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中,可以用昏招迭出来形容。论及最诡异的昏招,恐怕只有国民党那空前绝后的“十字阵”了。那么这个犯了兵家大忌的十字阵,又是如何形成呢?
一、
淮海战役前夕,南京国民政府已然岌岌可危。当时辽沈战役已经进入最后阶段,47万国民党精锐即将灰飞烟灭。当时百万东北*军必将入关,当关外熊虎之师*入中原,恐怕国共内战的大局就应该定下了。
然而蒋介石和他的幕僚们没想到的是,刚刚解放济南不久的华东*军也发动了他们的战争齿轮。作为华东*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刚刚向*斗胆直陈,要求集中华野、中野的主力纵队,决战于淮河以北,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国民党主力。
对于粟裕宏大的构想,雄才大略的*给予了首肯。随后他大手一挥,将华野16个纵队的强大兵力都交给了粟裕。粟裕得令后,立即指挥华野全军完成战术展开,兵分多路南下,吹响了国共决战的号角。
反观国民党那边,又会做出如何应对。就在粟裕大军即将南下之前,国民党曾制定了一个宏大的反攻计划。
当时,华野和中野还未集中,杜聿明想趁此机会先发制人,攻击华野,歼其一部,以改变被动局面。
就当杜聿明决定将此机会告知蒋介石之时,蒋介石却将他另做他用,即撤回蛰伏在葫芦岛的东进兵团,以免他们被东野包围并歼灭。无奈之下,杜聿明只好北上,不过好在他确实不辱使命。使用暗度陈仓之计,将东进兵团撤了回来。
等杜聿明回到徐州,他原本的反攻计划已经耽误了20多天,反而被粟裕先发制人、占得先手。
杜聿明走前,已经对战场进行了布置。豫东、济南战役结束后,国民党上下并没有感到悲观。从始至终,蒋介石和他的国民党集团都极度高估自己的力量,低估解放军的实力。在他们看来,失败只是一时,国军依然能占据战场的主动权。
在阵型上,国民党仍摆出一副攻击的状态,即将部队主力沿陇海路一字排开,摆出一副常山之蛇的模样。若国民党军主动攻击,这样的排布并无问题。然而当华野16个纵队南下,这个阵型就非常不妙了。
都说一字长蛇阵,击首则尾至,击尾则首至,击腰则首尾皆至。这种说法看似很完美,但做起来非常难,这需要指挥官对军队的完全掌控,需要一支训练有素、进退有度、不骄不躁的军队。但是国民党军显然达不到这个要求。
为了稳妥起见,就必须变阵。国军最高统帅部,认为战线应该以徐州为作战核心,主力沿津浦路南北机动,放弃陇海路东部据点如海州、新安镇,甚至碾庄,曹八集。保有宿县等铁路重要据点,黄百韬兵团、邱清泉兵团集中徐州附近作攻势防御。
从阵型来看,就是从东西走向变成南北走向。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对的。守江必守淮。通过津浦路的运力,补给可以源源不断送至前方。徐州方面集结黄百韬、邱清泉、李弥、孙元良等兵团,形成一个打不散、咬不动的“大铁坨”,就算华野有40万大军,也是不好啃的。
死亡十字阵
计划虽然完美,但执行起来很难。就比如国足,我敢说任何一个中国国家队的球员,在野球场上都像马拉多纳、梅西一样,任何动作都能信手拈来。但若与比自己强或势均力敌的对手对抗,他们的动作就会处处变形、顾此失彼、让人发笑。
同理,国民党军确实有能人,制定计划的能力也确实不错。但是粟裕和华野又如何会让你轻松地完成这些计划,必然会出兵掣肘。
因此国民党军的变阵,很快就引发了一场必败的灾难……
二、
