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时代的社会大变革中,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为巩固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君主政权,提出了不同的建国方略及哲学思想,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盛世,这对于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学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春秋战国时代是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盛况,各种文化思想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概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儒学思想。
儒家以孔子丶孟子和荀子为代表,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目的是以"礼"教化人的思想,以"仁”为做人准则。
二,道家思想。
道家以老子丶庄子为代表。其核心是道法自然,按自然规律办法。作事的准则是"无为而治”。
三,墨家思想
墨家以墨子为代表。其思想核心是"兼爱”。以"重利丶贵义"为作人标准。
四,法家思想
法家以韓非为代表。其思想核心是以法作为人的行为准则,一切以法行事。
五,阴阳家思想。
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其思想核心是"五德终始论"。目的是用其理论来解释国家更替的必然性。
另外,还有杂家思想丶兵家思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