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形式是指作战行动整体或基本的表现形态,如革命战争年代的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以及现代特种作战、联合作战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创新发展,战争形态加速演进,未来战争将呈现出许多新的作战形式,重点体现为以下四类。
政治博弈下的认知攻防战
认知攻防折射政治博弈。认知攻防作为政治博弈必不可少的手段,成为未来战争的新焦点。近几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交战国以及第三方国家都开展了强大的认知攻势。叙利亚战争中,除了叙利亚政府及反政府武装,美、俄、英、法、土等多个国家纷纷在各种场合传达本国声音,表达各自诉求,开展战略博弈;纳卡冲突中俄罗斯几次调停失败,直接原因是亚阿两国指责对方首先开火,根本原因则是大国背后的政治博弈所致。
认知攻防贯穿作战全程。认知攻防将从战略、战役、战术各层级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并且先于作战行动发起,晚于作战行动结束。美军在对伊拉克开战前就以其拥有“大规模*伤性武器”为由制造国际舆论,寻找出兵借口。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国际社会对美国发动战争的谴责与质疑依然不绝于耳。在作战中夺取认知优势,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认知攻防交锋空前激烈。交战双方将利用各大网站、社交平台、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以及自媒体等,开展持续的认知对抗。认知对抗主要表现为大力宣传造势,引导国内外社会和民众思想意识,塑造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舆论态势和政治导向,甚至可能会采取颠倒是非、混淆视听、虚假报道、散布谣言等伎俩大做文章,如美军利用“白头盔”组织制作假视频指责叙利亚阿萨德政府使用化学武器。战场上,交战双方通过开展心理攻势、制造“战争迷雾”、干扰对手判断,力求鼓舞士气、凝聚意志、攻心夺志、瓦解敌军。
有限规模下的慑打一体战
战争目的有限决定慑打一体。战争中,交战双方作战目的均是希望通过有限规模战争,以最小代价、最优途径达成最大效益。威慑的目的是避免战争发生或者升级,尤其是对于有核国家而言,核威慑作用要远远大于核打击价值。此外,常规威慑及新兴领域威慑作用将愈发明显,如太空威慑、网络威慑、信息威慑等都将产生强烈慑控效果,成为控制战争升级的新手段。
掌控战场态势需要慑打一体。战争不同阶段,当一方威慑和打击起到明显效果后,往往会通过多种渠道传达己方战略意图,给对方留出判断与回应的时间窗口,创造机会使对方妥协。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通过无人机夺取战场绝对优势后,亚美尼亚意识到已无胜利希望,最终在俄罗斯的调停下被迫接受停战、割地赔款。通过压倒性、绝对性的优势以及战场态势的非对称关系威慑对手,使其意志瓦解,是以有限规模打击达到战略目的的主要途径。
外部因素干预促进慑打一体。受到多方力量、多种因素、多个领域制约,未来战争不仅是交战双方的博弈,联合国或者其他第三方的介入和斡旋将影响战争的规模和进程。除了军事打击,经济封锁、能源限制、区域封控、舆论施压等手段将在战争中充分运用。受国际舆论压力与人道主义救援等因素影响,“只打军事目标、避免附带损伤”“确保基本民生保障、避免‘人道主义灾难’”将成为交战双方一致原则,“边打边谈、边围边打、围而不打、以打促谈”等情况将成为新常态。
颠覆性技术催生的科技赋能战
高端武器扮演“必*利器”。未来战争,颠覆性技术将催生新型武器装备集群式涌现。当前,世界军事强国已经研发部署定向能武器、空间自主操作机器人、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高空长航时无人机、超远程精确制导炮弹等高端武器,部分已经进入应用阶段。新一代航空母舰、静音潜艇、无人潜航器、远程隐身战略轰炸机、多机理毁伤导弹等武器性能和威力将远超过去。谁拥有更为先进的智能化、无人化、隐身化、精确化武器装备并形成新质战斗力,谁就可能通过“必*利器”赢得战场先机。
智能技术改变“游戏规则”。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6G通信、“互联网 ”、生物交叉等技术的发展应用,不断催生出“算法战”“电磁频谱战”“脑控战”等新的作战样式,改变了战场“游戏规则”;目标身份对比、AI人脸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已运用于军事领域并产生优势作战效益,如伊朗核科学家被击*等,人工智能发挥了核心作用;无人“蜂群”作战、人机协同、分布式*伤、“马赛克战”等概念理论相继推出,将推动未来攻防对抗产生颠覆性变革;在智能技术辅助支持下,智能态势感知、智能指挥控制、智能精确打击、智能后装保障、智能效果评估逐步成为现实。
超常手段打破“惯性思维”。依靠前沿颠覆性技术支持,未来战场将广泛覆盖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制胜机理、指挥控制、力量运用、战术战法、保障模式等都会发生颠覆性变化。制胜机理更加强调由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向夺取制智能权、制信息权、制认知权转变;作战指挥更加突出“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的灵活转换;力量运用更加体现跨域融合、混合编成、模块编组;战术战法更加追求特种突袭、立体突击、灌顶打击、饱和攻击、网络闪击的创新运用;保障模式更加注重统分结合、精确直达、体系融合。
体系支撑下的精确点*战
追求作战效益要求精确高效。未来战争双方将更加注重对关键环节、关键节点、关键目标的“点穴式”打击,力求致盲致哑、断网断链、击点破面、毁脑瘫体。“巴比伦行动”和“震网病毒事件”便是通过精准的软硬“点*”方式将伊拉克和伊朗的核计划扼*于萌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未来除了指挥控制中心、通信枢纽、防空系统、科技设施以及水电油气等基础设施重要目标外,城市地下设施与指挥所、深海通信网及能源管道、天基卫星链等目标也可能成为打击或夺控的重点对象,精确点*战将获得较高性价比。
控制战争消耗要求精打细算。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复杂的作战系统使战争成本较以往大幅增加,按人民币计算,一枚中远程常规弹道导弹价格达2000多万元,一架三代作战飞机价格在2亿元以上,一个航母编队的费用更是高达400亿元以上,这还不算训练、维修、管理等支出。以美军为例,二战时日均消耗1.94亿美元,海湾战争则达到14亿美元,而伊拉克战争总耗资估算高达3万亿美元。为此,未来战争必然追求速战速决、忌讳陷入持久战泥沼。通过大体系支撑下的精确点*战,可以做到目标清晰明确、毁伤快速精确、消耗成本低廉。
减少附带损伤要求精准击*。受国际法律、国际舆论等因素影响,确保普通民众及民用设施安全在未来战争中愈加重要,对平民的误伤引起的负面影响将被空前放大。只有保证武器装备和作战行动的精确性,做到“指哪打哪”,才能避免或减少附带损伤。为此,必须依靠强大的体系支撑能力区分武装人员与平民,让“导弹长眼”,让“子弹拐弯”,以“微创式”打击精准击*,将附带损伤降至最低。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