在中原,国民党军主要分为徐州“剿总”和中原“剿总”,分别由刘峙和白崇禧统帅。国民党高层发现,中野有向华野靠拢的意思,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1948年10月22日,何应钦召集顾祝同、郭汝瑰等人开会,讨论中原战局。何应钦认为,华野和中野已经有协同作战的可能,而国民党军分属华中、徐州两个“剿总”,分兵对合兵,很容易被各个击破。与此同时,徐州的刘峙上将是个军事思想过时、唯独只剩忠诚的庸碌之将,挑不起整个中原的重担。因此何应钦认为,应该将华中、徐州两大“剿总”统一指挥,而指挥者应由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担当。
相比于刘峙,白崇禧的军事才能无疑要高明很多。在与中野的战斗中,白崇禧占尽了上风,中野大军在大别山几乎站不住脚,最终在极度困难之下不得不退出群山。有如此优良的战绩,白崇禧无疑是统一指挥的最佳人选。
更何况将徐州和华中两大“剿总”统一,本就是白崇禧一直以来的主张。白崇禧卸任国防部长后,就任“华中剿总”司令员。
白崇禧认为,解放军如果大举南下,国共在中原必有决战。守江必守淮,因此华中“剿总”的总部理应设置蚌埠。同时,中原大军必须统一指挥,不得分割,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五省联防,才能有效部署军队,与共产党决战。
然而当白崇禧提出自己的建议,蒋介石却不置可否,反而将华中战区一分为二,即“徐州”“华中”剿总。听到这个消息,白崇禧是震惊的,徐州乃四战之地,作为攻势的起点是可以的,然而战局一旦处于守势,徐州易攻难守的弱点就暴露了。而且刘峙才能平庸,如何担得起中原战局的重任。
于是白崇禧向蒋介石直陈:“中原大军分割使用,将来必败无疑。”结果蒋介石根本不听。原来蒋介石的政敌李宗仁竞选副总统,白崇禧曾出了不少力,蒋介石对他怨恨着呢?哪会听他的话。白崇禧一旦总领中原军政,岂不是会和李宗仁联合在一起向自己逼宫?这可不行。
白崇禧见计不得用,于是赌气避走上海,不肯接受“华中剿总”司令的任命。还是蒋介石派人好说歹说,才说动白崇禧到汉口上任。
而淮海战局的结果也充分说明,白崇禧的构想确实更高明、更稳妥。在何应钦看来,亡羊补牢、尚未晚矣。如今将华中“剿总”与徐州“剿总”合并,白崇禧必会接过指挥鞭。
况且白崇禧带兵,一向不过10多万。领导数十万大军,一直是白崇禧的夙愿。让他总领中原多个国民党主力兵团,不正一偿他的夙愿吗?
10月23日,郭汝瑰带着何应钦的计划飞去北京会见了蒋介石,而蒋介石也表示了首肯。为了稳妥期间,何应钦的计划是“暂归白崇禧指挥”。蒋介石为了显示信任和大度,以坚定的语气说:“什么暂归指挥?就叫健生统一指挥下就好了!”
10月24日,何应钦喜气洋洋地电告白崇禧,让他即刻统一指挥“两个剿总”。10月29日,蒋介石和何应钦联合发来电报,让白崇禧到蚌埠设立指挥机构,一如白崇禧之前所愿。
10月30日,南京召开会议,蒋介石招白崇禧来宁参会。会上,白崇禧满口答应统一指挥,还对华中“剿总”做了一些变更性部署。
然而仅仅一天后,情况却发生剧变。当郭汝瑰报告完徐州“剿总”的兵力部署后,白崇禧突然显现出一副思虑重重的模样,然而又突然变卦:
“你们要我统一指挥,无非就是为了调动12兵团嘛!你们把12兵团调去就是!”
白崇禧此言一发,举座皆惊。统一指挥不是白崇禧一直主张的吗?怎么突然撂担子不干了?
有些学者认为,白崇禧出于桂系军阀的本位利益,存心拆蒋介石的台,让他出洋相。但实际并非如此,白崇禧和蒋介石确实有矛盾,但共同利益更多。白崇禧在台湾也一直跟他的儿子白先勇强调:“总统还是很器重我的!”
