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陕西、京东诸路人马都愿听从宗泽调遣。其后,宗泽又在京城四周设置招抚使招集四方之兵,秘密结连两河山水寨及陕西义士,“约诸将共议事宜,以图收复”。
随着京师军事实力的壮大和各方面工作不断完善,宗泽上表请车驾还京,称:“近来老臣颇感神衰力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想来是年事已高,大限将至了。生老病死,是亘古不变的规律,本没有什么好怕的,但现在我却特别害怕,如果就这么死了,实在有负陛下眷顾大恩,死不瞑目啊。我希望自己能迟一点死,而陛下能早一点来,那样的话,老臣可以目睹陛下车驾还京,俯伏百拜,即使身填沟壑,也欢喜不尽啊!”(“近日顿觉衰悴,万一溘先朝露,辜负陛下眷恤怜悯之意,臣死不暝。傥使臣与将士官民获望回辇之尘,俯伏百拜,然后身填沟壑,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书信发出,宗泽天天等,天天盼,盼着星星盼月亮一样盼望着赵构能驾临东京。
就在他痴痴地盼,痴痴地等的时候,一名小将不期而至。
他,就是岳飞。
且说当日岳飞离开之后,王彦的营垒便遭到了金兵数万大军围攻,王彦兵力单薄,只得在夜里仓皇突围而走。
金人精锐尽出,一直追到了太行山支脉九山南麓的共城(今河南辉县市)才收兵。
共城是远古时共工族的居住地,也是西周初年共伯的封地,该地民风强悍,王彦这时虽然“弓矢且尽”,部下只剩几十人,但他以共城为根据地,在召集逃亡士兵的同时也大肆招兵买马,很快就拉起了一支七百多人的队伍。
就是这七百多人,在王彦的影响下,相率刺面,每人脸刺八字:“赤心报国,誓*金贼”,号称“八字军”,屡击金人,给金人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当时盛称“阵头雹散千钧弩,汉上风驰八字军”。
金兵曾召开高级将领会议,讨论发大军再次围攻王彦。居然有人放声大哭说:“王彦的营盘打造得坚如铁石,不是那么好攻的。”(“王都统的营垒坚如铁石,未易图也。”)
王彦对金兵的打击越来越大,以至于两河响应,忠义民兵纷纷前来依附,“绵亘数百里”,气势极盛,成为了金人的心头大患。
远在东京的宗泽知道了王彦的事迹,委任他为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制置两河军事。
这时的岳飞,还在太行山脉和金兵苦战。他和他的队伍,无数次面临绝境,无数次死里逃生。
在金人占领的地区,在深山老林里,在敌我悬殊的游击战中,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连续几个月的作战,有的士兵牺牲了,有的士兵被打散了,甚至偶尔也会有逃兵,但历经过饥饿和死亡威胁,九死一生,岳飞仍在坚持战斗。
太行无限英雄骨,化石犹然望渡河。
此时,宗泽大力连结河东、河北山水砦忠义民兵的消息传来,弹尽粮绝的岳飞拿定主意了,把队伍从山间撤出,南下投奔宗泽。
这个决定一经宣布,部众四顾失色,纷纷劝阻。因为按照当时的军法,擅自出战和脱离部队者,当斩无虞。岳飞是王彦的副将,没经过王彦同意,私自出战,当斩。因为出战,导致所部军队完全脱离了国家的军队编制,当斩。宗泽生性刚直,法令如山,贸然去投,岂不是自寻死路?大家一起极力劝阻。
岳飞毫不为所动,正色道:“你们都是国家的将士,怎么能因为我而失去报效国家的机会呢?我自己犯下的错误,必须由我自己来解决,即使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将士闻言,无不落泪。”
的确,宗泽性情刚烈,眼中不容砂子,史称其早年任馆陶尉,曾“凡获逃军即*之”。神宗朝的宰相吕惠卿实在看不过眼,逢人便叹息道:“宗泽从不阅读佛书,怎知人命难得,安可轻*?”现在宗泽身负重任,本着乱世用重典的思想,治军更为严酷。
所以说,岳飞是抱了一颗必死之心投奔宗泽的,全体士兵的脸上也写满了悲壮。
而这时,正值金军第三次南下,宗泽在孟州(治河阳,今河南孟县)的汜水关拒敌,苦苦思索着对策,金人攻关已经多日了,看样子,恐怕坚守不了多久了。手下的军士前来报告,有人领了一队逃兵前来报到,征询如何处置。
如果是以往,宗泽根本用不着多考虑,让士兵直接拉出去就*了,但今天,他突然来了兴趣,问,你是说他主动带了一队逃兵来报到?快!将他押来见我。很快,岳飞被带了上来。
宗泽走到他的面前,端详着,问:“军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四条规定:军中非大将令,副将下辄出号令,及改易族旗军号者,斩;背军走者,斩。这两条军法你以前知道吗?”。
岳飞平静的回答:“知道。”
宗泽大笑:“知道你还来,真是好大的胆子,来人,拉出去斩了!”
