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魏国、蜀国、吴国,国主分别是曹丕,刘备,孙权。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该版本也成为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传最广的版本。
三国时期位于东汉和西晋王朝的中间,自公元220年起,至公元280年止,跨度60年。
其中“三国”中称帝最早的是魏国的曹丕,他于220年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定都许昌。
公元221年,刘备建立“蜀汉”,定都成都。公元229年,孙权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国号为“吴”。
公元280年,西晋灭亡吴国,标志着三国时期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