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大周才建立两年,为何周武王姬发就忧郁而终?

历史上大周才建立两年,为何周武王姬发就忧郁而终?

首页战争策略仙弈传说异动朝歌更新时间:2024-08-03

周文王的儿子伯邑考在殷商作人质,纣王*了他,将他烹饪成肉羹,赐给周文王,说:“圣人应当不会吃自己儿子的肉吧?”没想到周文王端起来就吃。

姬昌本是商朝的重臣,可是因为得罪了纣王,被囚禁了七年。

他的长子伯邑考为了救父亲,带着珠宝去商朝送给纣王,并甘愿作人质,以换取父亲的自由。

可是纣王生性多疑,不仅没有放了姬昌,反而扣下了伯邑考,让他给自己做车夫。

听人说,姬昌是个圣人,威望极高。纣王心中忌惮,命人*掉伯邑考,将他做成肉羹端给姬昌。

姬昌知道肉羹是儿子的肉做成的,却还是忍着心痛吃了起来。

纣王哈哈大笑,连说:“连自己儿子的肉都吃,算什么圣人?不足为惧!”

纣王认为自己看到了姬昌的愚忠和怯懦,却没有想到一个能吞下自己亲生骨肉的男人,是多么的坚忍!

最终纣王释放了姬昌,放虎归山,终成后患。

姬昌一方面致力于提高本族实力,另一方面进行武力扩张,对外征伐,以固后方。

姬昌死后,因为长子伯邑考已经作古,次子姬发即位,也就是周武王

在姬昌的努力下,姬发即位的时候,国力已经非常强大,世人都说“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姬发对内继续任用姜太公为军师,重用贤良。对外联合了很多诸侯国,争取更多的力量。

不过姬发是个谨慎的人,他虽然确定了灭商的目标,却并不冒进,而是耐心地等待着时机。

姬发即位后的第二年,以祭奠周文王为由,率领大军向商朝国都朝歌进发。

大军一路前进的过程中,不断有诸侯赶来投奔,一致要讨伐纣王。

姬发心下大喜,此情此景表明商纣王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自己的举动是得人心的。

军队抵达孟津时,虽然诸侯们纷纷鼓动姬发继续前行,姬发却意外地下令全军返回。

原来姜子牙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应该再耐心静待时机,不可操之过急。

于是,姬发就带兵班师回朝,将这次半途而废的行动作为一次攻伐纣王的演习。

当姜子牙听说比干被剖胸挖心,箕子装疯,微子隐居,认为商朝已经众叛亲离,能人异士不再为纣王效力,发兵讨伐的时机到了。

于是,姬发拜姜子牙为帅,发动讨伐商王朝的战争。在他的号令下,各地诸侯纷纷前来归附,群情激愤,斗志昂扬。

远在朝歌的商纣王听闻此事,竟不以为意,哈哈大笑,说到:“姬发只有5万兵马,与我70万的雄兵抗衡,岂不是自寻死路?”

双方的军队在距离朝歌70里的牧野会战

战争一开始,商纣王就傻了眼。他的70万大军刚与对方交锋,就纷纷缴械投降,瞬间就土崩瓦解。

人心向背可见一斑。这70万大军中,奴隶和俘虏占了绝大部分,平时受到虐待,怎么还愿意为纣王卖命?趁这个机会,赶紧弃暗投明才是明智之举。

就这样,战争几乎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商纣王仓皇逃跑,最后在鹿台自焚而亡。姬发看到纣王烧得焦黑的遗体后,连射三箭,并砍下纣王与妲己的脑袋,悬挂在旗杆上示众。

商王朝就此覆灭。

随后,姬发建立周王朝,即周武王。追封父亲姬昌为周文王。

周武王伐纣成功,了却心头大患,天下称颂,万民敬仰。按理说应该是意气风发,大战雄图的时候。

可是,他却偏偏忧思过度,一病不起。周朝建立两年后,周武王告别了人世间。

在周文王的基础上,周武王为了讨伐商纣王,整整准备了四年。

在这四年中,可以说周武王是在担惊受怕和多虑多思中度过的。

最初,周朝的实力与商朝的实力还是有差距的,周武王既要想办法提升国力,增强经济,又要联合其他诸侯,招兵买马,壮大实力,还要提防商纣王察觉到他的意图,对他进行镇压。

虽然周武王手下有诸如姜子牙、太公望、周公旦这样能*重臣,但是在这样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周武王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操劳过度,周武王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

武王伐纣取得巨大胜利后,紧绷的神经突然放松,本来强撑着的身体一下子垮下来,也是不足为奇之事。

此时周武王最应该做的就是静下心来,调养身体。

可是,虽然周武王得了天下,也有不少诸侯公开表示拥护他,局势却比表面上看起来复杂得多。周武王不仅没有好好休息,反而更加殚精竭虑。

那么,周武王到底是在忧虑什么呢?