白崇禧和蒋介石一样,都是坚定的反共分子。412反革命政变,白崇禧于是首犯之一。大别山期间,白崇禧*起共产党来也是毫不手软。白与蒋只是门户之见;但白与共产党,则是仇敌之间的对决。白崇禧绝不会真正做拆台之事。
那么问题来了,白崇禧为何变卦呢?
三、
对于这个答案,白崇禧之子白先勇给出真正的解释。在台湾,白先勇曾问父亲,当时为何不接过指挥权呢?
白崇禧解释,他答应接过指挥权时,还未全盘通读国军的部署。但当他真正了解国军阵型的摆放,却倒吸一口凉气。
前文也提到,为了应对华野南下,国民党做出了变阵,徐州“剿总”部队由东西走向变为南北走向。但是具体执行,已经出现了巨大偏差。
国民党的几个兵团摆布在陇海线和津浦线上,各一字排开,形成了一个“十字”,而这是首尾难以呼应、互相难以救援的“死十字”。而此时,华野大军已经如同一个巨扇般包了过来。国民党面临被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风险。
对此,解放军方面的刘伯承也洞若观火,他哈哈大笑地说:这是国民党的“死十字”。蒋介石不是信基督教吗?他到时候就将被钉死在这个“十字架”上。
如今不利的态势已经形成,数十万大军的调动也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于是白崇禧向何应钦坦言:
“徐州剿总”如此部署兵力,要想把它改变已经时不我与了。”
白先勇评价:
“十月三十日晚父亲所做的决定,拒绝指挥徐蚌会战,可能是他一生中最艰难,但事后看来也是最明智的一次抉择。那天晚上,父亲心中必然经过一番天人交战的煎熬。综观父亲一生,由统一广西、北伐、抗日,身经百战,往往能以少击众,以险取胜,以战略见长,故赢得“诸葛”美名,无论如何艰巨任务,从未退避。徐蚌会战之前,父亲早已提出“守江必守淮”、“统一指挥”、“五省联防”的大战略,并警告如将华中战区分裂指挥,则这场战役必败无疑,可惜父亲这套有远见的战略不被蒋介石采用。如今事到临头,阵前换将,战略部署全盘错误,而且时间已不容许更改计划,父亲评估:这必是一场败局,即使他出任指挥,也无法挽救。”
仅仅六天后,淮海战役就爆发了。
四、一如白崇禧所料,淮海战役打从一开始,就是个必败之局。在“死亡十字”上,国民党军的每一步都步步惊心、如履薄冰,容错率极低,稍微犯了个错误,就会被围攻、被全歼。首先倒霉的,是黄百韬兵团。
就当黄百韬兵团向西行进之时,一个巨大的意外发生了,张克侠、何基沣突然发动起义,截断了黄百韬西去的通道,徐州东北门户大开。此时杜聿明还没从东北回来,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发挥了他“猪将”的本领,将原本驻守于碾庄圩的李弥兵团调往了徐州。由此,黄百韬失去了与李弥兵团合兵的机会,彻底被孤立了起来。11月11日,黄百韬兵团彻底被围。
就在这时,蒋介石电令“华中剿总”立即调兵参加淮海战役,解黄百韬之围。白崇禧心知这个举措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从行程来看,华中“剿总”的12兵团、第三兵团和王凌云的两个军若要支援徐州,必须经过中野的控制区,很有可能被围歼。而且这些兵团调走后,武汉、宜昌就可能保不住了。
但最终,白崇禧还是放走了12兵团,毕竟这是中央军主力部队,白崇禧自己也不太指挥得动。就这样,黄维兵团在蒋介石的指挥下东行,结果果然被中野围困在东西长20里,南北宽15里的狭长地带。
此时白崇禧手上还捏着10万大军,当战事逐渐吃紧,着急上火的蒋介石又盯上了白崇禧兜里的那点兵。
