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字子泰(田畴是几流谋士)

田畴字子泰(田畴是几流谋士)

首页综合大全更新时间:2025-06-12

田畴字子泰,田畴是几流谋士

三国奇人贡品总镖头。在野武将,曹操的救星却不受爵禄,存一污点

三国里面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可有一位虽豪气仁义却名声不显,他就是田畴,青年时侠气冲天,中年时占山为王,之后奇计建功却不受爵禄。年仅四十六岁就逝世了,让人扼腕叹息。而田畴就是不做官,一直当在野武将,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田畴(169年—214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今河北省玉田县人,现玉田县为古无终国)人。田畴年少时喜好读书,善于击剑。初平元年(190年),关东义兵兴起,董卓将汉献帝迁至长安。幽州牧刘虞比较忠心,想请一使臣前去朝廷尽其作为忠臣的礼节,送点贡品,可是当时乱兵四起,道路隔绝,怎样才能得到不负使命的人士呢?刘虞与众人议论,大家都说:“田畴虽然年轻才二十二岁,但很多人称他是个奇人。”。刘虞一听就很感兴趣,这个毛头小子靠谱吗?我得见一见他。

于是刘虞就请田畴到府内洽谈,一谈发现这是个人才啊,可以,就他了。于是就让田畴去长安见皇帝。田畴这时候还是个布衣呢,刘虞给他聘为从事,准备车马,让他出使。田畴这个时候就表现出他的不一样的地方,他愣是不当从事,出使可以,不当官。

田畴说:“现在道路阻断,贼寇任意劫掠,如果以官员的身份奉命出使,还带着贡品,很容易出事啊,不如就我带几个人,悄没声息的过去。”刘虞一听,有道理。就同意了他的想法,并且亲自祭祀路神为田畴饯行。这是田畴第一次不想当官。

田畴上路之后,先沿着大路走,趁着四野无人,改道西关,出边塞,沿着阴山直奔朔方郡,顺着小路走,终于到达长安完成了使命。这跟武侠小说中的狡猾镖头一个套路啊。

朝廷下诏任命他为骑都尉,他认为天子正流亡在外,作为臣子不应该承受荣宠,坚决不肯接受。朝廷很赞赏他的道德。三公官府同时召他做官,他都没有应命。这是田畴第二次不想当官。

得到朝廷的答复后,他就快马加鞭往回赶,可还没到幽州,刘虞已经被公孙瓒*害。田畴回到幽州后,明知道公孙瓒会不乐意还是坚持拜祭刘虞墓,在墓前念了朝廷的章表,大哭一场而去。

公孙瓒听说田畴拜谒刘虞墓,非常愤怒,悬赏捉拿他,最后将他捕获。公孙瓒对田畴说:“你为什么擅自到刘虞墓去哭祭,而不把朝廷的章表送给我?”田畴回答说:“汉王室衰败,人人怀有不忠之心,只有刘虞不失忠诚的节操。朝廷章表所说的,对于你来讲并不是什么好听的话,恐怕不是你所愿意听到的,所以就没有送给你看。”公孙瓒很佩服他的回答,就没有*他,后来就把他释放了。

田畴回到了右北平郡,率领着自己家族和归附他的人员共几百人,扫地而盟誓说:“不报主公之仇,我就不再活在这世界上!”于是率众进入徐无山,选了一处幽深险要而又平坦的地方居住下来,亲自耕种来养活自己,占山为王了。这期间不断有百姓归附他,几年间达到5000多户。田畴于是为大家制定*伤、盗窃、诉讼的法律.又制定了有关婚姻嫁娶的礼仪,兴办学校,发展教育,大家都从中受益,使聚居地达到了路不拾遗的境地。

乌丸和鲜卑都派使者来田畴的领地亲善一下,田畴表示我们互相友好一点,你们也不要*人掠货,我也不打你。你们要是惹我,哼哼……

后面袁绍也听闻田畴的威名,多次派人召请他,又随即授予他将军的印绶,任凭他安抚统辖自己的部众,田畴全不接受。袁绍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袁尚又征召田畴,田畴始终没有应召。这又是连着两次不当官。

田畴所在的右北平郡临近乌丸,乌桓多次*害右北平郡的官员,田畴很是愤恨,有讨伐他们的想法而力量不足。恰逢太祖(曹操)北征乌桓,田畴就去献了乘其不备而攻之之计,结果大获全胜,因功被封侯赐地,田畴都坚决地谢绝了,还是不当官。

曹操了解他的志向,就没有强迫他。可是曹操身边的人不干了,你田畴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还不当官,你让我们这些人情何以堪,于是就有人给曹操吹风了,说主公你看,田畴不爱官又不受禄,他想干嘛?他是不是瞧不起您啊,您给他官他不做,太不给面子了吧。说的人多了,曹操也有点动摇了,就让大家讨论,结果曹丕、荀彧和钟繇等都认为田畴是品格高尚,不是矫情。

然而有一件事,却成了田畴的污点。辽东军*了袁尚,把首级送到曹操处,曹操下令:“三军之中,谁敢去哭袁尚就处斩!”田畴因为曾经受到袁尚的征召而感恩,就前往吊祭。袁尚拉拢田畴当官,田畴不当,还献计让曹操征伐乌丸,把袁尚赶到辽东,结果袁尚被*了,田畴又跑来吊祭,显示自己有情有义,实际上太过虚假,这也成了田畴唯一的污点。

一、译文田畴传,田畴字子泰,右北平郡无终县人。喜好读书,善于击剑。初平元年(190),关东义兵兴起,董卓将汉献帝迁至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息说:“贼臣叛乱,朝廷流亡失所,四海倾覆,谁也没有坚定的信念。我身为皇家宗室的遗老,自然不能与众人相同。现在我想请一使臣前去朝廷尽我作为忠臣的礼节,怎样才能得到不负使命的人士呢?”众人议论,都说:“田畴虽然年轻,但很多人称他是个奇人。”田畴这时才二十二岁。刘虞随即礼貌周全地请来田畴相见,对他十分满意,于是让他担任从事,为他置办车马。二、原文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好读书,善击剑。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于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四海俄然,莫有固志。身备宗室遗老,不得自同于众。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曰:“田畴虽年少,多称其奇。”畴时年二十二矣。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三、出处《三国志》·《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二、作品赏析《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也倍加赞赏,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竟毁弃了自己本来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还一直流传到今天。三、作者简介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人。西晋史学家。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蜀国天文学家),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