岳飞只是应了一声:“喔。”
宗泽看着岳飞的眼睛,里面竟然没有半分慌乱的神色,只有镇定。
宗泽突然觉得这个人非同寻常,于是,就认真地询问了岳飞的名字及来历。
岳飞说出了自己从军以来的一些经历,宗泽想起来了,这个人在当日赴援东京时负责打先锋,虽然没有亲见,可是这个人的名字留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材”,于是决定留他一命,说道:“按照军法,你当以死罪论,现在是用人之际,且免你不死,望你能在军中努力建功。”(“汝罪当死,吾释不问,当今为我立功!)
汜水关属古成皋县,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区西北部十六公里的汜水镇。关隘高筑在汜水西面的大伾山上,南面连接中岳嵩山,北面是黄河天堑,山岭纵横,险峻异常,当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作为洛阳东边的天险和屏障,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西周穆王曾经在这儿猎虎,并建造“虎牢”困虎,故又名虎牢关。而成就虎牢关赫赫威名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曾在这儿截击窦建德,围城打援,一举擒*两大反王,顺利清扫影响一统天下的割据势力。
大宋抚有中土,将天下分为一十五路,建四京,其中汴梁为国都,称东京开封府,洛阳为西京河南府,宋州为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为北京。现在的四京均在宋人之手,特别是东京,有宗泽坐镇,金人数犯不下,兵锋一偏,准备转掠西京洛阳。宗泽觉察到了金人的意图,率先赶到汜水关凭关守险,挡住金人的去路。
金人连日攻关不下,就在关前列开阵势,显耀兵威。有一名骑将在关下往来驰突,骂骂咧咧,大爆粗口。
岳飞对宗泽说,咱们中原士兵总觉得金人剽悍难以战胜,往往仗还没打,胆气先怯,其实金人也是人,和我们没有什么分别。他们所恃的不过骑兵、重甲和弓矢,关下这员金将骑烈马,披重甲,全身上下包得严严实实的,自以为所向无敌,敢在下面显凶逞能,且看我取他性命。
说完,取来一张铁胎硬弓,弯弓搭箭,两臂使力,弓弦绷紧,弓身发出吱咯咯的声音,惊得旁边所有的将士眼睛瞪得大大的,无不膺服他的神力。
弓满,如月,箭头随着那金将来来往往的身影移动……终于定准,释弦,嗖一声弓鸣,箭出,疾如闪电,快似流星,该虏骑“应弦而毙”,翻身跌落尘埃,而羽箭竟然穿透虏骑的颈脖,带着污血,挟着尖锐的风声,向前飞行了好远,才插在地上。
关上的军士一齐欢呼,声音犹如山崩岳撼。
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喝彩的欢呼声还没停歇,岳飞已经从箭筒里抽出了第二支箭,这次,他的目标是金兵大阵里的那些负责掌旗的旗手。
这些“孰旗者”站在金兵队列的中央,而金兵的队列距城下有百步之遥,在普通弓箭射程的两倍之外了。
不幸的是,他们今天遇上的是天生神力,射技精湛的岳飞!
