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每个时代对人性的思考。一群跨越多个时代的人,每一次时代的淘洗,最容易让我们见识到一个人的种种美丽与丑恶,看到一个人的坚持,一个人的动摇,甚至背叛。
1924年,正是一个中国开始经历巨大转变的日子,五四运动不久,各种巨大运动都在进行,对于主人公来说,已经陷入了时代的潮流,没有能力经过时代淘洗的人,终将是时代的牺牲品。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革十年,能挺过这三个时代的老人要么是一位默默无闻的隐居于山野之间,要么便是极度聪明,每一次都能找到最好的队伍,那些痛苦的熬过来的人都是英雄,他们的身体与精神遭到了我们所不能想象的痛苦。
所以我们也不会诧异小楼会背叛自己相依为命的妻子,会揭发同台唱戏情同兄弟的师弟,蝶衣与菊仙的自*也是那个时代家常便饭。
电影成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在每一个时代,他都有他们自己的鲜明的性格,小时候善良的师哥,表面乐观的小赖子,愿为爱情牺牲的菊仙姑娘,慈祥严厉而又亲切的老师傅,懂戏通人的青木,被时代洗脑的小四,被时代折磨后疯狂的师哥。而蝶衣,从始至终,都只是入戏太深,愿做那个与霸王共进退的虞姬,小楼说他不疯魔不成活,在我看来他是唯一一个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忘了自己本分的角儿,他忍受了爱人的背叛,时代的诬陷,恶人的欺凌。
他的堕落,只是因为替自己的爱心碎。最后的背叛,也只是最后那点希望破灭了—自己真正所在乎的人也背叛了自己,人都是会崩溃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里面找到一面镜子,那就是自己的影子,人性的美好与险恶,在那里处处彰显。
观影结束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悲哀的结局究竟是谁造成的呢?我们是否要为这样的悲剧寻找一个过错者呢?或者这跨越时代的一个人物的悲剧是理所应当的?恐怕人性的脆弱就是无法面面俱到,时代在演变,总有牺牲所在,而并不是每一个时代都能容忍那些身处风口浪尖而又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人。
人性的悲哀就在这里,时代跨越总是彰显人最伟大,最肮脏,最洁白,最高尚的一面的。乱世出英雄,但更多的人只是沦为了时代的牺牲品。没有谁错了,悲哀的结果是自古以来的必然。时代在改变,我们也不应当回首。
霸王别姬》是一部电影和京剧折子戏,它所表达的含义有多个方面1。 电影通过对京剧文化、艺人经历和历史变迁的探讨,展现了半世纪的风风雨雨,三个朝代的兴衰转变,小人物的一生由此也曲折坎坷。同时,电影也探讨了当时国民生存的艰难状态以及面对生存时善恶人性所展现的思考与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