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亮剑》中,有不少经典台词,时至今日都是网络上经久不衰的“名言”。比如李云龙的“老子打的就是精锐”,“二营长,你的意大利炮呢”等等。
其实我们要是注意点的话会发现,剧中每个人的台词风格都是不一样的,加上合适演员的发挥,就给我们奉献了一部非常精彩的战争戏。
台词风格因人而异,实际上也是与其身份背景相符的,甚至不少情节还是有历史原型的。
比如暂7师师长常乃超被俘后,最初很是高傲,一句“鄙人不善奔跑”就演绎得十分到位。其实在真实历史上,国军被俘将领比比皆是,具体状况也是各有不同,类似常师长这样的就有很多。
比如以跑步不行被发现的典型就有新5军军长陈林达(注:国军被俘将领大多穿士兵服装),而想出这个跑步筛高官法子的便是钟伟将军,也是剧中丁伟的原型之一,而钟伟的一些轶事同时还是剧中李云龙的角色组成部分。
当然了,常乃超只是个小配角,出场机会不多。而在剧中的楚云飞身上便集中了更多国军将领的特点,甚至于是台词。
在《亮剑》的解放战争阶段,时任第5军第89师(真实历史上的89师是汤恩伯的基干部队,在13军编制内)师长的楚云飞碰到一批溃军后问对方哪个部分的,答曰74军的。
楚云飞大骂:74军,五万多人,刚上来三天就垮了,就是五万多头猪,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其实短短这么几句话,是包含了很多个历史原型的。
首先这个74军比较有名,稍微熟悉战史的朋友都知道。该军组建于1937年淞沪会战时期,在俞济时和王耀武担任军长时,曾有比较好的对日战绩,抗战后期该军军长由施中诚担任,但实际仍为王耀武所指挥。
抗战中期,该军成为“四大攻击军”之一;到1945年初,又被列为6个“三十四年甲种军”之一,优先换装美械装备。
解放战争时期,该军为整编74师,号称是国军“五大主力”之首,师长由张灵甫出任。不过张灵甫指挥军级部队的能力有限,因此所部在作战中伤亡较大,步兵连老兵成分降低到了40%,内部及友邻关系也愈不协调。
到1947年5月,该师又被我华野主力包围在孟良崮地区,仅仅不到3天时间便全军覆没,成为了所谓“五大主力”中首支被我军全歼的部队。
整编74师覆灭后,以残存的部分部队及伤愈老兵为基干重建,师长由邱维达担任,1948年该师恢复74军番号。重建后的74军仍有一定战斗力,其一部在济南战役中被歼,主力覆灭于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时,74军在邱清泉兵团建制内,最后于1949年1月覆灭于陈官庄。
所以说,74军(严格来说是整编74师)三天垮掉是在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中,在这次战役中华野共计毙伤俘敌32000人。不过这32000人并不全是整编74师的,还包含了打援的战果。
具体就整编74师而言,毙伤俘的总数约为26000人,其中毙伤约7000人,俘虏19000余人。华野另缴获大批武器及炮弹7000多发,子弹208万发。
孟良崮战役中整编74师覆灭后,心情最为复杂的不是老蒋,而是该部的老长官王耀武。
74军之所以能在抗战中有较好的战果,王耀武的功劳是排第一位的。王耀武对上能够负责,跟友邻能够协调,对下级则能服众,甚至还以副业补贴伤兵、老兵,这使得王耀武无论是在74军内部还是外部关系上,都有着特殊的地位。
而且最关键的是,王耀武还有比较强的军事指挥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国军中位居高官者,往往指挥能力与其地位不匹配,但王耀武在指挥军级、集团军级部队的能力上相对还是比较突出的。
为什么我们这里特别提王耀武呢?因为那句“五万多头猪,三天抓不完”的话,其实就是王耀武所说的。当然了,这句话不能对着整编74师去说,而是在莱芜战役李仙洲部覆灭后所说的。
莱芜战役是在1947年2月打响的,之后的孟良崮之战距其不到三个月时间。
在这次战役中,我军也只用了不到3天时间,便歼灭了国军1个“绥靖区”指挥所,2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缴获山、野、榴弹炮44门,战防炮11门,轻重迫击炮205门,轻重机枪1869挺,长短枪15700支,火箭筒61具,枪榴、掷弹筒139具,各种炮弹52750发,各种枪弹2567905发,汽车56辆。
需要说明的是,在莱芜战役前,王耀武已经判断出了我军有歼灭李仙洲集团的可能,于令该部收缩后撤,而当时我军大部尚未进入预定战场,就这样眼看煮熟的鸭子就要飞了。
但此时,“神助攻”来了,老蒋和陈诚根据欧震兵团虚报的战果,认为华东共军已遭“重创”,“损失”16个旅,因此严令王耀武:
务希遵照指示派部进驻新泰、莱芜。新、莱两城各有一军之兵力,敌人无力攻下,敌如来攻,正适合我们的希望。老蒋还特别向王耀武强调:切勿失此良机!
