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徽两优丝苗
徽两优丝苗这个品种适合闲田,也适合麦茬田,整个生育期约135天左右,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产量很好,在高产田块可达900公斤以上。
2、深两优534
深两优534品种的产量也很高,水稻株型低矮,水稻粒较长,米质很好,在杂交水稻中属于比较优良的品种。
3、荃优822
荃优822比较耐粗放型管理,并且产量较高,能在高产田块达到900公斤以上的产量。荃优822的耐高温能力也很强,抗逆性好,结实率好,抗病能力强。
4、连粳11号
连粳11号为中熟品种,分蘖力强,适应性强,也能扛条纹病和黑条矮缩病,每亩平均产量可达700公斤左右。
5、龙粳39
龙粳39成熟期需要128天,此品种的抗病力强,抗逆性强,株高89厘米,抽穗整齐,产量高,米质量好,平均每亩产量为666千克,适合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栽培。
6、晶两优1377
晶两优1377植株紧凑,抗逆性很好,高产、优质。
7、湘早籼45号
湘早籼45号是早籼稻品种,生长期106天左右,株高80-85厘米,叶片粗而直,植株类型适中,茎粗而有弹性,色泽好,不掉落。亩产量平均为500多公斤,适用于湖南省稻瘟病光照区的双季早稻种植。
8、中嘉早17
中嘉早17品种的产量高,株型适中,茎秆粗壮,熟期转色好。
9、南粳9108
该品种属于优质食味型粳稻新品种,迟熟、高产、稳产、优质。每亩平均产量为652.1千克。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10、Y两优957
全生育期140天,抗倒性极强,产量超高。由于生育期较长,该品种只适合闲田种植。第五期超级稻冠军品种,Y两优957还在2019年被评为农业部超级稻。
Y两优1号:是由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Y58S×R9311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由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申报,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3008。
c两优608: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3.5天,比对照Ⅱ优838短1.3天。株型紧凑,长势繁茂,叶姿挺直,熟期转色好,稃尖紫色,每亩有效穗数16.9万穗,株高110.8厘米,穗长23.9厘米,每穗总粒数171.0粒,结实率80.7%,千粒重27.1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6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7.0%,长宽比2.8,垩白粒率39%,垩白度9.2%,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5%。
准两优608:该品种属两系杂交迟熟中籼,在湖南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1天左右。株型集散适中,繁茂性好,生长整齐、穗大粒多,后期落色好。
两优1128:两优1128指的是两系杂交水稻组合,株叶形态优良,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该品种受天气影响很大,如果遇到高温干旱天气,产量与米质会急剧下降。广大农民朋友选种时需要注意。
陵两优211:陵两优211,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09.8天,比对照浙733短0.2天。株型适中,叶色浓绿,熟期转色好,稃尖无色、无芒,每亩有效穗数23.4万穗,株高79.8厘米,穗长18.7厘米,每穗总粒数105.8粒,结实率82.9%,千粒重26.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8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0%,长宽比3.0,垩白粒率26%,垩白度4.2%,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2%。
陵两优104:陵两优104株型适中,长势繁茂,稃尖无色,无芒,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3级。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中抗白背飞虱。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3%,长宽比2.9,垩白粒率66%,垩白度12.0%,胶稠度6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7%。
陵两优611:全生育期110.1天,比对照浙733迟熟0.5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剑叶挺直,长势一般,分蘖力较强,有效穗较多,稃尖无色,穗粒数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小,熟期转色好。
陵两优32:陵两优32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早稻品种,由湘陵628S×中嘉早32号杂交选配。全生育期110.1天,比对照浙733迟熟0.5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剑叶挺直,长势一般,分蘖力较强,有效穗较多,稃尖无色,穗粒数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小,熟期转色好。
丰源优299:该品种属三系杂交中熟晚籼,在我省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4天,比对照金优207长4天。株高97厘米,茎杆较硬,叶色淡绿,叶鞘紫色,后期落色好。籽粒长形,稃尖紫色,颖壳黄色。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19万,穗长22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35粒左右,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9.5克。抗性:叶瘟7级,穗瘟7级,白叶枯病3级;耐寒性中等;米质:糙米率83.1%,精米率75.6%,整精米率66.9%,长宽比3.0,垩白粒率23%,垩白大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