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最东端遗址文化名城,是古丝绸之路起点之一。
洛阳,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洛阳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近年,洛阳与西安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丝绸之路起点之争。各种出土文物在力证:洛阳在丝路上留下的印记是不能被磨灭的。
2006年8月上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中国国家文物局主持的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调会在新疆召开,会议形成了“共同行动纲领”,确认洛阳是丝绸之路中国段起点之一。
东汉时,记载丝绸之路上各国的距离,均以洛阳为出发点。东汉后,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皆以洛阳为都,并留下大量相关的遗迹、遗物。洛阳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得到确认。
那些洛阳出土的色彩绚丽、神态各异的胡俑和骆驼俑无不向人们昭示着:踏上丝绸之路,避不开河南,离不开洛阳。
洛阳作为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王朝的都城,客观上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从这里延伸出七条连接广大区域的丝路支线;数百年间,以洛阳为中心,发生了“万国来朝”等许多中西交往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丝绸之路上的商贸活动,丝绸、瓷器、茶叶、中药、树种等中原物产源源不断输入西域,西方物产也大量输入中原,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