王耀武虽然明白能看出点门道,但也不敢违抗老蒋的命令,于是李仙洲集团这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回来。此后再加上整编46师师长韩练成的“神助攻”,李仙洲这五六万人最终在几天内便被打得土崩瓦解。
所以王耀武在战后的心情可想而知,发出“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的感慨。
可你王耀武这么骂,人家直接当事人李仙洲却很不满意,李仙洲被俘后这么说道:
我们此次失败,主要是国防部战略指导错误,而王耀武先生干涉下面太严,王先生每直接分电各军、师甚至到团,我虽在前方,有时也不知道。我住济南司令部时,只是替王先生招呼普通客人,我和王先生也是几天或一个礼拜不见面,这次到前方来不过是高级传令兵。
其实王耀武也是有苦说不出,本来他察觉到了我军的意图,奈何架不住老蒋和陈诚“微操”啊!
可老蒋向来不是那种愿意背锅的人,莱芜之战后,老蒋直飞济南,痛骂王耀武:
你们只是在莱芜这个战役里就损失了两个军另一个师,损失了这样多的轻重武器,增加了敌人的力量,这仗以后就更不好打了。这样的失败真是耻辱。莱芜既已被围,你为什么又要撤退?遭到这样大的损失,你是不能辞其咎的。
当然了,王耀武毕竟还要用,对李仙洲那就更不能客气了,老蒋接着说道:
这次你选派的将领也不适当,李仙洲的指挥能力差,你不知道吗?撤退时他连后卫也不派,这是什么部署?你为什么派他去指挥?如派个能力好的人指挥,还不致失败。
其实莱芜战役到底怎么输的,王耀武自然心里明白,所谓“抓猪”论多少也有些指桑骂槐的意思。
当然了,就事论事来说,之所以让王耀武发出“抓猪”的感慨,还有一个直接原因。那就是在战斗中国军被俘的人员较多,自李仙洲之下有17名将领被俘,其他官兵被俘者亦达45000余人,所毙伤者只有10000余人,占比约20%。
而在上文中提到的孟良崮战役,除阻击战打援毙伤约6000余人外(注:阻击战俘虏较少),我军毙伤整编74师约7000余人,俘虏19000余人,其中毙伤者占比约为27%。
由此可见,作为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74师在作战中的顽强程度要超过莱芜战役的国军。不过这27%的毙伤比例其实也不算高,之所以死伤这么一些就全军覆没了,原因之一是其所处的地形不利。
但地形不利,为什么偏偏还要上孟良崮呢?如果一支军级部队的指挥官对战区附近的地形都没有基本了解,那么显然是不合格的。
这也是我们在上文中所说的,张灵甫的实际指挥能力较差,难以有效指挥军级部队作战的原因之一。实际上考察张灵甫的履历及战场表现,其在任团长一职时,能力确实也是够的,但到师旅长就有些勉强了。而遇到危机,第一时间找山头,其实也是团长们的第一反应。
所以在抗战时期,一度被现在不少网民看不起的李天霞无论在职务还是战功上都比张灵甫要强。但在国军中,上位者并不全靠能力,因此张灵甫任整编74师师长后,与李天霞的矛盾是很尖锐的。
当然了,有矛盾不假,其实在孟良崮战役时李天霞自己手中也没多少力量,他就是真把家底豁出去,也救不出张灵甫来。
本文谈到这里,大家不难发现,在国军之间从老蒋到陈诚,再到王耀武、李仙洲、欧震,再到张灵甫、李天霞这一级,从统帅到军级指挥官之间是存在非常明显矛盾的。你说该这么做,他说该那么做,光是互相扯皮就够混乱的了。
再加上国军之间派系斗争倾轧,基层官兵又大都是抓壮丁而来,因此一旦被突袭就容易崩溃,一旦崩溃后再强部队的战斗力也便无法发挥,进而形成像莱芜战役这样的“抓猪”式的结果。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类似的场景不是一次两次的出现,而是大量地出现。与国军这种情况相比,我军在战略指导和战役战术指挥上的能力就要强很多了,意见之争虽然有,但一旦确定了方向,就要不折不扣去执行。
其实解放战争的案例放到整个世界战争史上也是如此,一支不团结的军队,上下不一心,尤其在指挥上倾轧无比的话,其便无法适应复杂的作战局面,不具备持久的作战能力,崩溃的临界点较低。一旦部队崩溃掉,那么就一发而不可收拾。
而比较强的部队,不仅仅能打顺风仗,在极为不利的态势下,也能展现出强悍的战斗力,败而不溃。只要军队不溃败,那么即便是失败,最终的战损也不会如兵败如山倒那样可怕。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