死亡的气息已悄悄向他们袭来。
“嗖”,一道凌厉的风声响过,站在最中间的金兵旗手翻身倒地,飘扬在半空的大旗在风中摆了几摆,轰然跌落。
金兵阵营里的人还搞不清是怎么回事,“嗖”,又一道风声,紧接着左翼的旗手惨叫着倒地。金兵全懵了,一个个惶惑不安、怵然四顾,又一道风声伴随着惨叫传到了他们的耳朵里——第三个旗手被射死了。
宋军万人齐声喝彩,士气大振。
等金兵搞清楚这个状况,已经连接死了五六名旗手,吓得其他正在执旗的旗手心胆俱裂,惶恐四顾。
岳飞不失时机地向宗泽请战,他说,现在敌众正乱,咱们出关掩击,定会获胜。
宗泽同意了他的请求。
战斗中,岳飞为了继续激励战士的斗志,将自己的头盔摘下,“被发”,披头散发,挥两柄四刃铁锏,“直犯虏阵”。宋军士兵看得热血沸腾,人人酣呼*贼,个个奋勇争先,以一当百,“大破之,追奔数十里”。
这一战,岳飞“纵骑突擎”,大败金兵,“夺甲、马、弓、刀以献”。为虎牢关的历史添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辞家壮志凭孤剑,报国先声震两河。
接下来,双方又相持了十多日,金兵被耗得神疲力倦,终于灰溜溜地退走了。
从汜水关回到东京,宗泽将岳飞升为统制官,经常与他彻夜长谈,大为感佩于他的才华、勇气和资质。
有一次,他语重心长地对岳飞说:“以你的勇智材艺论,堪称一流良将。但你偏好于*,而对古战阵法极为轻视,这样是不行的。现在嘛,作为一个偏将还可以,但要成为统率三军的大将,岂可不习兵书阵法?!”(“尔勇智材艺,虽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非古法,今为偏裨尚可,他日为大将,此非万全计。”)说完,从案桌上取出几本阵图兵法相授,其中有宋太宗赵光义绘制的《平戎万能全阵图》和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所编写的《武经总要》。
当初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赵光义呕心沥血,费尽心机专门针对辽人的骑兵军团研究出了一套步兵的布阵图。
骑兵骑在马背上奔驰驱策可以形成巨大的冲击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速机动的骑兵部队就是冷兵器时代的机械化部队,具有大规模*伤力!但是,中原马匹奇缺,即使有,也本地圈养的,这些马匹比较矮小,速度慢,耐力不足,爆发力也欠佳,和辽人的马匹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因而和辽人作战就不得不考虑如何以自己的步兵优势去对抗骑兵。
和辽人相比较,宋军的优势是掌握了高超的锻造技术,武器精良,战甲一般用铁制造,防护性能好,如果能组成科学的步兵方阵,就能在正面作战中所向无敌。
赵光义和他领导下的军事团体经过反复的推演和刻苦的研究,在古人留下的八阵图的基础上,结合了宋朝特有的神臂弓、子母弩等特种武器,由弩兵、盾牌兵、长槊兵、重步兵、骑兵和机动步兵等多样兵种排成大阵,画成图形,在实际中操练,层层叠叠,变化无穷。
宋仁宗赵祯的《武经总要》,把“古阵法”、“大宋八阵法”都绘图说明,并在《阵法总说》中强调说:“孙武云:‘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混混沌沌,形圆而不可破’,不用阵法,其孰能与于此乎?”
也从仁宗一朝开始,《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靖问对》等七部经典兵书被汇编在一起,宋神宗于元丰三年(1080)命令当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司业朱服等人组织力量校定、汇编、出版上述七书。武学博士何去非参与了此项工作。校定这七部兵书,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到元丰六年(1083)冬才完成了刊行的准备工作。校定后的这七部兵书命名为《武经七书》,共25卷。这是北宋朝廷从当时流行的三百四十多部中国古代兵书中挑选出来的,作为武学经典。《武经七书》和《武经总要》从此成为了各地方军事学校的必修课程。
得到这样的奇书,岳飞如获至宝,欢喜不尽。
然而,才粗读一遍,岳飞便将书束之高阁,置之不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宗泽觉得非常纳闷,问他,“那些行兵布阵之法,你读得怎么样了?”
岳飞回答道:“按图布阵,属于拘泥不化,兵无常形,所以不必深究。”
宗泽听了,非常不高兴,说道:“照你说的,太宗的阵法是没有什么用处了?”(“如尔所言,阵法不足用耶?”)
岳飞认真回答道:“布下阵势,然后交战,是战场上最常见不过的战争模式,但这阵法的布置不应该一成不变,而应该在于统帅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充分利用和灵活调度,所谓运用之妙,存于一心,请留守明察。”(“留守所赐阵图,飞熟观之,乃定局耳。古今异宜,夷险艺地,岂可按一定之图。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若平原旷野,猝与虏遇,何暇整阵哉!况飞今日以裨将听命麾下,掌兵不多,使阵一定,虏人得窥虚实,铁骑四蹂,无遗类矣。”
宗泽一愣,看着岳飞,没说话。
岳飞又解释道:“留守所赐的阵图,都是清一色的固定格局。试想,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同一季节,又有雨雪风雾,不同的地点,又分广狭险易,两军对垒,难道都照搬书上的阵图?兵者,诡道也。用兵之要,贵在出奇制胜,两军相遇,敌人还没摸清我的虚实,我已取胜,那还用得着布置阵势?现在我兵力不足,布阵反而让敌人得知我军的虚实,弄巧成拙。”
沉默了良久的宗泽,最后说道:“你说的是对的。”
在此,插说几句宋朝的武举制度。读者可能在很多小说和戏曲中,都看到过这样的桥段,说岳飞曾参加武举考试,枪挑小梁王,夺下了武状元。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