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塔的来历(文峰塔的来历与故事)

文峰塔的来历(文峰塔的来历与故事)

首页综合大全更新时间:2025-06-08

文峰塔的来历,文峰塔的来历与故事

       文峰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古城内西北隅,高38.65米,周长40米,因塔建于天宁寺内,原名天宁寺塔;又因位于旧彰德府文庙东北方,作为代表当地“文风”的象征,故又称文峰塔。文峰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浮屠五级上有平台,下有券门,每层周围有小园窗。塔坐落在一个高达二公尺的砖砌台基上。

       文峰塔建于二百多年前,其名何为“文峰”可从底层的一幅“此地登临宜饮酒,谁人兴起早题名”的对联可以看出。塔在中国的出现,可追溯至佛教传入的东汉时期。它最早用于存放僧侣的“舍利”、遗骸或遗物,供奉佛像或经卷。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赋予它超越佛教范畴的人文魅力。据查,文峰塔也称“文风塔”、“文笔塔”、“风水塔”等,是14世纪以来道教风水学说与封建科考制度双重作用下的产物。修建文峰塔,意在“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盛兴”,是标志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建筑。

      文峰塔由塔河向前三等大户集资所建,塔河与附近的南坝、昆池等乡镇是历来注重文化的地方,昆池曾有建于清同治年间的“陶成书院”,距今150多年的历史,稍近一点的南坝也有“私立精英中学”,塔河再出现文峰塔那就再自然不过了。据传说文峰塔的修建,还有一些来历。

      文峰塔的周围近处有鹿子山、大成寨,远处有五龙观山、文山,群峰耸立,玉树环抱。据传说文峰塔的来历正与这些山有关。文峰塔脚下是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小河即“塔河”,其势蜿蜒,注入南坝与塔河交界的前河主流,而稍远的五龙观临水而立,因其中有五条恶龙而得名,相传五条恶龙日夜作怪,前河水翻波涌浪形成倒流之势,从主流灌入文峰塔脚下的小河,加之小河一带的塔河乡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河水一来,便房屋倒坍,民田毁坏,鸡犬不宁,百姓苦不堪言。但黄天厚土,热恋家乡的百姓竟没有一个搬走,人们只期待有朝一日上天长眼。

      

据清康熙《汾阳县志》记载,清顺治年间,曾任明清两代国子监司业的汾阳籍进士朱之俊认为:“汾西山耸直,而异地(东南方)无文峰塔以应之,为缺憾事”;而风水先生则说:“地面生金,天九成之,四九得十三之数,乃合西方(佛家)塔之图说也”。

朱之俊相信“风水”之说,认为“汾阳县境西高而东南低,不利文脉”。

出于期望家乡日后多出人才的考虑,必须建塔补救,于是汾阳文峰塔得以于康熙年间建造。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