周武王在孟津进行演习时,前来投奔的诸侯达到了八百多个。而后正式讨伐纣王时,参与的诸侯至少上千个。

千万别以为这些诸侯都是一心归顺周朝的,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有的人是因为倾慕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圣人之名,有的人是憎恨纣王的所作所为,还有的人想在朝代更替中捞到一些好处……

到底哪些诸侯国是真心臣服,哪些诸侯国望风而动,哪些诸侯国怀有异心,周武王心里根本没底。

殷商时期,周武王不过是商朝的一个诸侯王,管理的区域有限。

讨伐纣王后,周武王以“小邦”之君的身份面对着如此大的区域和几十个诸侯国,难免忧心忡忡。

很多边远地区的诸侯国,平时就了解甚少,如果他们有什么异动,鞭长莫及,实乃大患。

既然自己能够兴兵讨伐商纣王,那其他诸侯国也可以兴兵讨伐自己。

周朝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兵力不足以应付诸侯叛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武王开始论功行赏,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用自己的人替代或者管理原来的那些诸侯。

他将王族、姜太公、周公旦、召公奭等功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王,建立诸侯国。

这些诸侯国对中央形成拱卫之势,驻守地方,可对周围的殷商遗民进行监控和管理。并可以互相联络,首尾相助。

周武王先后分封了鲁、齐、燕、卫、宋、晋、虢等71个诸侯国,将大周朝的力量分布到诸侯国各处。

殷商统治了500多年,势力盘根错节。而周朝刚刚成立,周人的实力还远小于商朝遗民。

对这些遗民的管理也非常让人头疼,一招不慎可能就会引发动乱。

他曾经向姜子牙咨询,姜子牙给出的建议是,毫不留情,斩尽*绝。

周武王觉得这个建议太过残酷冷血,不利于他的仁君形象,没有采纳。

他又问大臣召公奭,召公奭说,应该有罪的*掉,无罪的放掉。

这个建议虽然合理,却不具备可操作性。殷商遗民人数众多,当时各地没有统一的法律和行为规范,定义是否有罪实在难度太大。

后来,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认为,让殷商遗民回家过自己的日子比较好,至于他们所犯的过错,都推到纣王身上好了。慢慢地再用仁德感化他们。

周武王采纳了周公旦的建议,将代表天下的九鼎展示给殷商遗民,还举行了大型祭祀,让遗民们认可天下已经易主的事实。

可是,对于商朝那些非常重要的贵族,周武王还是非常严厉的。

纣王死后,周武王将殷商故地交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统领。

他把自己最信任的三个兄弟管叔、蔡叔、霍叔调到了朝歌,并且在附近建立起来邶、墉、卫三个国家对朝歌的武庚进行监视。

一旦武庚有任何异动,三位诸侯王就可以发兵镇压。

周武王还着手在洛邑营建新都,由于洛邑居天下之中,将政治权力中心迁移到中原之地,与朝中其他地方联络方便,同时也便于控制殷商遗民分布广泛的中原地区。

制定宗法制,贵族和诸侯的管理有据可依

周武王建立大周后,总是睡不着觉,他说:“殷商乱了60多年时间,民不聊生,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呢?不知道上天会不会庇佑我们呢?”

在此之前,人们之间常常按照血缘关系组成氏族,氏族内部的管理是依靠血缘关系来进行的。

不同的氏族有不同的管理方式,氏族之间难以沟通和联系。

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无法置喙,也很难插手。

周武王分封了许多诸侯,在周朝出现了不少贵族。如果不能将这些贵族内部、贵族之间的关系理顺,就无法好好管理国家。

周武王为此制定了氏族的权利继承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用于区分嫡庶、亲疏关系。

贵族内部的权力继承、财产继承问题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法。

对于土地的分配,周武王采用了井田制。

土地归君主所有,他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再按照级别将土地分赐给下属。种地和收割庄稼的平民按期缴纳税赋。

君主对土地有绝对的控制权,诸侯只能够使用土地,不能够私自买卖土地。

为了更好地管理不同的个体,周武王制定了礼乐制度。

周礼定义了社会中每个个体的地位,国民的行为按照周礼来进行约束。

这是后代法律制度的雏形,可以解决国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全社会和谐共处。

周乐涉及的是宣传部门,他们用音乐来感化和号召国民遵守周礼。

周武王所制定的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一直流传了下来,影响了后世几千年。

对于周武王来说,这些制度几乎都是创举,没有前法可依。

在群臣们的辅助下,周武王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细节和可实施性,难免会花费巨大的心血。

不过周武王在位两年就去世了,他所制定的制度只有个雏形,没有真正地推广下去。

后来他的弟弟周公旦和儿子周成王将这套制度推行天下,为周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扎实基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