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岛天后宫的传说(海甸岛天后宫简介)

海陵岛天后宫的传说(海甸岛天后宫简介)

首页综合大全更新时间:2025-06-12

海陵岛天后宫的传说,海甸岛天后宫简介

海陵岛天后宫即为妈祖庙,它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闸坡镇。原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963年撤除,1999年由村民集资重建。新修的妈祖庙仍继承中国庙宇建筑的传统作风,雕梁画栋,造工精致。特别是大门两根蟠龙廊柱,采用全石通雕的工艺,颇有气势;屋脊和飞檐上装饰着各种石雕鸟兽,富有民族特征。

妈祖是福建一带渔民奉祀的神灵,听说原名叫“林默”,女性,宋朝人,居湄洲屿,曾于风暴中只身出海救父兄,后被人尊为海上神灵,清朝时被帝王封为“天后”,因此“妈祖庙”也称“天后宫”。由于海峡两岸都信奉“妈祖”,每当祭奠妈祖大典,两岸同胞信众都一同参与,因而被称为“海峡战争女神”;许多海外华人也信奉妈祖,不少华人聚居之地都建有妈祖庙,外国人称妈祖为“中国的海上女神”。宋元之际,福建莆田官民随宋帝南逃,至赤坎文章湾海边处定居,原籍福建的“妈祖”香火也随之而来,并供奉至今。今庙前有一楹联为证:“湄祖分灵迁赤土,文母香火继莆田”。

海陵岛位于广东省阳江市,享有“南方北戴河”和“东方夏威夷”之美称,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该岛大角山天后宫更是远近闻名。

大角山为海陵岛之最高峰。其山有一余脉,状如灵犀之角,势似神龙入海,直插海底。湾之对面有一将军帽山,形如一颗硕大无比之珍珠,与神龙遥相顾盼,此局被风水师喝地成形,命为“神龙入海戏珠局”。喻入海之神龙吞吐戏弄对面之珍珠。乍看之下,确也维妙维俏,形神俱备,令你不得不叹服风水师之慧眼独具,喝地成形之本领。据说古时大角山草深林密,蚊虫特多,尤喜叮咬神龙,吸龙之血以炼己身。神龙每每痕痒难忍,在海中不断翻腾拍打,以驱蚊虫。不想此举搅动海湾,造成巨浪翻滚,来往渔船,多受其累,渔民苦不堪言。此事奏达天庭,玉帝遂派金蟾将军至大角山,为神龙捕食蚊虫,因蟾蜍是捕食蚊虫之能手。少了蚊虫*扰,神龙也得以开心无忧,日夕于大角湾戏珠玩乐。海湾重归宁静,金蟾将军随后坐化为石,永镇大角山,故今大角湾鲜见蚊虫为害,皆因有金蟾坐镇,蚊虫不敢近也。如若不信者,可到天后宫小住数日,便知确否。

天后宫建于犀角之上,古人说灵犀可将民间诉求,上达天庭,下传地府,为天后宫之灵验增添了几分奇异之传说。大角天后宫,背靠大角山主峰,面向浩瀚南海,左拥十里银滩,右抱大角湾这两个美丽景区,前面悬崖临海,气势壮观。身置其间,在奇岩怪石中享其幽,在浪拍涛涌中见其静,在烟绕梵呗中悟其禅。海风习习,帆影片片,渔歌缈缈,晚霞氤氤,岂非世外之桃源,海上之蓬壶耶?无怪乎明朝之戏剧巨匠汤显祖,当年赴徐闻任上,航经闸坡港时,被岛上风光所迷,曾流连不去在此小驻,吟诗赋对,做牡丹亭之梦也。

天后宫正殿,供奉着天后娘娘妈祖神像。史上妈祖,实有其人。妈祖姓林,名默,小名默娘,人称林默娘。默娘于宋建隆元年(960)出生于福建湄洲岛,遇难于宋雍熙四年,年仅二十八岁,距今已一千多年矣。妈祖自出生到弥月不曾啼哭,其父母便给她取名林默,意指沉默不言。林默自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且能理解义旨。她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平素林默娘研究医理,为人治病;她洞晓天文,教人避凶趋吉;她熟悉水性,拯救海难渔民。当时人们称默娘为“通贤圣女”。“通贤”者,指其救人济世;“圣女”者,指其能预知吉凶。宋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默娘不顾海上狂风巨浪,出海拯救遇险渔民,遇难于海上,英年早逝。民众不愿信其死,深信默娘是羽化成仙,回归天庭。此后渔民每有海难或疾苦,皆呼救于默娘神灵,默娘有求必应,护佑万民,为民解难,灵验日显,善声日著,沿海民众纷纷建庙祭祀。历朝历代皇帝,对默娘均有封赠,为“夫人” 、为“妃”、为“圣妃”、为“天妃”、为“天后”,乃至“天上圣母”。褒封多达六十余字,创中国神仙封号之最。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