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列国形势与战国时期的形势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周朝王室的角色变化;另一方面,各国争霸的局势变化。
先说说周王室的角色变化
春秋时期的周天子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周王室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春秋开始!
据史料所载,此时的周王室虽已名存实亡、大权旁落、各国互相征伐.........但是,周天子作为天下正统的名望还是存在的。而且各国在互相征战的过程中几乎都少不了周天子的身影。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齐桓公在成就霸业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声望且名正言顺的组织会盟、当选盟主,他会尽量拉近自己与周天子的关系,然后以周天子的名义行事。而且每每都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此看来,在春秋时期,东周虽已名存实亡,但其在法理与名义上,天下共主的身份还是在的。
战国时期的周天子
如果说春秋时期的周天子名存实亡的话,那么战国时期的周天子不仅“实亡”而且“名也不存”了!!
史学界关于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并不明确,但基本上都认定为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东周由春秋时期步入战国时期!
在战国时期里,秦、魏、韩、赵、楚、燕、齐七个强国互相争夺天下,形成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而此时此刻,已经听不到也没人在乎周天子的声音了!
再说说各国争霸局面的变化
春秋时期的争霸局面
在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数量异常庞大,足有数百之多!
所以,春秋时期的各国争霸局就是一场大混战——杂乱至极!
当然,在长期混战的过程中,不断的有弱国被消灭,也不断的有强国在崛起............其中,先后诞生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五位霸主,被称为春秋五霸!
再后来,随着混战的持续,诸侯国的数量发生锐减,局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朗与清析。
终于,三家分晋,东周从百国混战的春秋时期进入到由七大强国争天下的战国时代!
战国时期的争霸局面
如果把东周各国的争斗比作一场竞技赛事的话。
那么,春秋时期就属于初赛与淘汰赛阶段,在这个阶段,参赛的选手众多,实力也参差不齐!于是通过大量的赛事与竞争,最终淘汰了弱者,留下了强者!
显然,战国时期就属于初赛与淘汰赛过后的循环赛和决赛阶段,通过春秋时期的筛选,弱者基本已经出局,最后留下了七名实力最强的选手,这七名实力强劲的选手将在战国时期互相竞争,最后决出了唯一的获胜者——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