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尾狐在我们一直以来的印象中好像就是妲己那样妖言惑众的狐媚妖怪,但并不妨碍它成为山海经中最好看的神兽。然而在此之前,九尾狐却代表着祥瑞与子孙兴旺。《山海经》中也有关于九尾狐的描述,说在青丘有一种野兽,它的外边看起来像是一只狐狸但是却有九条尾巴,它的叫声像婴儿,并且会吞食人类,吃了它的肉的人类可以不受妖邪毒气的侵扰。
上古时代中的九尾狐象征着祥瑞,其音如婴儿,能吃人。实际上,九尾狐在先秦时略有巫术性形象,至汉代才转为祥瑞,象徵了多子多孙、吉祥以及帝王之兆。六朝时期风气逐渐转变,唐代之後逐渐没落,再度转回负面形象。 九尾狐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九尾”,传说世平则出为瑞也。《瑞应图谱》中说:“王者不倾于色,则九尾狐至焉”。而《宋书·符瑞志》则说:“白狐,王者仁智则至”。《孝经》援神契说:“德至鸟兽,则狐九尾”。 但是九尾狐最晚在北宋初期已被妖化了,而早期也有吃人的凶恶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