅太宗赵光义一代的经历就可说明当时的乱况。在双方交战拉锯的边陲地带修筑一个城堡御敌是不可能的,在旧城址的基础上,宋辽交战时,又加以续修增葺是可能的。在这方面,馆陶县志还载有一个说法,即"……名驻马城,又名古城……"但是,什么时间的古城?谁建的古城?均无明文记载。
另据《杨延昭传》载:"……景德元年……延昭上言,契丹屯澶州,离北境千里,人马俱乏,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愿饰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奏入未报,乃率兵抵辽境,破古城,俘获甚众……"云云。按这个时间,杨延昭正在大名以北堵截辽兵,其后调作保州防御使。他破的所谓"古城"是否就是萧城这个古城堡呢?目前资料不足,待考。
综上所述,萧城很可能在宋、辽之前就已经建成。萧太后南侵时,曾驻兵于此,并且又对此城进行了修葺。如果说萧城果真是萧太后所筑的话,很可能是在挞揽"上表乞建三城"时所建,即在984年所建。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