他命令白崇禧立即将张淦的第3兵团经潢川支援。白崇禧一听更急,这不是“葫芦娃救爷爷,一个一个送吗?”于是白崇禧竟硬顶了回去。
在电话中,白崇禧和蒋介石展开了第一轮对骂。无论蒋介石如何强逼,白崇禧就是不肯松口。蒋介石说:“如果徐州失利,将整个瓦解!抽调后,万一武汉出了什么问题,不要你负责。”结果白崇禧只是冷冷地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蒋介石见白崇禧不肯就范,只好舍近求远,命驻扎在鄂西的宋希濂14兵团驰援。结果14兵团第28军、20军到达汉口时,白崇禧却出面阻止,就是不让调,在何应钦的苦心劝告之下,白才勉强松口。
接着蒋介石又令第2军由汉口开往南京,第2军战力很强,全部美式装备,是蒋介石二线精锐部队。为了防止白崇禧掣肘,蒋介石电令第二军军长陈克非:“该军向南京行进途中,如无我手谕或另有电令,不接受任何人指挥,亦不改变计划……”这里的“任何人”,其实专指白崇禧。
白崇禧闻讯却说:“共产党进攻襄樊,必须控制2军于宜城、荆门一带,而以第79军、第15军向北采取攻势。”白扬言如果蒋介石调走第二军,他就撂担子不干了。
为了此事,蒋介石和白崇禧展开了第二场骂战。蒋介石痛骂白崇禧不服从命令,白却说:“合理的命令我服从,不合理的命令我不能接受。”双方交锋了几十个回合,一次电话讲了半个小时,却毫无结果。蒋介石愤怒地将电话砸在地上,用宁波土话大骂:“娘希匹!”
最终,14兵团和第2军均未赶上淮海战役,也改变不了国民党的必败战局。
对于白崇禧在淮海战役的表现,蒋介石嫡系将领指责他是“黄鹤楼上看翻船”。陈立夫更是恨恨地说:
“敌军自山东济南进攻,而李宗仁桂系的军队却按兵不动。除了按兵不动,还对蒋公不客气,白崇禧打了电报违抗命令,他们的目的是希望蒋公直属部队被打垮,剩下的就是他们的部队了,所以他们的居心十分可恨。”
在笔者看来,白崇禧的用意并非如此。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方面,都有意无意地夸大蒋白之间的矛盾,却忽视他们合作的一面。否则白崇禧又如何会在得罪蒋介石后,放心大胆地逃往台湾,而不是像李宗仁一样,去美国当寓公?
白崇禧对于蒋介石确实有看法,他认为蒋介石打仗喜欢上头,听不进正确的意见,军事上属实无能
与其让已经赌红了眼的蒋介石把所有家底都葬送掉,还不如留下点资本,保住所剩不多的国民党军主力。白崇禧自负的认为,只要自己坐镇,就可以保住华中地区,起码可以撑起西南半壁。
事实证明,淮海战役没有像辽沈战役、平津战役那样,几乎把所有力量都梭哈了进去。80万国民党军,还有25万人撤了下去。不得不说,白崇禧“功不可没”。
因此白崇禧未必就是为了门户私计,其实为的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大局。后来到了台湾,当议员弹劾他在徐蚌会战“见死不救”时,他自我辩解道:
“徐州会战时,我将华中主力5个军1个师驰援徐州,大部分都牺牲了,而另一部分军队要和刘伯承周旋,无法抽调,怎么叫坐观成败呢?”
白先勇后来为他父亲辩白:
“徐蚌会战国民党军战败,流言四起,将败因归咎于父亲在华中按兵不动,不驰援徐州。这当然是不实的谣言,父亲只是代罪羔羊。”
然而即便如此,蒋介石依然对白崇禧遗恨未休。李宗仁赴美后,白崇禧变成为蒋介石最仇恨的敌人。白崇禧死后,蒋介石在日记里恨恨地说:
“白健生真幸运,他居然得到了善终。”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